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生物性、类属空间与概念合成

2011-11-10 03:33马建奎
关键词:语言学生物学概念

马建奎

(河南城建学院 外语系,河南 平顶山467036)

语言生物性、类属空间与概念合成

马建奎

(河南城建学院 外语系,河南 平顶山467036)

心理空间是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合成理论形成的根基,然而两人均未具体阐述四空间中的类属空间如何具体参与概念合成,造成概念合成连续程序的中断。本文从语言生物性角度出发,演绎推理类属空间参与新概念合成的方式及发挥的功能。这一新视角不仅完善了概念合成的完整过程,而且为研究意义的在线构建和识解提供了必要依据。

语言生物性;类属空间;概念合成

一、语言生物性及生物学范式下的语言研究

20世纪50年代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学界革命,即随着DNA结构的发现而引发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以及由《句法结构》的出版而催生的认知语言学革命。该发轫之作的作者乔姆斯基摆脱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藩篱,开始注重研究个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认为语言机能取决于人天生的能力。不久,乔氏的这种语言天赋论思想就被纳入以生物学和遗传学为主导的生物学研究范式,语言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界展开了关于语言科学和生命科学的跨学科对话。言语符码和基因密码合并结构的同构现象使得以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和以语言学为代表的人文学科得以成功联姻。事实上,语言学与生物学研究的结合并非无源之水,早在1861年施莱歇尔发表的《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就第一次阐明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解释语言现象;语言学家Jakobson在1975年也注意到基因密码结构与自然语言的根本原则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同时,人类学家认识到在基因密码中具备人类所有语言形式的最原始模式,即在人类文化出现之前在自然界中产生的普遍原型(protolanguage)。

跨学科研究使语言学和生物学研究均获得裨益,双方互惠互利,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滋养。语言学研究成果对生物学的贡献初步得到印证,生物学文献里的语言学术语,不仅被认作是一种言语方式和隐喻用法,还具有更深刻的学理含义,语言隐喻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词汇;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生物学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已经解开了生命的万能密码,自从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语言概念就对遗传学的理论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证明了他们在实验水平上的探索性价值[1]136。生物学家瓦丁顿(C.H.Waddington)甚至认为新的生物学范式来自于普通语言学,而且距离生物符号学的产生不远。

从生物学角度研究语言,把语言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具有科学的事实依据,语言本体和生物有机体内、外部之间的共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微观层面看,英语词语、语法的模块结构与生物分子的层级组织结构、特别是DNA和蛋白质生物聚合体结构存在惊人的同构现象;宏观上,语言学和生物学都分别具备知识/话语和基因型/现象型的二重性;两者都有多层次表征形式以及同一功能单位的多种表征形式;二者都具备结构性、层级性、灵活性和递归性特点。而从信息编码的原则看,语言信息和生物有机体的形成都遵循双重分节的原理(double articulation)[2]。语言所显示的生物性征说明从生物学角度研究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提供了审视研究语言的全新视角,而且可能会揭开语言起源、语言进化、语言机理以及语言意义构建和意义释解的奥秘,真正打开语言奥秘的“黑匣子”。“语言是有机生命体在感性和精神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所以语言也就自然地具有一切有机体的本性”[3]。而就研究方法而言,钱冠连说过,“语言学的方法与自然科学的方法不应有别,语言学应列入自然科学的行列”[4]。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假设,把属于自然科学的生物遗传学与本来归于人文学科的概念合成理论结合起来,从语言生物性视角演绎推理概念合成的过程。

二、类属空间与概念合成的接口(interface)

语言意义的建构和释解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和核心内容,认知法较以往的意义结构论和逻辑论能更科学、合理地阐释语言意义生成和解读的内在机理。心 理 空 间 映 射 论 (Fauconnier1985/1994,1997;Fauconnier&Turner 1994;Fauconnier &Sweetster 1996)运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

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酝酿而成的概念整合理论这一认知操作涉及四个基本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tic space)和一个复合空间(blend space)。认知主体通过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方式融合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具有更抽象特质的结构与组织,两个输入空间(又名基础空间)的内容有选择性地投射到第四个复合空间,再经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活动的互动而产生层创结构,该结构就是新合成概念的存储器。

概念合成是将不同心理空间里的信息结合而形成新概念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具体地讲,就是把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匹配起来,并把它们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完成对意义的动态生成或释解。然而,没有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图式结构,跨空间映射就无法运作,概念合成也就难以完成,这个图式结构就存在于类属空间里。

概念合成与意义构建属于更高层次且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认知主体通过推断等认知活动,获取输入空间中相应成分,进入提取整合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类属空间,它继而组成新的关系结构,产生新的概念合成结构。类属空间在隐喻中含有与源域和目的域相同的概念结构,而在概念整合中具有与两个输入空间和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相同的概念结构。这个概念结构是指从源域或两个输入空间中抽取的,具有事物规律性的、更高一级的意义概素。

