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向

2011-11-02 09:44黑龙江亓佳
职业技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知者中职情感

黑龙 江亓佳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向

黑龙 江亓佳

在职业技术教育逐步成为人才培养的热门话题时,中等职业学校也在通过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在改革中,曾为教学主科目的语文,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大众舆论的影响。学生对语文教育作用的漠视,改革中部分教师对语文学科功能性认识的偏颇,使语文逐步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其次,学生生源的变化和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如果再按照以往循规蹈矩的教育方式将不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以上情况,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改革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为未来的中职语文教育定位,只有掌握了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才能在改革中,有目标,有计划的使语文课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语文是一门在积累中不断成长的课程,它内在的养分不光可以使学生获得文学上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文学中的饱藏的历史、文化、思想。更能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语文既不是点钞,也不是速算,在中专生的学习生涯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呢?

首先,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叶圣陶曾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为中专生来说,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在中专阶段不断的成熟,并即将通过三年的学习迈向社会。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引导学生像作者那样积极观察,深入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就尤为重要。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情感。

其次,打开学生的情感之窗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和谐的人。”一篇文章的文字和语言就是作者的心灵体会,情感的集合。那么,语文教育说到底应该是一种思维启迪,是情感教育。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在情感方面的盲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使情感成为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比如:《致大海》中普希金对自由的珍惜与渴望,让学生学会珍惜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从朱自清的爱国主义精神里,让学生们感悟到奉献的伟大与可贵。在“披文入情”中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的同时,让学生懂得情感什么是,如何去对待它,更让学生懂得学习、生活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再次,授之予渔,授之予趣

中专生基础较差,在初中及中考的失败中,已经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种被动的态度,在课堂上思考不积极,消极懈怠。这时,即使教师把容纳毕生所学的书籍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无心翻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人们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对知识、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欲会带着他们找到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当学生在兴趣中汲取大量知识的同时,也就逐渐的重塑了自信。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光可以成就一个学生的学业,更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给他注入新的血液。

再次,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中专生在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同时,大多数语文基础很差,读文章读不懂、说感受无重点、写文章错字多。而听说读写能力及基本功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必需、够用的语文能力。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学生发展,对学生施以情感的启迪,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给学生机会让他施展才能。把教与学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合力,语文课堂将回复已有的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知者中职情感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古语积累
情感
《论语》佳句精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后知者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