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

2011-11-02 09:44黑龙江魏宇光季东亮李东升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农村

黑龙江 魏宇光 季东亮 李东升

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

黑龙江 魏宇光 季东亮 李东升

围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在对中华职教社面向农民组织实施的“温暖工程”及“双百计划”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课题较系统地对我国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影响、制约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

新时期;农民培训;特点;模式

《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是黑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的子课题,由省、市、县中华职教社、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中职学校及成人教育学校组成课题组。该子课题自2008年立项以来,分筹划准备、具体实施和结题上报三个阶段完成,2009年10月结题。课题组紧紧围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创新,结合温暖工程的实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的现状、特点、模式、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参照依据。

一、宏观概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并高度重视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整体素质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领导了秋收起义,而秋收起义恰恰发端于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随后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武装斗争形式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其间,针对农民问题毛泽东深刻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人民公社,再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和推行,无一不凸显出“三农”问题的重要。中国土地革命率先从农村突破,中国改革开放也是率先从农村突破。因而,党中央、国务院始终认为“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看,其核心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针对“三农”而言,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稳定,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新时期”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就是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动力首先来自农村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实现了从经营体制改革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三次大步推进。其间,经历了三个大的转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摒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公社经营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筹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这一改革突出了农村内部利益关系调整,确立了农户在农村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关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空前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第二阶段:改革了农产品流通体制,寻求、培育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这一改革的推进彰显了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不断发挥着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使农产品的供给更加丰富,使农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

第三阶段: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启动并推进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将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紧密融合起来,大力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加快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依据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当前,农村发展的新时期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整个社会一样也是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其特点是:从社会地位层面看,农民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调整社会各方面利益时,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从长期稳定到可以流转,再到农业税免除,使农村劳动力获得不断解放,农民得到很多实惠。但在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中,由于农民的个体经营条件不足、资金不雄厚、信息不畅通等原因,其所承受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加上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民主制度不健全,农民缺乏话语权,其述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使其实际上处于社会弱势地位。

从农村生产经营层面看,大多数农民仍处于单一的个体生产地位。这与规模生产、规模经营的市场经济要求发生矛盾,也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家庭承包的生产方式和个体经营方式将不断发生改变。已经出现的土地合作经营、农业多种经营、股份制经营,以及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形成链条必将成为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应运而生的农村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当前农村发展不仅需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村实用型人才,更需要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安全生产,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农村技能转型人才。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加大培训力度。

从社会形态层面看,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为使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的转移,这是消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减少社会矛盾的最有效途径。这既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关乎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也需要各种技能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将会使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技能性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更有用武之地。

(二)关于“三农”与教育问题的政策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仅就“三农”和教育问题而言,实现了理论的升华与再升华。

1.从毛泽东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现了科学发展理论的第一次升华。这一科学论断将科技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突出了通过教育使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的理论高度。因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而确立了依靠科技和教育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国家发展战略。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这里的“农业发展”是指依靠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依靠农村广大实用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显而易见,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再次实现了科学发展理论的升华。

3.从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提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到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提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从“国民经济现代化”到“国家现代化”,又一次实现了科学发展理论升华。就两个《决定》的论断而言,从“稳定”到“繁荣稳定”,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国民经济现代化”到“国家现代化”在理论上便产生了质的跃升,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凸显了不单单是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也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和现代化。因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和谐”主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教育公平,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等等,均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强有力的理论铺垫。上述提及的“公平”、“均衡”、“平等”、“公益”等概念,无不反映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关于农村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比较分析

所谓农村教育,相对城市而言,其概念是县以下(含县)以地域行政区划及教育自身的行为功能来界定的。从教育类型层面划分,农村教育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

1.农村基础教育:包括农村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农村小学教育、农村初中教育、农村高中教育。此类教育的概念是以教育层次来界定的。

2.农村职业教育:包括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此类教育的概念是以教授的内容(或技能)来界定的。

3.农村成人教育:包括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含扫盲识字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等。此类教育的概念是以教育对象来界定的。

三类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其内涵也有很大不同。

下面,仅就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即对农民实施职业技能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的情况作以简要分析及阐述。

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大意义在于其涉及国计民生。

所谓“国计”,是指国家经济状况。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标志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转型为多种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标志是由原来的集体经营转型为个体承包生产,经营权尚可流转,而土地由单一的生产要素拓展为生产和资本两个要素。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标志是农民不仅作为生产者,同时也成为经营者,还要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村建设者。

