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CBA联赛国内前锋与外援前锋技术比较分析

2011-11-07 03:24张才超隗金水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快攻篮板球犯规

张才超 隗金水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统测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500)

2010-2011年度CBA联赛国内前锋与外援前锋技术比较分析

张才超 隗金水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统测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500)

为了国内篮球前锋将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主要以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至2011年度CBA联赛91名前锋(其中外援14人)的攻防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援前锋的绝大部分攻防指标均明显优于国内前锋,说明国内前锋在攻防技术的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10年至2011年度CBA联赛 前锋 外援 技术

表1 外援前锋与国内前锋的形态比较(x-±s)

表2 外援前锋与国内前锋的得分能力比较(x-±s)

表3 外援前锋与国内前锋的篮板球和快攻比较(x-±s)

表4 外援前锋与国内前锋的其它技术指标比较

1995年开始的CBA联赛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1],联赛水平在不断提高,引进的外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查阅中国期刊网,关于国内球员与外援的比较研究并不多,关于前锋球员的专门比照只有区区几篇论文[2-3],而且只是选取了少数的往届国内前锋队员与部分国外前锋的比赛均值数据。本文选取了2010-2011年度CBA联赛所有前锋每一场比赛的具体数据[4],对外援前锋和国内前锋进行全面的比较,找出国内前锋的优势和不足,为国内前锋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数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数理统计法中,收集了2010-2011年度 CBA所有47轮共297场比赛101名前锋的资料。

考虑到上场次数少或上场时间少所造成的偶然性误差,从所有资料中剔除了参赛次数少于5场或所有场次比赛时间少于10分钟的10名前锋(其中国内9人,外援1人,见附件1)的数据,再剔除上场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次,然后对91名前锋(77名国内前锋和14名外援)共2048人次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过程还考虑到上场时间多少造成的差异问题,因此对所有技术指标进行了相对数字处理,如用某队员的“2分球投中次数/上场时间”来代替“2分投中次数”,以实现不同队员技术指标间的可比性。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比较

(表1)可见,外援与国内球员的身高差不多(P>0.05),而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国内前锋明显处于劣势。现代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有一定身高,还要求运动员有强壮的体格。体重也是强壮体格的一个重要指标,身高和体重在对抗中的优势,决定了在抢位、卡位、防守和抢篮板球中的优势,正如钱澄海先生曾指出:“篮球是巨人的运动、高大队员的天下,身高、体重与所获得的成绩成正比”[5]。早期众多研究[5-10]表明,CBA球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NBA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而前锋队员的差距尤其显著。看来,时至今日,这种差距在CBA赛场上的外援前锋和国内前锋之间仍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这些外援与现役NBA球员又有一定差距。

早期的研究[7]就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男篮存在着在体格与体能训练上的落后及膳食营养不当的问题。前苏联著名篮球教授戈麦尔斯基评论美国队员时说,与其说是他们具有天赋条件,毋宁说是专门训练的结果;美国著名教练罗伯特·麦特卡夫认为,中国的举重运动员能取得优异成绩,为什么解决不了中国男篮身体的质量和力量不足这一问题[11]。由此可见,改变体重、克托莱指数是可能的,但是至今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2 得分能力比较

(表2)的得分能力比较表明,外援的场均得分能力与国内前锋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均值(0.0653)几乎是国内前锋(0.0341)的两倍,表明在同样的上场时间内,CBA外援前锋与国内前锋相比,其得分能力远远优于国内前锋。

二分球方面,无论是投篮次数、命中次数,还是命中率,外援前锋表现出了显著性的优势(P<0.01),说明,在防守严密、对抗激烈的三分线以内,国内前锋投篮技术的整体表现不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前锋与国外前锋在内线对抗能力的差距。

