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住院费用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探索

2011-10-30 08:13宛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附院住院日病种

文 宛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一附院)作为首批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之一,表现令人耳目一新。2010 年3 月启动了心血管内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17 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截至同年9 月30 日,该院心血管内科、眼科、皮肤科共完成临床路径657 例,其中,心血管内科完成356例,眼科完成158 例,皮肤科完成143 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了平均住院日,目前,该院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上下齐心 保障实施

2010 年,郑一附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及路径实施小组三级组织网络,设立了路径管理员,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制订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处和护理部全力抓、试点科室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态势。

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缓解群众就医负担,在河南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下, 2006 年、2007 年,郑一附院按照河南省卫生厅组织制订(修订)的100 个病种的治疗路径指南和各病种付费价格要求,先后启动了单病种限价和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由医院领导带队,郑一附院组织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前往北京、山东济宁等地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培训。

精搭平台 探索模式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畅通协调机制,研究并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该院进一步加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科室的建设和协调,新建内科ICU,扩大外科ICU 床位;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手术室、麻醉科、中心供应室及医技科室的协调;该院建章立制,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确保X 光片2 小时内出结果,CT、MRI 当日出结果,便携式彩超随时待命,检验科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

2010 年,郑一附院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对信息化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影像科室PACS、检验科室LIS系统,实现了电子病历(EMR)临床路径管理、无线查房等信息化医疗手段的科学应用。

注重监管 持续改进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郑一附院十分注重监管、评估和总结,建立了医院、医务处、科室三级监控网络,对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进行环节监控。郑一附院将临床路径列入院长查房内容,该院领导多次带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临床一线,对路径运行过程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参与患者、患者家属座谈,广泛听取群众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医院和试点科室定期召开自评工作会议,评估与分析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临床路径变异原因并制订相应处理措施,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更趋科学。

效率提高 品质提升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以来,郑一附院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效率进一步提高。2010 年上半年,门急诊量达85.7651 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出院病人7.1624 万人次,同比增长35.2%;手术台数3.1596 万台次,同比增长16.7%。2010 年1 ~9 月与2009年对比,平均住院日由13 天下降到11.8天,术前平均住院日由3.8 天下降至2.9天,抢救成功率由95.1%上升至95.8%。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平均住院日下降2.6 天,平均费用下降14.9%,最大降幅超过30%。如根据基线调查数据,郑一附院临床路径实施前非ST 段抬高型心梗介入治疗的平均费用为6.38739万元,路径实施后降为4.33556 元。

▲卫生部科教司司长何维视察临床路径工作

猜你喜欢
附院住院日病种
专家集体跳槽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173例儿科超长住院日患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我校第二临床学院在第五附属医院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