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洋延安东北直到海南
——记海南籍老革命黄树桐

2011-11-20 06:41潘毅敏陈所能
今日海南 2011年7期
关键词:延安东北海南

□潘毅敏 陈所能

从南洋延安东北直到海南
——记海南籍老革命黄树桐

□潘毅敏 陈所能

黄树桐,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渡海解放海南战役的老革命。原广东省琼山县三江镇长久村人,1908年生,1929年入党。他的一生,充满着平凡又不寻常的传奇色彩。

风雨南洋

东南亚国家,海南自古称之为南洋。那时,凡是到东南亚国家的统称为下南洋。

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生计,黄树桐与村里几个同伴一道到泰国谋生,在泰国曼谷附近一个火锯厂干活。就在这里,黄树桐开始了最初的革命活动。

1929年5月,黄树桐在泰国曼谷参加泰国共产党。入党后,在党的领导下,黄树桐他们组织越士吉地方公记(公司)和裕成隆火锯厂工人不断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和举行罢工斗争。在1929年12月22日晚上,黄树桐他们在曼谷进德茶楼上,借助喝茶在开火锯厂党支部会议时被捕,当时被捕的包括黄树桐共计22个人。

敌人拿着一些捏造印制的所谓共产党传单,强迫黄树桐他们承认自己是共产党。敌人把他们全部分散到各个警所,不让他们见面和说话,后又把他们集中到警察特别部审问,可是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大部分同志都被打伤了,黄树桐的胸部被打后痛了几个月。

特别部审问后,泰国当局把黄树桐他们定为“政治犯”,押送到曼谷重监狱第二号特别房等候审判。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敌人也无计可施,草草判决每人15年徒刑,并罚款5000泰铢,没有钱支付的罪加一年。黄树桐因为没有钱,罪加一年,共被判16年。

被判决以后,敌人对待黄树桐他们的政策和态度仍然不变。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监区党组织—支部,就开始研究监区的工作:第一,想方设法和党特委取得经常的联系;第二,组织监狱的同志们秘密学习文化和理论;第三,积极准备向敌人展开新的斗争。

黄树桐他们还开展绝食斗争,一直坚持7天。敌人无计可施,最后给他们答复了主要条件。这次斗争的胜利,对监狱一般犯人的影响很大,他们也纷纷效仿。

1932年泰国发生“六·二四”政变,新的统治阶级对黄树桐他们的压迫似乎放松了一点。监狱当局为了发财,让黄树桐他们在他们的住房后面盖一间木工厂,又要他们给做桌椅板凳及各种各样的家私。不久,监狱当局又把黄树桐他们送到一座叫“妄逛”的新监狱,把他们分散到普通犯人当中去。这时,黄树桐他们就乘机向普通犯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及组织犯人互助组,领导犯人起来向敌人开展要求改善生活待遇的斗争。

因此,敌人又把黄树桐他们集中起来,与泰国“六.二四”政变时抓的贵族地主阶级,一起关在同一个范围内。过了一段时间,敌人又把黄树桐他们送去一个农业区的“查打邑”监狱,但只送到那里没几天又被送回“妄逛”监狱。直到1938年被驱逐出境。

投奔延安

同黄树桐一起被驱逐出境的有6人,他们的第一计划就是去延安。

1938年上半年,黄树桐他们回到汕头,又由汕头到香港,从香港乘船到广州,住在“潮州会馆”。在广州,他们住了十多天。先是联系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又由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介绍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再将他们介绍到延安。

1938年下半年,黄树桐他们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到达延安。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审查和政治审查,都通过后,黄树桐他们便被组织上安排到陕北公学学习。

在学校,他们如实地将过去在南洋的情况报告给学校党组织,学校党组织说:“你们6位同志的光荣历史不要割断,应该等待正式手续,现在重新入党,组织也不同意。”后来学习快毕业了,学校党组织又找他们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并说快毕业了,组织要分配你们的工作了,你们的思想、言论、行动、学习和工作表现都很好,党都相信你们,你们党的组织关系只缺一个正式手续。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们愿意重新入党的话,组织可以批准。

当时黄树桐等6人都愿意重新入党,时间是1938年10月。1940年,在延安,由中央组织部通知:完全恢复黄树桐他们6个人的党组织关系。黄树桐,由最初的泰国共产党党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党龄由1929年算起。

延安!黄树桐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一页。

陕北公学毕业后,黄树桐被安排到鲁迅艺术学院工作一段时间。从1941年9月到1945年6月,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粮食局当会计。

延安火热的情怀,延安丰富多彩的战斗生活,延安古城内外的朝气蓬勃……革命圣地处处充满着迷人情调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即使多年过去,都令黄树桐难于忘怀。

松花江上

延安战斗生活,黄树桐在粮秣科、供应科、财务科、粮食局等部门工作过。除了工作,他们要不断地转移,不断地行军,靠“走”为上,边行军边在行军途中坚持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受党中央委派,黄树桐等人离开延安,准备经由广东出境前往泰国从事地下工作。在行将进入广东境内时,抗日战争胜利了。在毛主席“所有从延安派出的干部,无论何去何从,一律到东北集合”号令下,黄树桐他们一行掉头北上。