所谓“民生”,是指人民生活状况。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广大农民获得实惠,解决温饱,逐步达到小康。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更多地解放出来,他们由最初的农业生产者逐渐具备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在城镇化进程中,他们进城务工,接受培训,提高素质,其身份逐渐发生变化,或成为产业工人,或成为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或成为自主创业人员,或在其它非农产业从事相应工作。对广大农民而言,“民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其受教育问题。而教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关注、关怀社会弱势群体。

基于上述原因,培训广大农民,提高其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从全国层面看,2000年中国大陆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继续扫除剩余文盲。同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扫盲教育的支持力度,全国“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降到3.58%(数据来源——周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2008年,全国共扫盲115.02万人,比上年增加19.24万人;另有124.96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按照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要求,全国各地普遍组织开展了培训活动。据教育统计显示,“十五”期间以来,全国累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4.13亿人次;2005—2007年,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6亿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数据来源——朱新筠:《中国成人教育的现状、挑战和展望》——《成人教育》杂志2009.4)。

从省级层面看,以黑龙江为例,该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2005年末统计为1151.6万公顷,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全省人口构成:乡村占46.1%、城镇占53.9%、农村劳动力总数为949.4万人。1996年全省提前四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青壮年文盲降到0.75%,目前仍控制在1%以内。2000年以来,通过实施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全省教育统计显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1595.27万人次。2004年以来,启动并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全省教育统计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613.91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374.51万人次、技能性培训201.25万人次、转移后培训38.16万人次,培训后就业297.10万人。

从非政府组织的角度看,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这一举措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中华职教社1995年启动实施的“温暖工程”和2005年实施的“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以辅助弱势群体为己任,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把培训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新途径。黑龙江省中华职教社按照总社要求,广泛实施“温暖工程”,大力开展“双百计划”培训。截止2008年12月,近几年统计显示:全省“温暖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3.56万人次;全省“温暖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9.56万人、培训后就业23.17万人、就业率78.37%,其中“双百计划”培训54082人、培训后就业38039人、就业率70.34%。

以上宏观概述无疑凸显出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尤其对农民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这一核心问题的战略思考和高度重视,同时凸显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人力资源广泛开发对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恰恰在这个意义上,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为我们研究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提供了宏观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特点与模式

(一)关于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

所谓农民培训,主要指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其中包括扫盲识字教育和文化科技培训。根据国情和省情,我们可以将农村劳动力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业的;第二部分是离土不离乡从事二、三产业的;第三部分是进城务工的。第一、二部分人主要是在农村务农和从事乡镇企业工作,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第三部分人是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他们参与城市建设,不少人扎根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员。而其中一部分又返回农村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的骨干力量。针对上述情况,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农村的主要教育对象按产业划分是两大部分:一是针对务农部分,开展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部分,开展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农民培训有其自身特点,而这些特点是由受众对象和此类教育功能与作用决定的。由于子课题要阐释的农民培训主要针对中华职教社实施“温暖工程”及“双百计划”所涉及的培训,要侧重的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因此,本文要突出的是与此相关的培训特点分析。

特点一:从培训需求的层面看,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宏观上农民培训已从解放初期的扫盲识字、赢得政治翻身的求生存标准转到学习、吸纳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较高层面的人生需求标准。

特点二:从培训对象的层面看,在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的基础以上,扫盲教育的主体已从面向大众(主要面向农村群众)转到面向农村妇女文盲、女童和少数民族文盲,切实关注了农村妇女、女童和少数民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共同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

特点三:从培训目标的层面看,农民培训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般性全员培训转到新时期对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切实关注了新农村建设主体能力培养和人的职业生存能力培养及其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特点四:从培训内容的层面看,农民培训已从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转到对其进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拓展了农民的视野,增强了他们进入市场的能力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切实关注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点的人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五:从培训组织的层面看,农民培训已从政府部门的单方面组织培训转变为政府主导、群团参与、社会捐助、多元互动的新机制,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三农”、广泛参与培训农民这一系统工程的格局。