三、类属空间的属性分析

关于类(属)空间(genetic space),概念合成理论(CBT)虽有提及但一直是模糊的,似乎可有可无。类属空间的背景知识如何参与映射,怎样参与选择来自输入空间的信息,怎样参与合成空间的理解,都未做明晰的讨论[5]。依据语言的生物特性,新概念的形成和生物后代的诞生应有相似的演绎推理过程,新合成的概念继承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遗传信息(基因语言信息)。探索心理空间,尤其是处于中间环节的类属空间参与概念合成的功能和意义能释解概念合成的内在机理,有望揭开自然语言意义构建过程的奥秘。概念合成是认知主体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下对微观语词意义整合形成的复合意义进行构建和释解的复杂心理认知过程;类属空间的形成动因是概念合成的基础,况且类属空间的建构也受物质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因此,类属空间像概念合成过程一样具有体验性特征,表现了认知主体对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创造性的心理体验认知活动。体验性是类属空间的根本属性,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这一属性,基础空间的更高一级的概含义素就不可能被抽象出来,也不可能通过跨空间映射被传递到层创空间去,认知主体在类属空间环节的主体体验是新概念得以合成的必要条件。

类属空间中的内容为默认的场景知识和背景知识,该空间启动两个输入空间的概念程序并激活扩散其语义网络、启动输入空间中概念结构的一些网点和连线,并为激活合成空间概念的网点和连线做好铺垫。网点代表概念,网点之间的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且具有若干意义的潜势。只有当网点与同它相关的概念产生映射联系时,才能实现网点的这些潜势意义中的某个或某些意义。类属空间又名中间空间,就是指它是连接蕴含概念程序或潜势意义的基础空间与存储新概念意义的层创空间的中转空间。由此可见,除了具有抽象性根本属性以外,类属空间还有连贯性的特征。连贯性指类属空间在概念合成过程中起着桥梁或中介的作用。

类属空间最初是基于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而产生的,并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逐渐稳定下来,它包含的是适用于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的抽象结构,反映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类属空间同时也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存在映射关系的前提,两个输入空间所共同蕴含的抽象结构通过类属空间传达到新的概念,它集结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共有抽象信息。概念合成是心理空间的合成,而心理空间是指人们交谈和思考是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 (conceptual packet)[6]。

概念的提取是在类属空间进行的,类属空间是概念合成的转换空间,起着桥梁或中介的作用。相似概念的提取,即类属空间的建立是两个输入空间联姻的必然结果和概念整合或意义构建的中转站;类属空间也是概念合成的转换器和各个输入空间建立映射和形成类比的基础,其所形成的普遍结构决定了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互映射、向合成空间的投射以及概念合成和意义生成的在线心理机制。由此可见,类属空间须凌驾于两个输入空间之上概念合成的过程才能完成,名词gun和wound在合成gun wound时,如若没有融合了输入空间1gun和输入空间2wound的“暴力行为框架”(violent action frame)的类属空间的建立,跨域映射就无法进行,概念合成过程就会被迫中止。有了这个类属空间,从gun框架继承的原因和从wound框架继承的结果就可激活一些新的与wound具体有关的概念。总之,类属空间与两输入空间相对照,此空间摘录两输入空间彼此间的共同特征,因此属于较抽象或纲要式(schematic)的组织结构,可视之为上位词的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7]。

四、类属空间参与概念合成的功能和工作机制

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基因自身特性不尽相同使其具有不同程度的多态性;遗传基因在从亲代转移到子代的过程中遗传环境也有相异性,结果造成基因遗传度大小不均,有的子代会表现出与亲代较多的相似性,有的少些甚至有所差异,称作基因变异(variation)。同理,概念合成时,两输入空间(亲代)的信息在通过类属空间(遗传环境)传输到层创空间(子代)的过程中两输入空间信息具有多层级性,类属空间与输入空间和层创空间的共性连通关系也会不同,所以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合成结果,输入空间信息可能会成功遗传、突变遗传甚至是遗传失败。类属空间反映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用共有的图式结构把两个空间联系起来,两个输入空间的意义元素在类属空间对接,使得新概念得以提取,从生物遗传的角度来说,既两基础空间的亲代信息通过类属空间顺利遗传到层创空间,如:

Vanity is the quicksand of reason(Fauconnier,1999:117)

该隐喻表达式的空间映射过程简单图示如下:

Y:quicksand one thing hinders another thing(generic space)

X:vanity

X:reason

W:traveler

左右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共有四个概念,quicksand,traveler,vanity,reason,(旅行者和流沙的关系:旅行者陷入流沙中,到达不了目的地)与新合成的概念(人的理智和虚荣的关系:理智受到虚荣心的干扰,人们又不顾一切地贪图一时的虚荣,丧失了理智,终归失败),两个输入空间之所以实现概念的合成,一个关键因素是共有结构和共有概念的提取,从输入空间1抽取的one thing hinders another thing这一概念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已知概念和新概念间的联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相似性基础上的。相似性是指认知主体在不同概念域之间辨认或创建的共享特征和联系,是两个概念间联系的“理由”(ground)。要洞悉类属空间在意义实时在线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释语言意义动态生成的空间机理,就必须知道类属空间是根据概念间的相似性有选择性地把信息向复合空间映射,因此类属空间对跨空间映射要有所界定,两个输入空间的要素也要以类属空间提供的结构为基础而相互作用才能整合出新的空间,如The Unsinkable Titanic的概念整合网络空间的现场模拟。