罚球数据与二分球数据相似,罚中次数、罚球次数和命中率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罚中次数、罚球次数方面,外援数据比国内前锋高出1倍左右,尽管这些数据本身不能反映出双方的罚球技术差距,但是其在反映球员身体对抗中造成对方犯规能力方面,外援队员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三分球方面,国内球员投篮次数明显多于外援(P<0.01),遗憾的是,命中次数两者相当(P<0.01),其命中率(29.9%)却是明显低于外援(34.7%,P<0.05),说明总体而言,国内前锋的三分球效果明显逊于外援。

总体而言,上述结果与以往研究[2-3]、[14]基本相似,即使在自家门口的CBA比赛中,国内前锋没有诠释出自家篮球传统的“准”。

2.3 篮板球能力比较

“得篮板者得天下”,这是篮球界行内人士的共识,进攻篮板球占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进攻次数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增强本方投篮队员的信心,而且容易造成对方防守犯规,减少对方发动快攻的机会;防守篮板占优势,不仅能加重对方进攻队员投篮的心理压力,影响其投篮命中率,而且能为本方创造更多的投篮机会。CBA外援和国内的前锋身高差不多(见表1),但表3的数据无情显示出,篮板球三项指标,外援均高出一倍,与其说这种显著性的差距(P<0.01)是由各自抢篮板球技术造成的,不如说是因其对抗能力强弱、抢篮板球意识所造成。

(表3)因为篮板球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造成外援与国内前锋快攻方面的差距,数据表明,外援的快攻发动次数、成功次数和成功率均具有显著性的优势(P<0.05)。“快”原是中国篮球的一大特色,“快攻”又是“快”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同处在CBA赛场,同样的对抗下,国内前锋的“快”却被外援的“快”所掩盖和替代,这与国内前锋的体能、技能低人一筹不无关系。

2.4 其它技术比较

扣篮在比赛中体现的陌生化效果[12]对观众的审美影响正是篮球运动观赏性的一个亮点,早有研究[13]表明,CBA联赛的观赏(轰动)效应远远不及NBA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扣篮次数仅仅是NBA的1/4。从表4的数字看,同在CBA赛场,国内前锋的扣篮次数平均是外援的1/5弱。

防守盖帽是直接面对对手的一种防守方式,是阻止和干扰投篮者进行投篮的一种攻击性极强的防守技术,它能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威慑。盖帽除了要求具备身高、弹跳力、反应、敏捷能力外,还要有及时准确的判断能力。(表4)的数据表明,外援盖帽能力明显优于国内前锋(P<0.01)。

抢断是攻击性防守的技术之一,是获得球权的重要手段,在比赛中,抢断发动的快攻成功率比较高。表4的数据显示,国内前锋的抢断球意识较差,技术不够扎实,时机掌握的不够好,隐蔽性不强。这也许是国内前锋在快攻数据上(见表3)明显落后外援的重要原因之一。

助攻一定程度反映了球员的配合意识、团队精神;助攻是目的性强、效果极佳的传球,指传出的球时机准确、落点佳,使同伴接球后直接得分。前锋的助攻技术指标能够反映出他熟练的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和传球的技巧以及队员直接的默契程度。表4的数据表明,外援助攻次数较多占优势(P<0.01),国内前锋失误次数较少而占优势(P<0.01),但综合指标“助攻/失误”方面,仍然是外援占优势(P<0.01)。说明虽然国内前锋失误少,但其助攻也少,综合起来看对本方球队的贡献仍然明显比不上外援。原因出在国内前锋在比赛中传球方式较少、技巧差、传球时机和位置欠佳、传球意识不够;而外援前锋则表现出较丰富的比赛经验和较强的团体合作意识。

被犯次数方面,外援远远多于国内前锋(P<0.01),犯规次数则是国内前锋多于外援(P<0.01),综合指标“被犯/犯规”是外援远远优于国内前锋(P<0.01),说明国内前锋自己犯规多而造成对方犯规次数少,充分说明在攻防中总是处于被动,而外援则明显处于主动。有研究[2]表明犯规次数也能反映出队员防守的积极性及攻击性,从录像上看,国内前锋在防守时,脚步移动慢,防守重心过高,“站着防”,等到失去了防守位置,往往使用手去推、拉进攻队员而领到犯规。同时,国内前锋犯规不够果断,有时犯规后还能给对手打2+1的机会。表2的数据同时表明,国内前锋罚球次数、罚中次数、罚球命中率三个指标均显著性地逊于外援前锋(P<0.01),证实了国内球员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改进。