特点六:从培训方式方法的层面看,农民培训已由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转变为传统手段与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已由单纯讲授理论、专业知识转变为讲授知识与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有机结合;已由单一课堂教学转变为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远程教育方法有机结合。从而拓展了信息来源渠道,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增强了农民吸纳科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能力。

(二)关于新时期农民培训的模式

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将事物的特色加以概括,具有个性特点和推广价值。

所谓培训模式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培训特点,对培训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简要概括,以提供培训实践选择;另一方面,对培训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抓住培训特点,则可得到个别的培训模式,以丰富培训理论。

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决定了相应培训模式的特点及其变化。中华职教社组织实施的“温暖工程”则为新时期农民培训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鲜的实践经验,对研究新时期农民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在进行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时,着眼点主要放在宏观组织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上,力求从这两个层面对新时期农民培训的模式加以研究探求。

1.从宏观组织层面看,新时期农民培训主要有两大模式

(1)政府主导、决策拉动、部门协作、分类推进模式

所谓政府主导,即指各级政府切实把农民培训纳入规划、摆上日程、抓在手上,以政府的权力影响,直接对农民培训负责。其中包括制订规划、落实举措、跟踪问责并纳入政绩考核。

所谓决策拉动,即指各级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科学决策的程序和要求,适时地推出惠农扶农政策,以此来拉动农民培训的规模和力度,如中央历次发布的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文件。

所谓部门协作,是指政府各涉民涉教职能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例如,由教育部门主抓的农民扫盲后继续教育培训,农业部门主抓、教育部门配合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劳动部门主抓的农民工培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农民培训任务,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教结合模式。

所谓分类推进,即根据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按照地域差别、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和农民在乡、离乡、务工等差别以及农村初中后、高中后毕业生的实际,按不同需求、不同层次、不同任务进行分类培训,不断推进培训工作健康开展。

以政府主导、决策拉动、部门协作、分类推进的模式是我国开展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主体。

(2)社团倡导、项目牵动、优势互补、联动服务模式

非政府组织是政府职能运作的补充和纽带,是政府决策转化为社会培训的中介和桥梁,是开展农民培训的重要平台和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所谓社团倡导,是指依据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提出的目标任务,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逐步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围绕政府决策、倡导社团、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农村教育机构开展社会化的农民培训。社团组织的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有五个特征,即面向全社会的全员性,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性,服务于全社会的公益性,培训资金的自筹性和培训资源的共享性。

所谓项目牵动,是指以农民培训的某一项目为载体牵动整体性的农民社会化培训。如:中华职教社倡导并践行的“温暖工程”、农业口倡导并践行的“阳光工程”、扶贫办倡导并践行的雨露计划”以及妇联、共青团、科协等实施的针对农民不同需求的各类培训项目,以此牵动农民培训活动的开展。

所谓优势互补,是指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共享,市场要素配置的优化,以及各自优势的发挥和协作。

所谓联动服务,是指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手互动,联合攻关,立足服务,梯次深入推进农民培训工作。

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中华职教社对新时期农民培训采取两种推进方式:一种是有资金投入的项目管理方式,如有社会赞助专款的“双百计划”,即有经费投入的农民培训活动;另一种是无资金投入的非项目管理方式,如中华职教社根据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实施“温暖工程”开展的农民各类培训活动。从目前情况看,中华职教社采取项目管理和非项目管理两种方式对农民开展培训均已取得重大成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构建我国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进程中,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学习化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

2.从微观操作层面看,新时期农民培训模式体现出多样性特征

在探索新时期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和培训模式时,中华职教社开展《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课题研究,其立意是想通过“温暖工程”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摸索出新时期农民培训的规律性,以便推进“温暖工程”深入实施,使其成为职教社的品牌公益项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更多贡献。我们知道,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美国仅占2%。如果从我国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基本情况看,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问题在中央农村政策、土地政策稳定的基础上,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据统计,我国农村有5亿劳动力。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2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5亿人,农村其它各业从业人员0.8亿,农村尚有富余劳动力1.5亿人左右。这5亿农村劳动力不尽相同的从业现状和职业差异,无疑为新时期农民培训内容提供了灵活性选择,从而决定了其培训模式必然体现出多样性特征。我们应该看到,这5亿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质量和效益。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5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使其转化为人力资源,将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项十分艰巨的培训任务。