上面这个英文报纸的标题就是一个概念整合表达式。类属空间是包含普通事件结构(common event structure)的图式表征(schematic representation),反映两个输入空间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由两个输入空间组合构成,并决定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的核心内容,两个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以类比(相似性)的方式连接起来。

类属空间 输入空间 输入空间 合成空间物体 船 电影 船进程 船 放映 航行结果 已经 获得奥斯卡奖 沉没(没有发生)

输入空间之间的概念投射是互动的映射过程,概念合成取决于语言使用者从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有选择地获取信息[8]。

新概念the unsinkable Titanic得以生成的关键原因是类属空间将两基础空间的共性信息连通(遗传)到层创空间。这种基础空间、类属空间与层创空间之间有序的共性连通关系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原理可以保证新概念顺利形成。但“慷慨生日”这个概念不能成立是因为慷慨这个输入空间的成员特点与输入空间“生日”没有共性连通性或输入空间之间不存在共有的抽象结构或组织的矛盾,导致不能被后者激活,既空间对接失败。而“快乐生日”就能够成为合情合理的新概念,因为输入空间“快乐”与输入空间“生日”具有共同的成员特点,即两空间有共性连通性,两空间的共享概念义素(遗传信息)就能顺利进入层创空间。

新概念意义的成因不是两输入空间信息的简单组合,而是非组合性的概念整合(non-compositional conceptual intergration)。突变概念(emegent concept)便是层创空间通过类属空间这个中转空间分别遗传了两输入空间各自独特的概念义素(遗传信息),如skiing waiter并不是两个认知空间的简单相加,而是既有skiing的某些特征,也有waiter的某些特征。有些内部成分之间从表面看关系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变异概念,如 Witty fool(聪明的傻子)和open secret(公开的秘密)等。这是一种由移就产生的矛盾整合,即两基础空间进行了非同一性的整合,因为新概念的生成不只是语词形式的增加,进入两输入空间内的是两个不同的域概念,它集结两输入空间的成分特点,从类属空间进入整合空间时意义主体会产生附加值最终实现意义的增值。

五、结 语

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理论重点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语用功能与心理空间的建立,跨空间指称、预设与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关系以及预设的迁移等。心理空间的多空间模式后来得以完善,把合成空间作为模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空间。然而,两个输入空间只有通过类属空间进行间接映射并在此抽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更高一级的概念结构概念合成才有可能完成。所提取的概念结构,即类属空间应受到重视和强调,它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从一般到抽象的心理认知过程所提取的超越一般的具体事物,事件或状态的概念,是一种高度抽象概括[9]。类属空间参与概念合成的重要作用应给予重视和深度挖掘,因为它有选择地、动态性地把两个输入空间的遗传信息向两个空间映射[10],反映输入空间共同常见的、更抽象的组织与结构,规定核心跨空间映射[11],是新概念能够成功合成的场所及重要参与者[12]。

[1]Fox-Keller,E.Refiguring Life:Changing Metaphors in Twentieth-Century Biolog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2]周统权.语言的生物机制[J].中国外语,2010(2):38-39.

[3]姚小平.赫尔德的名著《论语言的起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23.

[4]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3.

[5]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11.

[6]Fauconnier G,M Turner.The Way we Think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a:113.

[7]Clucksberg S,B Keysar.How Metaphors Work,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401-424.

[8]湛莉文.汉语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 [J].外语教学,2007(4):39-43.

[9]王红孝.隐喻的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 [J].外语教学,2004(6):11.

[10]Fauconnier.G.Mental space[M].Cambridge,Mass MIT Press/Cambridge:CUP,1985/1994.

[11]Fauconnier.G & Sweeser Space.Worlds and Gramma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87.

[12]代天善.生物学范式下的语言研究综述[J].现代外语,2007(3):16.

Biolinguisticity,Genetic Space and Concept Blending

MA Jian-kui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 467036,China)

Mental Space functions as the basis for the birth of Concept Blending Theory proposed by Fauconnier &Turner,yet both fail to expound on how genetic space,one of the four spaces in mental space,works in blending concept.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lingustics,simulates and deduces the way and work of genetic space in blending concept.This new perspective not only improves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concept blending but also provides an essential basis for on-line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al.

biolinguisticity;genetic space;concept blending

H0-05

A

1001-6201(2011)05-0104-04

2011-05-06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2102210364)

马建奎(1973-),男,河南周口人,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教师。

[责任编辑:张树武]

猜你喜欢
语言学生物学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幾樣概念店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