10月抵达东北后,黄树桐即加入“东北民主联军”,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初到东北,黄树桐即从中苏交界的漠河出发,几乎跑遍整个北满地区进行考察,最后确定在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建立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军需学校、生产被服鞋帽的军需工厂、生产枪支弹药的军火工厂、生产民用物资的工厂等。

从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再到第四野战军,黄树桐都是从事部队后勤保障、服务、清理、接收物资的工作。先头部队在前面打,攻城掠地,他们后勤部门就在后方清理接收接管解放的城市、物资。

没有血与火的现场拼杀,没有生与死的瞬间较量;只有不断的自我重复,只有大量的平凡工作;没有令人炫目的绶带和军功章,没有震耳欲聋的掌声和红喜报……只有在冬天最冷零下四、五十度,环境、条件都异常艰苦,在人家开玩笑说“冷得耳朵、鼻子冻掉,拉尿变成冰棍”的地方,他足迹踏遍大半个东北,默默地做出了自己的奉献。

由于黄树桐为人忠厚老实,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从履历表可看到:1945年11月起黄树桐就在东北供给部财务科当过出纳、科长。两年后在东北供给部纸烟厂当厂长。不久又到东北供给部被服厂当主任。再到东北供给部物资科当科长。1949年8月至1949年12月,最后他在东北供给部任副部长。

1949年第四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后,黄树桐转南下工作团工作。部队在前方浴血苦战,他们后勤部门就在后面接管、接收沿途所解放的城市,再转移到地方处理。

直下海南

1950年4月16日,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发起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役。第40军、第43军,从东北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横渡琼州海峡,半个月内就解放了海南岛。

作为第43军后勤部一员的黄树桐,当然没能参加战斗。这也是他的遗憾。但是他随军在后方,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自己的奉献。

他依然像在东北一样,都是从事部队的后勤保障、服务、清理、接收物资的工作。主力先头部队在前面打,攻城掠地,他们后勤部门就在后方清理、接收、接管解放的城市、物资,然后转移到地方处理;又要协助恢复经济,建立人民政权,又要进行新区的土地改革。

前方不断传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胜利消息,繁忙的黄树桐也为之兴奋和激动。

有时,胜利似乎来得太快了,忙于工作的他都来不及高兴。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礼炮在热烈轰鸣、礼花在绚丽绽放,可是黄树桐和战友们却在解放了的一座座城市间、一处处红土地上行军,日夜兼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佳节,他望着圆圆的月亮,只能想像着,在厮杀的战场上,战火映红了天空和海洋,战友们在血与火,在呼啸、轰鸣的枪炮声中,冲锋陷阵、拼死搏杀的身影……

后勤工作是大量的,繁琐的,繁重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海南,可爱的故乡,在1950年5月2日后,张开臂膀迎接阔别24年的游子和军人黄树桐的归来。

1952年7月,海南军区后勤部与第43军后勤部,合并为海南军区兼43军后勤部。1952年8月24日,海南军区兼43军后勤部党委成立,其常务委员会由5人组成。黄树桐被任命为海南军区兼43军后勤部党委委员、常委、副部长。

卸甲山林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组建,急需干部。于是,黄树桐从海南军区兼43军后勤部党委委员、常委、副部长,成为林一师的后勤处处长。

1954年,林一师改为海南垦殖局,归属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黄树桐又被调到广州华南垦殖局,任物资供应站经理。1958年,干部大量下放,黄树桐搬回海口,转眼之间成了海南农垦人。同年4月,他奉命来到当时地老天荒的定安县,负责筹建国营南海农场。

南海农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的定安县境内,地处定安、琼海、文昌、琼山四县的交界处。当时农场场部原址在一个叫做“油王”的地方。到处都是荒山野岭,稀有人烟。浩瀚千年的亘古荒原,密密的原始森林里,猿猴在树顶腾跃,蟒蛇在林间盘游,野鹿在深涧哀鸣。

3个月后,黄树桐被调回海南松涛水库工作。1960年他又被调到海南外贸基地局。1962年海南外贸基地局分家,成立海南五料局,他又到了五料局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批斗“走资派”运动中,黄树桐和绝大多数革命老干部一样,受到了冲击。有人诬告他是叛徒,说他意志不坚定,说他出卖战友……以莫须有的种种罪名,他被关进“牛棚”,在广东“加来干校”(加来热带植物学校)接受监督劳动。

接着,是一次又一次没完没了的,甚至是全国性的调查。黄树桐在被怀疑,被调查,被诬陷时,依然坚信中国共产党,坚信毛主席,坚信人民群众,绝不服软。

虽然被迫害,但黄树桐的身体尚未受到更大的摧残和伤害。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1971年,和许多老革命、老干部一样,黄树桐得到“解放”,回家和亲人团聚,并去了“热作两院”工作几个月。后来由于年事已高,黄树桐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时间是无情的,岁月会抹去许多痕迹,但历史记住了黄树桐他们这些革命老功臣!◎

[编辑:王群存]

猜你喜欢
延安东北海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怀念海南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大东北的春节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