海南的红村

2011-10-24 01:44彭子柱
椰城 2011年8期
关键词:纵队海南英雄

彭子柱

人到海南,不可不看红村。沿着弯弯海岸,曲径通幽处,古雅的村落,一段段尘封的往事默默诉说历尽沧桑的巨变。被血雨腥风浸染过的赤帜上,镰刀与铁锤组合的图案依然熠熠。静听椰风,耳畔赤帜猎猎漫卷燎原星火,仿若身置井冈烽烟;望绵绵海波气吞长天,又如颠簸嘉兴南湖红船。紧握琼崖纵队老战士青筋凸起的手,一声感叹,苍凉的历史与明澈的现实陡然叠合,红歌嘹亮穿越久远的时空悠然飘来又倏然飘去,透彻头顶的天空。在与老人的拥抱中,心与心感应情与情交融,思如海潮翻涌,我感动在这海边红村。

最初的感动缘于海口市竹林村邱氏老宅内,是琼崖纵队于1926年6月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的会址,室内古朴清雅,一张木桌,几把条凳,星星之火由此蔓延,琼崖的夜空从此嗅到火种的气息,南海的天穹因此而燃烧。之后我带兵与海口最早成立农村党支部之一的苍西村搞共建,被村里的英雄事迹震撼了,为寻找光明,仅该村竟有22名英烈血染疆土。虽然我们与村民关系融洽亲如一家,但在此地,勿敢妄论也羞于空谈,因有琼崖纵队赤帜高悬,且与战士们一起,为村里整村容,与村党支部结对子,先烈们抛洒热血,我们却只能洒几把热汗。椰风飒飒吹过,几声号角响起,我陡然触摸到历史的厚重。琼崖烽烟依然历历,二十三年红旗飘展,我宛在星火燎原中。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当苏维埃革命火种传播到琼州大地,正义与邪恶的一场较量,琼崖烽烟弥漫大地,母瑞山下英魂惨烈悲壮,整个海南岛上,先后有数百名包括李硕勋烈士在内的英雄血染琼州。血腥把历史熏得腊黄。历史血海滔滔,一支缀着红星、戴着斗笠、缚着绑腿的红军队伍,被反动政府逼进深山,餐风宿露,经受毒虫叮咬,吃着野菜,啃着树根,胸怀革命必胜信念,打土豪分地田,历尽苦难,坚强地为穷苦人民寻找光明和前途。直到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强渡琼州海峡,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军队弃城而逃,这支面黄肌瘦的红军队伍,以民族大义为重,凭弱小之力勇对日军飞机大炮,在海口通往琼东地区的南渡江潭口渡,打响琼崖抗日第一枪,清脆的枪声从清晨响到午后,让狂妄嚣张的日本侵略者重受一击,拖延日军东进,为群众转移赢得时间。曾经镇压革命的反动军政,可否听到这愤怒的枪声?

寻听久远的枪声,我到潭口渡,一到江边,就被南渡江的涛声震慑住了,阵阵訇响中,久远的抗日枪声恍若穿透历史厚重的壁垒,拂过我敏感而脆弱的耳膜,如这奔流不息的江水,汹涌而来又蜿蜒而去,从七十多年前的那个喋血的春天一直流到今天,把那段血红的历史洗刷得发白。伫立江岸,我从草绿色的军用挂包里取出随身携带的那包乡土,这是我入伍离家时随身携带的,从军后,我怀揣这乡土度过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漫步江堤,和煦的春阳斜照江面,波光粼粼,满堤缀绿,柔草清芳四溢,碧露莹莹闪烁。南渡江从群山中奔涌而出,蜿蜒百里于此入海。江水孕育琼州大片沃土,养育无数勤劳勇敢、坚贞不屈的琼崖儿女,我理解琼州人将南渡江比作“母亲河”的情怀。望着滔滔江水,油然而生莫名的激动。我将要以一名普通军人的身份,扎根这方热土,与南渡江相伴,与琼州人民相伴,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护卫这片神圣而美丽的土地。我心潮起伏,面临南渡江水,高高托起手中乡土,干燥的泥土从指间滑落,粉末随江风飘落,和琼州大地相亲相融。我应该让满怀的乡情融入这生长英雄的红土地,让心中的感恩和热爱,去安抚那与世长存的英灵。

