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初探*

2011-11-06 09:35陈斯婷耿安朝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9期
关键词:敏感区海湾环境影响

陈斯婷,耿安朝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2.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200135)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初探*

陈斯婷1,耿安朝2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2.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200135)

文章根据海洋水文动力、水质、生物与生态等环境要素的不同,确定各自的敏感区类型;然后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规模以及工程所在海域的环境敏感程度,探讨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

海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敏感区;评价等级

对于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迄今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技术。与较早开展的其他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需在实践中加以完善[1-4]。国家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尚浅,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仍处于发展完善之中,实际工作中只要求区分海洋生态环境要素的敏感区类型,没有对其他环境要素的环境敏感区类型展开研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缺乏可操作性,不能针对工程特点、工程规模和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的特征,划分对应的各单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笔者旨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从海洋环境的要素出发,尝试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研究,使之更为成熟、合理,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制定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海洋环境敏感区的划分

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建设起源于1987—1988年的英国,是英国自然保护区8种类型之一,由农业部负责管理,农村委员会、自然保护委员会、英国遗产委员会和北爱尔兰环境局参与规划。环境敏感区需具备下列条件:对整个国家具有环境意义;具有特定方式的农业开发;改变其农牧耕作方式已经或将对环境造成危害;是维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5]。

目前,对海洋环境敏感区的定义还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关于海洋环境敏感区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广度和深度不够,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研究,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等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因此,对海洋环境敏感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笔者选取海洋水文动力、水质和生态等环境要素,对其环境敏感区类型展开研究。

1.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亚敏感区、非敏感区,一般可以根据所在海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或者海湾开敞度、海岸线类型等进行划分。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②多年平均流量小的河口;③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④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开敞度一般,或感潮时间较长的海湾;②多年平均流量一般,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③多年平均流量较大,径流作用和潮汐作用交替作用的河口;④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易改变的海域。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开敞度较大,或感潮时间短的海湾;②多年平均流量大,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③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不易改变的海域;④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的海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1。其中,《中国海湾引论》根据开敞度将中国海湾分为4个类型:开敞型海湾,开敞度大于0.2;半开敞型海湾,开敞度为0.1~0.2;半封闭型海湾,开敞度为0.1~0.01;封闭型海湾,开敞度小于0.01[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规定河流与河口,根据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大河不小于150 m3/s;中河15~150 m3/s;小河小于15 m3/s。笔者参考以上概念作为海域的划分指标。

表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类型的划分

1.2 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

依据所处海域的海洋功能区划和保护目标,划分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亚敏感区和非敏感区。

本课题以参加“2018年江苏省定向锦标赛暨江苏定向邀请赛”中南京普通高校的带队教练、教师和这些学校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问,研究南京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开发利用和养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的区域;②以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之免遭破坏为目的,在海域、岛域、海岸带、海湾和河口对选择对象划出界线加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③以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区域。

海洋水质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以人工培育和饲养具有经济价值生物物种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②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以及具有运动和娱乐价值的区域;③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或直接利用地下卤水的区域;④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人文景观区或两种景观结合的区域。

海洋水质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可供船舶安全航行、停靠、进行装卸作业和避风的区域;②现已建设或规划近期内建设海上工程的区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2。

表2 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类型的划分

1.3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

(1)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2)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区域;

(3)开发利用和养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的区域。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亚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

(1)具有一定质和量的自然景观区,以及具有运动和娱乐价值的区域;

(2)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或直接利用地下卤水的区域;

(3)易受自然灾害侵袭,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区域;

(4)在某个时期内禁止任何捕捞作业或禁止部分渔具作业,以利于生物资源恢复,使资源处于良好状态的区域。

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非敏感区可依据以下原则划分:①利用海水做冷却水、冲刷库场等的海域;②可供船舶安全航行、停靠、进行装卸作业和避风的区域。

根据上述原则划分的适用海域见表3。

表3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型的划分

续表

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3个工作等级,1级评价最详细,2级次之,3级最简略。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相关法规。

