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雕床楣的收藏

2011-10-30 03:13梅国强
检察风云 2011年12期
关键词:古玩木雕

文/梅国强

古代木雕床楣的收藏

文/梅国强

自小学开始,胡国喜(上海市闵行区收藏研究会会员)就特别喜好收藏。从糖纸到烟标、邮票和钱币,他都曾收集把玩过。但真正进入古玩收藏领域,是在1989年。那一年,他家不幸遭窃,花费了几十年心血收集成套的十多本民国以来的邮票全部落入歹人囊中。一阵伤痛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逐渐改变了收藏方向,开始收集古代陶瓷器和杂件等。工作之余,忙中偷闲,寻觅于近邻的江浙地区,乃至遥远的省市。断断续续,也觅到了大大小小几百件古玩旧物,由此平添了不少生活乐趣。而他觉得最值得赏玩和品味的是其中近八十块床楣花板,也是他最钟情和得意的藏品。

他在收集、寻觅古玩的过程中,时常会看到一些雕刻精细生动,刷有朱漆和金漆的古代木雕架子床。每每这时,就会让他产生一种冲动,极想拥有它们的心情涌上心头。然而,因床整体体积太大,无处安放,无奈只能忍痛放弃。忽有一日,他突然想到:不能把整张床搬回家,但可以将最精华的部分——“床楣”收藏起来啊!一旦决定,一发不可收拾。八九年下来,他已收集了近八十块床楣。一块床楣板即代表着一张床,如此一算,他已收藏了近八十张床的精华。一斑见全豹,看到一块床楣,如同见到一张完美的雕花架子床。如此这般,他边收集、边欣赏、边探究,乐此不疲。

灿烂的家具文化,床是所有家具中被视为爱与情感的港湾,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在我国出现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细想人的一生将近有三分之一时间是与床这个物件最为亲密接触的,其深邃的文化意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精粹。从夏、商、周到清末民初,木雕架子床一直为家具匠师重点打造的对象。随着历史的变迁,留存至今的大多只是清末民初的架子床或拔步床。弥足珍贵的架子床,不仅料厚重,体型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四足及床楣板全部镂雕花纹,玲珑剔透,而床楣则为整张床中最显眼的一块。所谓床楣,顾名思义乃床之门楣部分。其一般有两只边耳(节子)和中间横着的一块花板组成。两只边耳垂落部位或雕狮子,或雕人物,或雕楼阁,或雕莲花座,或雕花篮;中间一块通常是精雕细琢,并重彩泥金。古代床楣造型丰富多样,图案雕刻千姿百态,以人文景观、吉庆祥和为表现主题,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古人用象征和联想来表达一种崇尚自然之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并寄托信仰和祈愿。

胡国喜先生多年来潜心收集的古代床楣板,大多历经百年,但仍色泽饱满自然,品相完好,古韵浑然。他的床楣藏品大多以人物、动物图案为主,题材有:“将相祥和”、“文王访贤”、“高士雅集”、“家居和乐”、“多子多福”、“鼠雀闹春”、“恩爱福寿”、“吉祥龙舞”、“马到成功”、“吉庆婴戏”、“衣锦荣归”等等,形象生动传神,再现了古代的生活情景。娴熟的雕刻技法,疏密有致,深浅相宜,或平面浮雕,或锦地透雕,图案大多为人物、动物和吉祥纹,形态生动传神,深浅相宜,无一雷同,足见古代匠师的原创功力,从中亦可看出南北风格的异同:北方色彩单一,朴实素雅;南方朱漆贴金加彩,富丽堂皇。两种风格,两种韵味,展现的是工匠精湛的才艺和进步的社会发展面貌。每每欣赏,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太平盛世,安居乐业;才子佳人,风流倜傥;田园情怀,厮守终生,古人是何等的逍遥啊!观古代床楣,越古今对话,使人舒畅,令人欢愉。各具特色的风格韵味,同时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构思技巧和历史发展的脉络。

酷爱古代木雕床楣收藏的胡国喜认为:收藏床楣就是收藏文化和艺术,同时也是收藏历史,更是收藏一种美好的心情。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古玩木雕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门泽光
古玩抢劫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王莫
郑胜宁的木雕心语
潮州木雕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