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专访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吕天纵校长

2011-11-07 06:15张斯琪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6期
关键词:三中南京市南京

□ 本刊记者 张斯琪

坚持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专访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吕天纵校长

□ 本刊记者 张斯琪

吕天纵校长在南京三中电台与国际空间站对话现场

吕天纵:我校是一所拥有109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中,校风淳朴、学风优良,教学质量上乘。学校中考、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受到市、区表彰。坚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女子排球、航海模型、学生无线电台等一批校本特色课程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2010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白下区有功单位”。

吕天纵: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严格对照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中学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高中坚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和2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2004年,南京市开始试行高中办学绩效评估制度,我校连续7年获得南京市高中办学绩效综合奖(全市最高奖),是白下区唯一一所、全市仅有几所获此殊荣的高中学校。我校高考成绩推进率一直保持在全市四星级高中前列,年年获得南京市嘉奖;我校坚持开设校本选修课,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南京三中特色课程,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关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学校先后3次在南京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专题经验介绍。2010年10月29日,我校被评为首届“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吕天纵:我校的学生业余无线电台已经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个电台进行过联系和交流,也先后取得过近百个全国、省、市比赛的各种奖励。这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学校的特色项目。从2005年开始,我们将这个传统特色项目赋予当代高科技内涵,鼓励业余电台的师生“异想天开”,全力支持他们主动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积极申请参加太空宇航活动。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2007年8月26日,我校业余无线电台成功进行了中国中学生首次与美国宇航员9分44秒的“天地对话”活动,参与对话活动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全国60多家媒体当天到我校活动现场采访报道。另外,值得骄傲的是,当年中国嫦娥一号发射时,我校3位师生受到CCTV邀请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学代表参加了发射直播活动。此外,在2010年,我校还承办了两岸四地(台湾、香港、澳门、内地)青少年学生通过“希望1号”卫星开展通联活动,主会场就设在我校。此次活动受到了包括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仲梓同志在内的各级领导及新闻媒体的参与和关注。

我校学生业余无线电台校本课程,从科技兴趣小组发展到学生通识培训的科技普及活动,再到全校师生乃至全市、全省、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青少年参与的科普活动,它已经成为引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

“两岸四地共希望”活动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同志2008年在南京调研教育工作时提到,“南京三中学生业余无线电台首次代表中国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实现‘天地对话’,这看似偶然,实则有着必然因素。没有多年的坚持和追求,三中就不可能赢得这弥足珍贵的10分钟对话机会;没有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就没有三中业余电台、三中女子排球。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创新意识,那么,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必然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我们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也必然会大大增强。”(摘自2008年《南京教育绿皮书》)罗志军省长的讲话是对我校开展素质教育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校发展特色项目的巨大鞭策。

劳技教育也是我校的特色课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加大了劳技教育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航海模型校本课程,使得南京三中这一特色项目增添了新的活力。2004年,我校被江苏省体协授予“江苏省航海模型基地学校”称号。连续举办了11届的科技节,从2006年开始,面向白下区所有中小学开放,省内及国内也有部分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我校科技节活动。目前,科技节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资源共享的盛大节日。我校也因此被南京市教育局命名为“南京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基地学校”。

吕天纵:近几年,在市、区政府的帮助下,我校新建成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乒乓馆、音乐教育中心及钢琴房、美术教育中心等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南京三中主校区。特别是2009年,市、区教育局直接投资400万元改建竣工的五层科学馆大楼,数字化实验室、网络中心、学生电视台、通用技术教育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南京三中金銮校区(南京市新街口金銮巷2号)建成高三独立教学区,根据高三年级的特点和需求,校园内改建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师生食堂、自助餐厅、阅览室和健身房等。高三独立校区得天独厚的校园环境和管理模式,为学生在校最后一年的拼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受到各个方面的赞誉。学校还加大信息技术配套及改造力度,为数字校园延伸了教育的时空。教师设立个人网站,建立两校区统一管理的各种平台。校园网站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资源积累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为社会和家长了解南京三中提供了渠道。学校被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南京市中小学数字化应用研究中心”。

学校有一支校产管理队伍,并在南京市最早实行校产网络化管理。全校80多个办公室都有校产责任人,每年定期核查并网络登记。学校还建立了一整套校产管理制度,如总务处每日巡查制、校产维修网络申报制等。图书馆被评为江苏省中学先进图书馆,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市区校产管理先进集体。2010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教育评估院专家组对学校校产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学校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方面取得的成绩。

吕天纵:2005年我校作为全市第一批将民办初中恢复公办的学校,迁至南京市大行宫文昌巷63号,实行“三独立”办学,更名为“文昌初级中学”。5年来,市区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全面改建校园。至2011年,两座新教学楼、图书馆、计算机室、报告厅、音乐专用教室等全部建成。教学现代化、办公现代化、数字校园网等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百年老校的人文精神和精细化管理、上乘的教学质量,使得文昌初中已经成为深受南京市民欢迎的热点初中校。现在,南京三中高、初中独立设置,“一校三区”,统一管理制度,各校区独立发挥各自教育功能。学校办学规模得到发展,全校现有66个班级、3300名学生,三中高、初中都是南京市的热点学校。

吕天纵: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市区教育布局调整,给了南京三中发展腾飞的机遇。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逐步投入,为学校现代化高水平办学、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我担任校级领导22年,任校长主持校内工作9年,深感现在校长真正应该全力以赴、静下心来研究教育,潜心提高质量,做校长该做的事。同时,我更感到肩上的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装备,更要有现代化、高质量的教育内涵。我们不能懈怠,我们要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三中南京市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践行“真教育”“大教育”的八年蜕变
——东乡三中发展掠记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对“一线三等角”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南京市长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