为客观评价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可以对评价工作划分为3个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内容和程度。笔者着重探讨海洋环境中的水文动力、水质、生物与生态等主要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首先,关于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一般依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类型判定。然而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型与生态环境要素有关,与水文动力、水质和沉积物等其他环境要素并无直接联系。因此,工程所在海域的环境特征至关重要,建议针对不同的海洋环境要素敏感区类型划分各单项评价内容的工作等级。

2.1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工程所在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类型、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以围海、填海(海湾改造)等工程为例,其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4。①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较敏感的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例如,海湾的水文动力环境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湾口、海湾中间、湾顶,建设项目在海湾湾口对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就大于在海湾湾顶,评价等级就相对较高。②不同的工程类型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例如,围海填海工程可能会改变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泥沙冲淤,对防洪和航运造成影响;有的围海填海海岸工程会改变海岸的结构,减少海湾的纳潮量,影响潮差、水流和海浪。火力发电厂工程会干扰水体流场,取、排水口对局部流态产生影响,对海域悬沙分布及海床演变过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港口建设工程的围填海和航道疏浚,会影响海域的局部流态和泥沙冲淤。③如果在相同的海域建设同一类型的工程,规模不同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也不一样,工程规模较大对海域流场等的影响较大,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影响较大。

表4 围海、填海(海湾改造)等工程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2.2 海洋水质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在海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建议海洋水质环境的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污染物类型数不小于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不小于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小于7),各种受纳污水的水域(即项目所在海域)的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即海洋水质环境敏感区类型)。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1993),以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 000~20 000 m3/d为例,评价等级判据见表5。①水质环境功能目标较高、水质环境较敏感的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水质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②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建设项目的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③项目所在海域的规模也是确定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重要依据,受纳污水的水域规模大,海水的流动性大,污染物就比较容易被稀释,污染程度相对较小。例如,大河河口的排污能力就大于小河河口。

表5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2.3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依据以下因素划分为三级:工程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类型、工程类型和工程规模。以围海、填海(海湾改造)等工程为例,其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6。①海洋生态环境功能目标较高、生态环境较敏感的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就比较明显,其评价等级相对较高;有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甚至不允许进行海洋开发建设。例如,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等严禁海洋开发建设。②不同的工程类型,排放的污染物不一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③如果在相同的海域建设同一类型的工程,规模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也不一样。

表6 围海、填海(海湾改造)等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据

3 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取得巨大成绩,在项目建设、区域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经过20多年来的研究发展,地面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非污染生态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导则。对于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迄今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技术。笔者仅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海洋环境敏感区类型的划分,以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方法研究,是对传统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我国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展时间并不长,评价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若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进一步改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

[1] 陈亢利,温忠涛.环境影响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59.

[2] 陈国阶.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新的突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6):149-152.

[3] 刘志敏,刘欣,许光辉.基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25-26.

[4] 孙守谋,王枫.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4):16-17.

[5] 刘洪滨,阿兰·威廉姆斯.英国的自然保护[J].海岸工程,1998,17(4):62-69.

[6] Ndubisi,DeMeo,D Ditto.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a temp 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 rrido rs[J].Land-scape and U rban Planning,1995,33(1-3):159-177.

[7] STEINER F,BLA IR J,MCSHERRY L,et al.A watershed at a watershed: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p rotection in the upper[J].San Pedro Drainage Basin,2000,49:129-148.

[8] 李团胜,石铁矛,肖笃宁.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9] 张伯宇.环境敏感区[EB/OL].(2006-12-15)[2008-10-01].http://tgru.geog.ntu.edu.tw/GeogManager/magazine/NO_06/CH_8/SEL_1/6-9.htm.

[10] 陈则实,王文海,吴桑云.中国海湾引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福建省“908”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J908-02-02-02).

猜你喜欢
敏感区海湾环境影响
扎实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GIS的赣南地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以赣州市龙南县为例
在某个敏感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究
人鱼海湾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ILS临界区与敏感区浅析
初识海湾女神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