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贵乡:海南的“西柏坡”

2011-11-20 06:41王群存
今日海南 2011年7期
关键词:琼崖五指山攻势

□本刊记者 王群存

毛贵乡:海南的“西柏坡”

□本刊记者 王群存

1948年6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解放区连成一片,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她的建立,使琼崖党和军队有了一个位处全岛中心、便于指挥全琼、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

毛贵乡,是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时因保密称“公室”,被誉为海南的“西柏坡”。

1948年6月6日乐东县全境解放后正式形成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中部白沙县、保亭县、乐东县,方圆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多万。毛贵乡则地处峰峦重叠的五指山腹地,位于原白沙、保亭、乐东三县接壤处,即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委会。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在1948年3月陆续迁往毛贵乡,驻地是一个狭长的小山谷,方圆约2平方公里。

小小山谷地理位置颇佳。山谷的西北面,山脉连绵,岭高林密,群山中耸起一座尖岭直插天穹。东南面,昌化江上游蜿蜒而过,水深流急,隔河对岸也是重峦叠嶂。东北面,有一羊肠小道出入山谷外。西南面,沿昌化江河滩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山谷里小丘陵起伏连绵,古木参天,林阴叶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时,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就搭起茅草房散居在什文贴村附近的丛林中。毛贵乡,成为了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圣地。

五指山市史志办主任陈佳彦接受采访时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成和巩固,使琼崖解放战争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后方基地,对支持琼崖解放战争的深入进行起到巨大的作用。

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毛贵乡时,琼崖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队已经被迫转入全面防御,琼崖纵队则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毛贵乡成为琼崖纵队组织战略进攻的总指挥部所在地,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等在毛贵乡发动、指挥了1948年秋季攻势和1949年春季攻势、夏季攻势三次战役。

三次攻势的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除1949年夏季攻势由于国民党大陆溃军的大量涌入而适时中止外,其他两次攻势的战果都大大超出预定的计划,显示出了五指山解放区作为后方基地的巨大作用。国民党残余军队大量遗逃琼崖后,立即认识到五指山解放区是其心腹大患,调整兵力,制定进攻计划,集中兵力向我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进攻。

面对强大的敌军,琼崖特委、琼纵部队在毛贵乡沉着指挥,并在五指山区黎苗同胞的坚定支持下,成功抗击了敌军的进攻,歼灭了大量敌人,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如果没有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没有黎苗族人民的支持,面对10余万敌人正规部队的进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1949年12月下旬,中共琼崖区党委和琼崖纵队接到中央军委关于接应野战军渡海登陆作战的命令。1950年1月3日又接到华南分局关于“琼崖应集中全部力量,进行迎接并支持大军渡海作战解放琼崖之准备工作”的指示。中共琼崖区党委在毛贵乡召开党政军负责人会议,进行全琼党政军民总动员,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工作。随后,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撤出毛贵乡,挺进澄迈县仁兴地区,临近前线指导各项工作。4月25日到海口,5月1日,全海南岛解放。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支持与发展后期海南人民革命战争是有重大作用的。冯白驹同志对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巨大作用曾作了十分确切的评价,他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最大作用在于战略上保证了海南解放战争的胜利。”

历史不会忘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更不会忘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的毛贵乡。

为纪念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重大贡献,2001年海南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在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委会什文贴村附近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2004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8月31日,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正式动工。五指山市将红色旅游建设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结合进行规划,计划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红色旅游景区周边村庄土地根据红色旅游项目合作开发,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弘扬传承海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转化红色旅游资源为经济资源,改变过去仅仅作为海内外游客来海南旅游的“过道”局面,迅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指山市的积极做法恰当其时。◎

猜你喜欢
琼崖五指山攻势
西线攻势
琼崖纵队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五指山旋律
浣溪沙·琼崖聚仙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出版
五指山
琼崖革命精神研究的新探索
——《琼崖革命精神》评介
小林的漫画
脱贫攻坚,一年攻势在于春
康比特:押宝田径,发动里约“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