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怎么干再振精气神
——本社召开2012年策划会

2011-11-16 00:47
中国医疗保险 2011年12期
关键词:本社精气神负责同志

文/本刊记者

明年怎么干再振精气神
——本社召开2012年策划会

文/本刊记者

11月18日,《中国医疗保险》2012年策划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召开。从报到至会议结束,引出一串故事。

为精气神而来

17日报到那天,忙碌了一天的两位上海代表没顾上吃晚饭便直奔机场,飞到北京已是晚上10点半,接着又从首都机场直奔会议地点。可天公不作美,大雾加夜幕束缚着小轿车的时速,直到18日上午10点半才赶到会场。主持会议的韩凤社长当即安排他们先休息,下午再参加会议,可他们选择了先开会,说“机会难得,一肚子的话要说”。下午三点,他们还得返回上海,参加第二天上午的会议。当他们把“一肚子的话”说完离开会场时,赢得的是几十双敬佩的目光,留下的是精气精。

临近年底,哪个单位都忙,但是,他们为了参加本社一年一度的策划会,有的推掉其他会议,有的为了两头都不耽误,把时间计算到几点几分。

国家发改委有关方面一位主要负责同志也是18日下午必须赶到上海,主持早已安排好的一次会议,但她还是通过精心安排,将行程从北京出发改为从石家庄登机,出席了本社上午的策划会,留下了宝贵建议;只要是本社的会议,卫生部有关负责同志都挤出时间参加,从未缺席过,问起缘由,得到的回答是“总能从那里收获精气神”,这位负责同志献出宝贵建议后,便匆匆赶回北京参加晚上的一项重要活动;正在外地调研的卫生部医政司一位处长,接到通知后及时赶到会场,谈了自己的建议后接着又返回了调研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负责同志、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和有关处级单位负责人、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北京市医保中心的负责同志,等等,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中“争取”参会的,来去匆匆中凸显出什么呢?是对医保的高看、宣传的重视,还是出于对本社的信任和深厚友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都是。

“神”在哪里

在讲求效率的社会,人们往往以效率为尺子权衡参加一个单位的某项活动值不值,而效率的高低又常常被人们视为精气神的盛衰或有无,因为效率是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本次策划会的精气神体现在哪里呢?

开会方式有“神”。在33名代表中,卫生部门和公立医院的代表11人,医保行政和经办系统11人,专家教授和其他方面代表11人,形成各占三分之一格局。其中,8家大型医院的代表分别来自辽宁、北京、河北、江苏、上海,这5个省市都有医保行政和经办机构负责人参加,形成了5个重点小组。做这样的安排,其目的是促进医保与医疗的互动,形成学术理论研究、医保经办管理与医疗服务等三方力量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格局,共同探讨医保宣传由政策解读向疗效评价、绩效评估转变的着力点和实现路径。这种精心安排,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被称为策划会的一次创新。

会议程序有“神”。不安排地方领导和赞助企业负责人致辞,挤出更多时间用于主题讨论。会议议程只有两项:社长讲话;代表发言。韩社长讲话也是以带头发言的形式谈思路、重点、各期选题和明年主要活动安排。她特别提出,“我带头发言是为了抛砖引玉,汇集良策”。她提出的明年医保宣传应该把握的“四个转变”,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被称为“制度建设的新思路”。即适应医保制度从建立向巩固完善转变的要求,医保宣传必须从政策解读为主向追踪政策落实、疗效评价、绩效评估转变;适应医保管理精确化、精细化的要求,医保宣传必须由“从宏观到宏观”向“微观中见宏观”转变;适应经办机构从行政管理者向社会服务者转变的要求,医保宣传必须从“注重政府主导”向“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转变;适应医保制度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医保宣传必须从注重单项制度建设向各项制度的统筹、整合、衔接转变。

代表发言有“神”。直奔主题,围绕明年抓什么、怎么干提建议,反映读者需求、意见和呼声。有些代表为了把问题讲透,还作了二次、三次发言,出现了踊跃献计献策的热烈气氛。

“气”从何来

讨论问题讲“气”,敢讲真话、实话。

关于疗效评价、绩效评估。来自医院的代表直言不讳地说:疗效评价、绩效评估,都是科学的管理方法,谁都赞成。但是,如果只有“评”而没有“价”,也难以达到“评”的目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举例说,一个住院参保患者,在现行价格和医疗环境下住一次院要花5000元,我通过规范治疗只花了4000元,省下的那1000元我一分钱也得不到,只能得到3元的挂号费,不提高疗效也能拿到3元挂号费。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积极性去提高疗效?不解决医生的收入分配问题,付费制度改革就会大打折扣,疗效、绩效就会成为纸上谈兵。还有,现在讲绩效评估,政府的价格管制绩效,特别是医疗服务价格十几年不动的负绩效是不是也应该评一评、估一估。

关于临床路径管理。来自医院的代表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说,如果什么病都按临床路径走,还要不要医生的诊疗技术创新,会不会导致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退化,临床路径怎样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等等,没有人考虑这些问题。

关于药品和耗材价格。医院的代表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涨价的科技因素。人工关节、支架等,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其安全性、可靠性也随之提高,使用这样的耗材肯定费用高。从科技意义上说,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不能一看花钱多了都认为是过度医疗。二是患者的因素。有些患者宁肯个人多花一些钱,也有这个负担能力,医保考核,不宜把个人自费率看得太重。三是要教育患者认清基金是老百姓自己的钱,不是财政投入的公款,不能大手大脚,要营造一种医患保共同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局面。

“精”在何处

代表发言讲“精”,以最短的时间,讲透最重要的问题,与医院代表对话互动。

关于绩效评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建议,要形成包括评估标准、评估组织、评估程序、第三方评估在内的完整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不光评医院和医生,也要评估医保的支付制度是否优化和完善,监督机制是否有力有效。

关于价格管理,政府部门和经办系统的代表、高校教授提出,要从药物经济性评价角度,剖析药价虚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贵药买得火、低价药卖不动或“没得卖”的心理因素和体制原因;分析价格管理、目录管理、医院管理对药价分别有哪些影响,从医院管理体制上找根源;分析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为何难以形成市场定价机制。

关于医保与医院的关系,医保行政和经办系统的代表、专家教授提出把握四个关键问题:一是定点医院要增强市场意识,与经办机构共同建立制度化的谈判机制,使平等协商成为习惯;二是医保付费制度改革与临床路径管理实现互动,共同探讨互动的路径;三是要明确医保与医院是博弈关系,博弈论讲求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是谁输谁赢;四是医保支付制度与医生的分配制度怎样建立起直接的利益联系机制,要靠医改的深化。

对于与会同志提出的建议和表现出来的精气神,韩凤社长当场表示衷心感谢,并作为对本社的信任和宝贵财富来对待,落实到编辑工作中,使明年的办刊工作更具精气神。最后,她还留下一句话:“还想提建议的代表,欢迎找我或杂志社的其他同志个别交谈。”

猜你喜欢
本社精气神负责同志
本社征订广告
本社征订广告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年度赶考
——省审计厅召开市县审计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述职报告工作会议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就《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决定:张庆伟同志任黑龙江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读者秀秀吧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