由此可见,研究、总结、探索科学、高效、多样性的培训运作模式,对深入开展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现阶段开展农民培训的实际情况看,以黑龙江省为例,可以粗略地总结、概括为9种不同的培训模式。

(1)订单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结合、按企业用工需求定向培训、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就业的优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首选模式。

黑龙江省宾县中华职教社先后与四方车辆集团、奇美电子集团、大连大化集团、中集集团等著名企业签订订单合同,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先后与大连大化集团签订电工电子专业岗位用工80人的订单,与青岛四方车辆集团签订焊接专业岗位用工120人的订单,与宁波奇美电子集团签订电子专业岗位用工150人的订单。同时拓展县内劳务市场,抓住宾西经济开发区这一用工载体和平台,协调用工企业优先录用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220人。

(2)依托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注重发挥社团基层组织作用,从而延伸农民培训的触角,拓宽农民培训领域的优势,是中华职教社实施“温暖工程”的有效培训方式之一。

黑龙江省泰来县中华职教社依托社员小组开展农民培训,大力支持职教社社员创办农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协会等经济实体。如汤池镇职教社社员李树田创建了“树田科技兴农示范场”,江桥镇职教社社员颜秉文创建“鹤丰经济作物研究所”,平洋镇永发村职教社社员李昭军创办“永发农业科研所”,泰来镇职教社社员来桂山等创办“泰来县科技种植产业协会”,泰来镇职教社社员刘忠发创办“宏发种兔繁育基地”等。李昭军创办的永发农业研究所举办各种生产技术培训班240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推广各类新技术30多项,推广新品种70多个,发放农业科普资料3500多份。

几年来,职教社社员小组组织具备农业、畜牧兽医、林业方面专长的社员,配合省、市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等院校部分专家、学者下乡,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生产技术,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达136人次,办培训班2386期,培训农民103933人次,印发农业科技资料11850份,放映录像184场次,在县电视台搞电视讲座16次。

勃利县中华职教社依托外埠知青回访活动,凭借侨眷关系和地缘优势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全县2000年至2004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6700余人,人均年收入9000元,大大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3)品牌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依靠品牌拉动、形成一村一品、适合乡情村情、突出地缘产业的优势,是很多乡镇、村屯对农民开展培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模式。

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华职教社把搞好培训、打造农产品品牌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当地的西瓜、香瓜、烤烟、大蒜、响水大米等远近闻名。为不断提高这些农业龙头项目的品牌效应,先后进行品牌专项培训近3000人次,实现了知识脱贫、科技致富,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泰来县职教社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结合当地主导产业、资源优势进行培训。组织学校围绕泰来县“黑(石油开采)、白(奶牛养殖与乳业)、黄(水稻种植与加工)、红(花生种植)”、绿(绿豆种植)特色经济中的“白、黄、红、绿”做文章,突出了奶牛、水稻、花生、绿豆等品牌产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用于生产实践,有效推动了当地品牌经济的发展。

(4)实训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提供实际操作场景、注重农民培训中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依托不同类型实训基地开展培训的优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将所学技能用于生产实践,并将所学转化为本领,实现转移就业的重要培训模式之一。

黑龙江省克东县职教中心采用建在企业、依托专业、股份合作、技术研发、招商引资、赊租承包等多种形式,努力为培训农民提供实训基地,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该校依托刺绣专业成立了“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和对外营业的绣庄,旨在实现教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及经营三位一体,形成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实训基地的模式,努力挖掘、探索、传承、发扬满绣艺术,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做出贡献。

三年来,该校充分利用上述基地实训场所培训农村劳动力5750余人。其中,机械加工、电子类2300余人,他们分别被安置到“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十几个城市中的近80家企业就业。凭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他们受到了工厂的欢迎。手工编织、手工刺绣、养殖类3450人,实现就地转移,工作在县内各相关企业和农村。他们离土不离乡,既便利家务,又增加收入,不失为一举两得。

(5)滚动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不受人数限制、同一项目培训随时开班、机动灵活、充分满足农民学习需求和兼顾农事季节特点的优势,是一种广受农民欢迎的培训模式。

宾县职教社根据农民需求,按照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随时开班,机动灵活,滚动培训,解决农民急需的问题。他们与哈尔滨冰峰亚麻厂合作,一周开一个班,随到随学,循环培训,培训富余劳动力300人,其中297人到该厂就业。