为抚慰长眠于这片红土的英魂,不久,我和战友们来到大致坡镇洽教村搞创建文明生态村。这里先后有60多位英烈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1950年3月,琼崖纵队为配合解放大军解放海南,与第四十三军一二八师渡海先锋营并肩作战,英雄血染大地,7座长满杂草的坟茔静立村头。我们一边为英雄添土上坟,一边默默感动。英雄往事,我无法用泪水抚慰,只用沉默来诠释心中的沉重。直到走进渡海先锋营指挥所旧址,这份沉重才得以释放。在古朴而简陋的村祠堂内,陈列着渡海先锋营曾用过的旧桌破凳,抚摸发黄的军用地图,一个个红色箭标,穿越琼州海峡,穿越海边村落,从久远的历史时空穿透人的心灵,我热血沸腾。抚摸落满尘埃的遗物默默解读,也算一种慰藉。

今天,我们与红村共建,多半是对先烈的一种怀念。我想,这是一种深深的情结,常人无法理喻。只有横跨海南的南渡江、万泉河,滔滔奔流入海的气势,让人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力量。“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古有花木兰,今有娘子军……”“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海南岛上保卫祖国……”倾听一首首从琼州大地土生土长的红色歌谣,就想起身经百战的琼崖纵队老战士,心便豁然,先辈们剑指苍天,胸怀大海,怎不叫人肃然起敬?无论天高海阔,先辈们的笑容都融化在碧海长天了。在冯白驹故居,合抱亭亭径直高耸云天的椰树,可与老前辈亲密拥抱,这是英雄敞开的胸襟,任你思接千载意驰万里,先辈的胸怀依然坦荡无边。

在海南看红村,人可以尽情去亲近历史。在万泉河畔,可与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合影留念,从老人音容笑貌里,探知她们当年持枪海边的飒爽英姿;在五指山里,可听黎族老人讲述当年党旗飘过、红星闪过家门前的那种激动;在南渡江边,可去琼崖抗日革命纪念馆追溯琼崖纵队当年抗战的历程;在临高角,可以临海感受琼崖纵队当年接应解放大军渡海登陆的浩然气势;在西岛,可与女子民兵连巡逻海边;在李向群家乡,可去探寻英模的成长足迹……自然而然想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琼崖儿女燃烧的革命激情和红军的鲜血茁壮了这支铁骨铮铮的歌谣。海南岛虽与大陆隔海相望,但革命烈火熊熊,照亮南海天空一片通红。

在红旗镇本立村,虽然这里也是老区红村,却成为中国最早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新修的村委会展览室,可见1955年10月毛泽东的亲笔批示:“办大型社和高级社最为有利这一点,海南岛红旗合作社的经验也是证明。这个大型合作社还只有一年的历史,它就准备转变为高级社……”观摩五十多年前创建的新农村,农舍井然,古木葱茏,村道通幽,花木飘香,叫人如入画境。村民们满脸洋溢的是自信是富足,我被深深感染。

从本立村到演丰文明生态镇,驱车二十分钟。这里曾是琼崖纵队的根据地之一。在镇北东寨港湾的星辉村,这是我与战友们联合村民们创建的一个花园式新农村,它与北边的后排仔、林市、美园、北排,南边的高呼、龙江、下山、红树林等100多个村庄组合成乡村公园,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景区。2010年1月,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逐渐成为全国的后花园,让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们流连忘返。荡舟红树林中,仿若漂进白洋淀的芦苇荡里,这里曾是一片陆地,明万历年间,一场九级地震将72个村庄沉入海底,无数亡灵便化作这片蓊葱的红树林。土地革命时期,这红树林曾掩护着她的子孙后辈们逃过血腥的屠杀。穿行林中,海韵悠悠,多少心事在我苍凉的心境凝结成莫名的悲壮。侧耳倾听,百鸟吟唱,往事如歌袅袅,幻化一缕香,多少爱,在我心中叠垒成无言的厚重。

行走海南红村,英雄们的光辉事迹让人激情荡漾,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火热场景催人豪情飞扬。琼崖先烈因寻找光明而激昂,我因守护明天而奋进,相遇相知中,我从先辈们的信念里,红村古朴的风情里,南渡江奔涌的浪声里,南海拍岸的惊涛里,获得什么呢?我只好浅唱低吟刚刚填好的《红旗不倒》一词,让激动的心绪为英雄们赞歌。

猜你喜欢
纵队海南英雄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英雄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热带宝岛海南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