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1-10-30 04:13北京市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101300高蔚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期
关键词:皮化生托拉阿莫西林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101300)高蔚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00142)张集昌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101300)刘瑞清

幽门螺旋杆菌(HP)被人体感染后很难自然清除,HP长期持续存在,则腺体被破坏,逐渐发展成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定义为1类致癌因子。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根除HP后可以阻断或延缓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2]。笔者总结了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肿瘤医院和北京市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合作观察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将其治疗前后内镜及病理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 1 6 例患者于2 0 0 5 年1月~2 0 1 0 年3 月因上腹不适就诊,经Olympus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HP检测确诊的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内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2次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符合以下条件:除外胃、食管的恶性病变;HP阳性患者为初次诊断,既往未做过杀菌治疗;无青霉素过敏史;有较完整的门诊病历记录便于随访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均再次接受胃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116例患者中,男82例,女34例;年龄38~79岁,平均53.4岁。

1.2 治疗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泮托拉唑40mg,qd,晚餐后服用,磷酸铝凝胶20g/次,bid,餐前半小时服用,阿莫西林1g/次,bid,餐后服用。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400mg,均为bid。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药物,两组均服用2周,在治疗后3个月做胃镜、活检及HP检测。根据症状改善、病理情况改变、HP阴转结果等指标,两组进行对比,做出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HP感染阳性的判断:以活体组织Gram染色和粪便抗原检测两项阳性者视为HP感染的确诊阳性,一项阳性者视为HP感染可疑阳性不列入本研究。HP根除疗效判断:活体组织Gram染色和粪便抗体检测均阴性视为HP根除。病理观察: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窦及胃体小弯各取活体组织一枚,治疗结束后3个月再次于胃窦、胃体小弯进行活检,经过固定、包埋、染色等程序后行病理分析,病理提示:①黏膜上皮变性;②中性粒细胞和慢性炎性浸润;③肠上皮化生(分3级);④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分2级);⑤腺体萎缩(分3级)[4]。胃镜表现:观察并记录胃黏膜颜色、炎症、血管显露、皱襞有无变平或消失,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或结节状。

1.4 疗效判断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反应消退或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检查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胃镜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病理检查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胃镜检查较前无变化,病理检查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数据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复查病理 见附表。

2.2 HP转阴情况 治疗组转阴55例,未转阴3例,转阴率94.8%,对照组转阴52例,未转阴6例,转阴率89.6%。

2.3 安全性评价 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治疗措施及结果。治疗组有3例出现恶心,2例便秘症状,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有7例出现恶心症状,停药后消失。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损伤。

3 讨论

慢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超过95%[5],其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HP与胃癌发生率呈正相关性,而萎缩性胃炎HP持续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持续存在,且明显增加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都属于癌前期病变[6]。根除HP可使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明显减轻,甚至获得改善,从而减少胃癌的发生机会[7]。2005佛罗伦萨会议也将萎缩性胃炎列入根除HP治疗指征。

HP的致病因子很多,按致病机制及特点大致分为四大类:与HP定植有关的致病因子;以损伤胃黏膜为主的致病因子;与炎症和免疫损伤有关的致病因子;其他致病因子。在诸多的HP致病因子中,以HP产生的尿素酶在HP的致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作用[8]。HP能水解尿素释放出氨(NH3),直接对胃黏膜造成损伤,HP持续感染,可从浅表性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9],而损害的胃黏膜更容易遭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造成恶性循环,而HP本身在其产生的“氨云”包绕中则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使其在pH值变得很低的环境中得以生存。

泮托拉唑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强酸性条件下迅速活化,其pH依赖的活化特性,使其对H+、K+-ATP酶的作用具有更好的选择性,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性的抑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其抑酸能力强大。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

磷酸铝凝胶具有均匀的黏性铺展作用,附着于胃壁形成保护层以隔离酸性胃液,防止其对胃黏膜的腐蚀,同时中和缓冲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磷酸铝凝胶在体内几乎不吸收,无任何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血液或尿中铝浓度升高现象。泮托拉唑和磷酸铝合用可改变胃内pH值,穿透黏液与表层尿素酶结合抑制尿素酶的活性,增强胃黏膜屏障,形成胶体保护性薄膜隔离并保护损伤组织,减轻炎症及腺体破坏,从而具有强效杀灭HP作用,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可以彻底根除HP,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附表 两组病理复查比较

除此之外,治疗组患者的上腹不适症状的减轻比对照组更明显,同时伴食欲改善,可能与磷酸铝与泮托拉唑对胃黏膜保护的联合作用有关,而对照组上腹症状没有减轻的原因与没有合用铝制剂有关,也可能与甲硝唑的胃部刺激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用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萎缩性胃炎同时改善了消化道症状,患者依从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猜你喜欢
皮化生托拉阿莫西林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