泰来职教社以县职教中心为基地,聘请技术人员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滚动式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转移的竞争能力。作为县职教中心分校的集普、职、成教育于一身的乡镇综合中学,依据场地、设备和地缘优势,在关键农事季节,对农户进行滚动式技术培训,现场播放技术录像,进行交流讨论,举办专题讲座,发放科普资料,排农民之忧,解农民之难。在2009年春夏两季,针对低温寡照和草地螟爆发等自然灾害,及时聘请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到平洋镇新建等十几个村进行了现场抗灾培训,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时提供了优质服务。

(6)网络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一种直观、便捷、使抽象的知识技能具体化、形象化,为农民喜闻乐见、耳目一新的培训模式。此种模式从目前看,由于受网络建设的制约,尚不能联网到村、户,还不能发挥其更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和现代信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相信该种培训模式会得到长足发展,并成为今后农民培训的重要模式之一。

海伦市在23个乡镇设立了劳动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利用网络资源,发布用工信息2000多条,为5万名农村劳动力建立档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按用工要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大庆市大同区大同乡信息服务站多方收集实用技能信息,编辑《信息交流》,发放到农户手中,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268项,3150人次从中受益,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用工需求。

(7)联合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教育资源整合、相关部门联手、培训资源互补的培训优势,是一种应大力倡导、效果比较明显地使培训走上农科教统筹之路的培训模式。

桦南县职教社2009年与农委联合举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家政服务培训了93人、保安培训了112人。培训后,通过县农委的推荐,有90%以上的学员走上了非农的工作岗位;与劳动就业局联合举办了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汽车维修专业的培训,绝大多数学员经过劳动就业局的推荐走上了工作岗位;与扶贫办联合举办了安全生产、社区保安、房屋建筑、家电维修、餐饮服务和畜禽养殖等10个专业的培训班,共培训2500余人。经过培训,学员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分别被佳木斯、哈尔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录用。

(8)辐射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适应农时、便农惠农、以骨干培训为核心带动一般培训、层层辐射帮带的优势,是一种立足乡情村情,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适应性和时效性较强的培训模式。

桦南县职教社根据农业季节性特点,在农忙季节组织聘请乡、镇农业技术员和畜牧技术员,到县职教中心学校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以这些骨干教师为辐射源,逐级辐射到村屯,对村级技术员进行培训,最后在农闲季节由村级技术员对农民进行培训。通过这种辐射式的培训模式,使全县农村千家万户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培训影响。

2009年县职教社组织筹办了特种动物养殖班,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50人;汽车维修班,培训了237人;计算机专业班,培训了310人。通过这种模式培训,使他们学到了想学的技术知识,为转移就业奠定了基础。

(9)自选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具有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受训个体需求、针对性较强的培训优势,是一种以受训农民为主导、体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培养的培训模式。

宾县职教社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按照急农民之所急、补农民之所需的原则,组织开展农民根据需求自选技术项目的培训。这种模式针对性强,效果明显。该县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农牧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壮大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烤烟、地产果为主的特色经济,使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在当地就业。该县肉牛饲养36万头、烤烟种植面积6万亩、地产果面积17万亩。

上述9种农民培训模式体现了多样性、适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这仅仅是当前我国农民培训实践中较为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对于农民培训这种教育形式,它必然也要遵循教育规律。既培训有法,又无定法。毫无疑问,随着农民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培训实践的不断创新中将会总结出更多科学、高效的培训模式。

三、问题与对策

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即培训的政策、培训的体制、培训的投入、培训的组织运行机制、培训的教学运行系统等。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培训教学运行系统要素中的培训模式研究,必然要涉及农民培训系统工程中的各相关要素和存在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必要把目前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系统梳理和可行性分析。这无疑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农民培训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和实践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新时期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五个转移”的新局面。所谓五个转移,一是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已由一次性的就业培训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转移;二是培训工作的侧重点由重视数量向质量与效益并重转移;三是培训工作的切入点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教学向产能结合、校企联姻,培训、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能力应用转移;四是培训工作的落脚点由单纯的种植、养殖、加工向各业转移;五是培训工作的支撑点由单纯地面向本乡本土向乡内外、县内外、省内外甚至走向国外劳动力资源大市场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大力开展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主要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