3 结论

(1)国内前锋与外援的身高相当,外援在体重上占明显优势,体重差异则可能是导致技术差异的变因之一。

(2)国内前锋的得分能力较弱,失去了传统的“准”特色,除了三分球的命中次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国内球员在三分球、二分球、罚球上投次、中次和命中率方面均明显逊于外援。

(3)国内前锋篮板球能力和快攻能力较弱,快攻上国内前锋也失去了传统的“快”特色。

(4)国内前锋的攻防技术能力较弱,扣篮、助攻、助攻/失误、被犯、被犯/犯规等进攻指标和盖帽、抢断、犯规等防守指标方面,均是外援优于国内前锋;国内前锋仅在失误指标上明显优于外援。

4 建议

(1)国内前锋应该注重传统“快、灵、准、全、专”的特色训练,一丝不苟地提高技术水平。

(2)国内前锋应重点加强体能训练,并在体能明显增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体重,为提高对抗能力打下基础。

(3)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国内前锋要珍惜与外援面对面的对抗机会,在体会正面对抗的同时,要多多思考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弱点。

(4)国内前锋应加强篮板球和投篮的训练,使得大前锋和小前锋在比赛中各显特色,游刃有余。

(5)在训练中重视的同时,在比赛中应多鼓励国内前锋的扣篮、盖帽和各自绝招,让CBA联赛更具观赏性。

[1]木头.篮球开始外援引进新时代只买对的不买贵的[N]. 体坛周报,2004.

[2]饶林峰. 国内优秀前锋与外援前锋各技术指标比较分析--以2009_2010CBA联赛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3):50.

[3]雷先良.CBA国内主力前锋与外援前锋综合实战能力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11(2):214.

[4]CBA赛程结果[EB/OL].http://www.cba.gov.cn/cbastats/calendar.aspx.

[5]魏进培.CBA与NBA不同位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104.

[6]孙伟. 对CBA与NBA优秀小前锋年龄身高体重指标的比较研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9(6):576.

[7]王章明.CBA甲A与NBA队员身高体重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6):36.

[8]张力彤.CBA和NBA篮球运动员体型特征的比较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83.

[9]唐广宁.2009年至2010赛季CBA和NBA运动员体型和年龄特征[J].体育科学研究,2011(3):54.

[10]周倩等.CBA和NBA球员身高、体重和年龄指数的比较研究[J].科技风,2008(24):135.

[11]陈均等.中国与世界优秀男篮运动员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增刊):37.

[12]曹永俐.不败超人之败_2009NBA扣篮大赛表演艺术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201.

[13]宫晓丽.由扣篮说开去_兼谈中国男篮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之所在[J].山东体育科技,1997(3):22.

[14]李国岩.2003年至2004CBA联赛国内球员与外援球员技术指标统计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4.

附件1:国内前锋和外援前锋名单表

A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kill between Domestic Foreign and Forwards of 2010-2011 CBA

Caichao Zhang Jinshui Wei
(Basketball section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50)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basketball forwards, a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kill between 14 foreign and 77 domestic forwards of 2110-2011 CBA has been done with statistical method main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ign forwards were more powerful than domestic forwards for most aspects of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kill, the domestic forwards needs more improvement.

2010~2011 CBA; Forward; Foreign Forward; Skillikward

G819

A

2095-2813(2011)11(c)-0018-04

猜你喜欢
快攻篮板球犯规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防守篮板球抢位挡人技术分析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嘟你犯规啦!
篮球比赛
对世界女子高水平单排轮滑球比赛犯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