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2011-11-02 09:44江苏梁凯张红霞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选项体育课职业

江苏 梁凯 张红霞

基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江苏 梁凯 张红霞

高职体育教育应根据当前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趋势,从高职学校的职业技术性质考虑,通过对思想观念、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大纲与教材、教师素质等各方面的改革,使高职体育教育以新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学;教学改革;终身体育

引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集职业技能、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等为一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其毕业生在如今庞大而艰难的高校就业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高职学院的学生,进校就划分了各个专业,他们所学专业不同,各专业性质的差异就形成了对学生体能、技能、甚至性别的不同要求。这是由他们未来从事职业的需要决定的。体育教育作为现今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对体育师资、教材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新的形式对学生的身体、思想各方面进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有所不同。如何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其功能,以适应学生职业及综合训练的需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应客观的认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现行的高职体育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体育教育的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严重地制约着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重技术、轻理论、统一模式,教学内容竞技化,在教学中只是强调对各项目技术的掌握,追求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科学锻炼方法以及毕业后继续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这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长期效应。

要改正这些不足,就应该对现行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目前体育课不论其内容、任务以及组成诸因素的差异如何,一律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这种教学形式,由教师统一指挥,学生集体练习。准备部分的慢跑、徒手操、游戏等形式固定,比较呆板,并且对动作质量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发展身体素质效果差。基本部分安排若干技术教材进行教学,在实质上只是单一的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授,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这样就削弱了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的本质。由于技术教材教学安排较多,大量的时间花在讲解、示范等方面,结果学生不但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影响技术教学的效果。教学中由于常采用分组轮换,教师不易对学生运动量进行灵活控制,由于侧重技术的教学,学生单一的听老师讲、看教师做,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体育课教学基本上是老师统一要求,这不利于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不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

2 根据教学中的不足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2.1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竞争、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2 改革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改革过去体育课的那种统得过死、环节过多,整个课堂气氛缺乏生机的局面。应建立一种新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互动的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动起来,使他们通过体育课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的目的。在“玩”中选择掌握两项以上适合自身特点,并且自己感兴趣的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例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又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或者武术、散打等等,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中享受运动之乐,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从而使体育课堂既严肃、紧张,又团结、活泼。

其次,要赋予传统的体育保健理论课程新的生命力。传统的体育保健理论课程,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单纯听的形式,甚至存在学生根本没有听的现象。对此,我们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运用多种形式把单纯的讲解式改成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教学方式。结果证明:这种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3 制定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课课程体系

2.3.1 体育课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可以按照普修课和选项课的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可以根据在校学生(3年/4年专科学生、五年一贯制学生)学制的不同,在第1学期或第1学年开设普修课,选择田径、体操、体育保健等项目作为普修课程,第2学期或第2学年开始进行选项课。体育选项课的选项办法是:在前一个教学周期的期末进行选项,给学生发“选项课程调查表”,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田径、体操、游泳、武术、跆拳道、体育保健等项目中选出学生爱好、兴趣较集中的8-9个项目确定为本学期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运动技术基础,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所开选项课中任选一项,开学第一次课直接进入选项课。

2.3.2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各单项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在健康保健、体育锻炼、各专项技能、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第一、二学期分别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每学期4学时,各选项课中所选专项理论的教学,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般集中教学不超过2学时,其余随堂进行教学,不安排专门的集体考试。

2.3.3 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理论、专项技能、运动参与三部分。体育基础理论考试为笔试,考试由体育部统一组织,不占用上课时间,考试时间为第二学期末;专项理论考试随堂进行,根据各选项课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多项考试内容;在专项技能考试中,每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由该选项课教师进行考核,对技术提高幅度较大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加分;运动参与考核由各选项课教师根据该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4 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随着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体育教师多渠道地开展业务进修,充实知识成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强化科研,补充新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教学、业务管理能力,确保体育教学质量。

2.5 尝试创新,发展职业性体育教育

职业性体育是指适应和发展用于各种职业生产劳动与之相关体能、心理与道德所需要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就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2.5.1 职业适应性体育

以社会上不同的职业特点而与之相适应的专门性体质能力,如:耐力、力量,选择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育活动。

2.5.2 职业保健性体育

以防治职业疾病的生理诱导性机能补偿的体育活动,树立预防为主,健康第一的保健性体育活动原则。

2.5.3 休闲体育

以提高生活质量、全民健身运动,从事游戏性、社交性、健康性、娱乐性运动休闲项目,如登山、郊游等等。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发展适合学生的职业体育项目,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社会职业种类繁多,分工精细,各具特色,就其劳动性质及活动状态大致分为六种,见简表:

“职业特点与相关体育”简表

表中所列各项尚为概括性内容,均与职业性体育相关,包涵适应性、保健性、社会性体育。作为终身职业素质教育,要将三者结合为整体,便于在学校体育课程中选择安排,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活中,了解并进行职业性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基本导向性参考。所以,表中略举了部分职业性疾患及其一般的保健防治,仅供参考。

3 结语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性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爱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来自外界的困难与压力,促使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1]王满秀.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2,(4):22-23.

[2]温喜壮,张孝荣,张秀森.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辽宁财专学报,2004,6(3):73-74.

[3]薛文标.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设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3):87-88.

(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选项体育课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体育课
职业写作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我爱的职业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