1.对农民培训认识尚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特别是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的认识不到位,观念陈旧,对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思维理念滞后。如,有的认为,农民培训费时费力,耗资耗财,舍不得在农民培训上下力气,搞投入,对组织农民培训工作热情不高,喊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另一方面,农民自身对培训的重要性也缺乏正确认识。由于受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一些农民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对参加培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参加培训影响赚钱,宁肯用老办法务农或打工;一些农民安于现状,止于惰性,认为生活过得去,不愿再学习。这些认识都极大影响了农民培训的规模和成效。

2.农民培训理论研究尚显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农民培训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面对我国新时期农民培训的鲜活经验,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显得力度不足、深度缺乏。迄今为止,农民培训的系统研究较少。对新时期农民培训的要素,特别是对培训教学系统的目标、内容、特点、模式及方式方法、评价标准的研究还很不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重过程研究,轻绩效分析研究;重实践经验总结,轻理论探讨研究;重一事一议、就是论事,轻把握全程、系统归纳研究。因而,理论研究的薄弱必然导致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指导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民培训的理论研究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因而导致这方面的实践缺乏理论支撑。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级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部门只注重正规教育研究,即“教育选择人”的研究,而轻视非正规教育研究,即“人选择教育”的研究。

3.培训目标尚有较大局限

2005年,新华社发布员黄海斌的文章《农民增收的科技含量知多少》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38.5%,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培训的目标也必须相应地分类制定。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的目标过于整齐划一,缺少弹性,并在目标的确定上层次较浅,只注重一技一能的习得,忽视综合素质的提升。

4.培训内容尚显单一

主要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一是重一般技能的培训,轻核心技能的培养。二是重一技一能的培训,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重眼前技能的培训,轻长远能力的培养。由此导致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对口,培训技能与实际要求有出入。在培训内容上相对单一乏味,特别是有些实用性的培训内容陈旧,信息获得途径单一,与实际脱节,影响培训效果。

5.培训统筹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农民培训资源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和集中领导,致使各部门培训规模不足,培训内容重复,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

6.培训方式方法尚显陈旧

目前的农民培训基本上是传统式的讲授和简易的示范,缺乏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支撑。对于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培训更显得十分薄弱。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施“温暖工程”和“双百计划”的实际,对当前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关于新时期农民培训的可行性对策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显然,面对新时期农民培训,我们应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扎实实践。

1.从思想观念选择的实际出发,应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民培训的战略意义

教育家施良方指出:“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正如法国教育家埃德加·莫兰所言:“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变革。思想的变革是发生于思想结构本身中的革命。”正确认识农民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因特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民培训的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农民培训是使我国农村5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民培训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要树立抓好农民培训的观念,为农民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建立更加利于农民培训的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农民认识到接受各类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要使他们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若想不被淘汰,只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大生产的需要;要通过参加培训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培训选择人”为“人选择培训”。这样,全社会对农民培训的重视程度就会不断加强,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农民对培训的认识提高,观念转变,热情就会更高,参与的人就会更多,农民培训事业就会快速健康发展。

2.从农民培训理论研究尚显薄弱的现状出发,应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针对农民培训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现状,为有效指导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健康开展,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理论研究工作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强化理论研究工作。一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应从破解“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高度来认识农民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真正把农民培训理论研究工作重视起来,切实加大经费投入,以保障此项事业健康发展。二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调动相关研究部门和理论研究人员开展农民培训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下达具体调研任务,使其尽快投入工作,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农民培训理论研究队伍。三是搭建理论研究交流平台,使研究成果得以及时交流转化,切实发挥理论研究对农民培训实践的指导作用。

3.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与新时期农民培训实际出发,应注重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从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将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技术农业、效益农业、营养素农业为主攻方向。这也正是我国提出的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具体内容。因此,农民培训目标的设定,必须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其转移培训的实际出发,注重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这种培训目标的时代性,具体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培训观念现代化。即培训目标的设定应充分体现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实现学习型社会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人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基点,以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整合一致为特点的教育内容观;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基本手段,以注重农民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

二是培训类型多元化。农民培训类型的多元化,大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包括:(1)脱盲后巩固提高培训。此类培训以巩固扫盲成果、提高脱盲者的读写、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继续学习,可以使学员提高思想、文化、道德、科技素质,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2)初、中等文化技术教育。此类培训以使农民在语文、数学、科技等方面达到小学、中学毕业水平为目标。内容讲求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适用性。(3)实用技术培训。此类培训以农业生产推广普及的新技术知识为内容,以使农民吸纳这些新技术知识为目标,以使其掌握这些新技术知识、提高素质、增加收入为宗旨,最终实现智力扶贫,勤劳致富。第二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此类培训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前的岗前职业培训。它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以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程等技能性培训为主要内容,以相关职业道德和维权知识等引导性培训为辅助内容,以使他们通过培训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目的。

三是培训标准弹性化。培训标准是指培训目标、培训知识要求、培训能力要求、培训德育要求以及培训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规定。新时期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农业经营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农民培训的多种需求。如果只制订整齐划一的培训计划标准,就不可能适应各类培训的不同要求。因此,培训标准弹性化为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多种需求的农民培训提供了获得不同层面发展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新时期农民培训就是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根本目标开展。脱离这一宗旨的培训就是失败的培训。

4.从学习主体需求的差异性出发,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多元实用性

农民培训是面对我国低文化群体在较低层面的基点上开展的。因此,必须注重学习主体需求的差异性,把多元实用性作为培训内容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也是农民培训内容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诚然,这种多元实用性应根据不同学习主体而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满足其不同需求。例如,针对农村妇女培训,应充分注意其承担的社会义务、扮演的家庭角色,及其生理、心理特征来安排培训内容;针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要重点结合当地生产特点、经营特点来选择安排培训内容;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注重选择其进城务工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维权知识和进入相关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知识等来安排培训内容。

5.从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应强化农民培训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受历史文化演进、社会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教育基础不尽相同等因素影响,加之各地对农民培训工作认识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工作的开展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之上等原因,为使农民培训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以黑龙江省为例,多年来,该省不断深化职成教育改革,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职成教育资源,初步建立健全了为农服务和农民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了政策法规保障体系。2001年,出台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2003年实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成教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将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职成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

二是建立了政府统筹保障体系。省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每年召开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定期研究和解决职成教育工作(包括农民培训)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建立了经费投入保障体系。省级财政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将每年500万元职教专项经费提高到每年3000万元、到2010年达到1亿元。齐齐哈尔等各市(地)也相继确定了数额不等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从而形成了省、市两级专项投入的经费保障体系。

四是建立了人才队伍保障体系。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咨询活动,答疑解难、普及科学技术已形成制度;市县农业科技人员作为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加大了实践教学和先进技术推广力度;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素质,增强其为农服务的本领,从而保证了农民培训工作的健康开展。

五是建立了服务载体保障体系。经过多年探索,把职成教育为农服务的结合点选定在乡镇,职成教育为农服务就有了稳定的落脚点。在乡镇实行“一长负责”,在领导上结合;实行“站校合作”,在体制上结合;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在基地上结合;实行目标管理,在制度上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农民增收这个最根本问题上,实现教育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子课题之一的《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是在对我国农民培训实践,特别是在对中华职教社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实施的“温暖工程”及“双百计划”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对我国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进行的归纳和总结。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宏观组织模式与微观操作模式都是直接影响、制约农民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此系统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

《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农民培训为个案,采取省课题组与实践学校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农民培训的宏观组织和微观操作模式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对与农民培训相关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和认识也得到了实质性提高。由于研究工作的地域性局限,以及占有全国各地这方面资料、案例的匮乏,子课题研究的不足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子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一方面是为丰富总课题的论述提供一定支撑;另一方面也是为新时期农民培训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力求使这项理论研究工作在更深层次上取得良好效果,为推进我国新时期农民培训事业健康发展贡献我们一份微薄之力。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通过).

【2】《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79年7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3】《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27日).

【4】《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记要》(1981年12月).

【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6】教育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努力开创教育为农业农村服务新局面——1999年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文集》).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05年10月11日).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10】《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1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1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

【1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百问.

【14】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

【15】查有梁著.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二次印刷版.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重点课题《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创新——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子课题,课题编号为DJA070141-2,主持人为季东亮,主要执笔人为魏宇光、季东亮、李东升等。

魏宇光(194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教育厅原正处级调研员,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秘书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三农”问题、农村成人教育和成人及终身教育理论。季东亮(194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研究员,教育部职成司社区教育专家组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及终身教育理论。李东升(194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及终身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