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后斑点叉尾鮰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体重变化的关系

2011-11-22 01:46韦新兰黄国林赵亭亭杨严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5期
关键词:胰脏鱼体内脏

韦新兰,姚 峰,黄国林,赵亭亭,杨严鸥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饥饿后斑点叉尾鮰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体重变化的关系

韦新兰,姚 峰,黄国林,赵亭亭,杨严鸥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为了解饥饿后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体重变化的关系,将19尾斑点叉尾鮰置于室内19个玻璃水箱中,在水温(24±2)℃条件下进行了为期6周的饥饿试验。结果显示:鱼体初始体重与饥饿后的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显著负相关,与肝脏MDA含量及ATP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而与SOD活性及失重率无显著相关性;失重率与ATP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含量、SOD活性无显著相关。这表明,饥饿时鱼体初始体重对上述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失重率对多数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饥饿;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失重;生理生化指标

在生活周期的一定阶段,鱼类经常会面临食物资源的缺乏而受到饥饿胁迫,因此,研究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状况的影响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胁迫的生态对策。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鱼对饥饿的耐受力和适应性特征不同[1],但同种鱼类的不同个体对对饥饿的反应有何特点尚不清楚,而至今有关个体差异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水平探讨饥饿条件下斑点叉尾鮰的体重变化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以期了解斑点叉尾鮰适应饥饿胁迫的生理生态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鱼采自安徽合肥,健康无病,在实验室以消毒水蚯蚓暂养1周后用于试验。

1.2方法

随机取试验鱼19尾,称量体重后分别放入19个40cm×20cm×30cm的玻璃水箱中进行饥饿试验。试验期间每周换水1次,换水时以虹吸法取出老水后再注入新水。饥饿试验进行6周后测量试验鱼体重、内脏重及肝脏重(精确到0.01g),测定体长(精确到0.01cm)。肝脏称重后保存于液氮中,用作生化分析。

1.2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测定

3项指标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MDA含量使用比色法测定; SOD酶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定义为每毫克组织蛋白在1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1个SOD活力单位;ATP酶活性定义为每小时每毫克组织蛋白组织中ATP酶分解ATP产生1μmol无机磷的所消耗的量为1个ATP酶活力单位。

1.3指标计算及数据分析

按下述公式分别计算失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

失重率(湿重特定生长率,SGR)=[(lnWt-lnW0) /t]×100%

式中,Wt为鱼体终末湿重,W0为鱼体初始湿重,t为时间。

内脏指数(viscera index,VI)=(内脏重/鱼体重)×100%

肝胰脏指数(hepatopancreas index,HSI)=(肝胰脏重/鱼体重)×100%

分别以初始体重及失重率为自变量,以测定的生理生化指标为因变量,以散点图及回归分析为依据,选择R值高而且使用方便的模型为优化模型,供选择的模型有y=a+bx、y=axb、y=a+bln(x)、y=aex和y=a+b/x。用SPSS V13.0软件检验回归关系式的显著性,Plt;0.05为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初始体重与鱼体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由图1及表1可知,斑点叉尾鮰的初始体重与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显著负相关,与MDA含量及ATP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lt;0.05),而与SOD及失重率无显著相关性(Pgt;0.05)。

图1 初始体重与斑点叉尾鮰失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关系

2.2鱼体失重率与鱼体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由图2及表2可知,斑点叉尾鮰的失重率与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含量、SOD活性无显著相关性(Pgt;0.05),与ATP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lt;0.05)。

表1 斑点叉尾鮰失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 含量及SOD、ATP酶活性与鱼体初始体重的回归关系

图2 斑点叉尾鮰失重率与鱼体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关系

表2 斑点叉尾鮰失重率与鱼体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MDA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回归关系

3 讨论

斑点叉尾鮰的初始体重越大,饥饿后鱼体的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越小,这可能是因为初始体重本身就与这2项指数呈负相关,也可能是由于体重大的鱼体内脏及肝胰脏脂肪含量较高,饥饿时消耗较多,导致饥饿后鱼体内脏及肝胰脏的相对重量越低。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MDA是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物,组织中MDA含量能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该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造成组织损伤[2,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机体超氧化自由基的清除剂,能阻止并消除自由基的连锁反应,SOD活性越高,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保护机体免受损害的能力越强[4],因此SOD 活性与水生动物的免疫水平密切相关[5,6]。本研究结果显示,体重越大,饥饿后斑点叉尾鮰MDA含量越高,但失重率对MDA含量无显著影响,而SOD活性与体重及失重率的变化都没有显著关系。可见,与MDA含量这一指标相比,SOD活性在个体间的差异不明显。

ATP酶是生物膜上的一种蛋白酶,存在于组织细胞及细胞器膜上,其功能主要在于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及渗透压平衡、跨膜电化学和细胞的能量代谢[7]。本研究结果显示,失重率越高,ATP酶活性越高,这表明失重越严重,能量代谢越旺盛。

[1]谢小军, 邓 利, 张 波.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 1998, 22(2): 181-188.

[2]Geige P G, Lin F, Girotti A W.Selenoperoxidase medisted cyto Protection against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tert-butlhydoperoxide in leukae cells[J].Free Radic Biol MED,1993,14(7):25l-266.

[3]孔祥会, 王桂忠.低温驯化对锯缘青蟹鳃的抗氧化防护、ATPase及膜脂肪酸组成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07,31(1):67-70.

[4]Sugiura S H, Dong F M, Hardy R W.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s in fish meal;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Aquaculture, 1998, 160: 283-303.

[5]王 雷,李光友,毛远兴.口服免疫药物对养殖中国对虾病害防治作用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4,25(5):486-488.

[6]周立斌, 王安利, 张 伟,等.饲料维生素E含量对美国红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 2009, 30(1): 47-53.

[7]杨秀萍.动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06-207.

10.3969/j.issn.1673-1409.2011.05.118

S917

A

1673-1409(2011)05-0241-04

2011-04-15

安徽农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YJ2008-22)。

韦新兰, 女, 现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

杨严鸥, E-mail:cdyyo@126.com。

猜你喜欢
胰脏鱼体内脏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动漫show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一种叫爱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外源性γ—氨基丁酸对内在胆碱能神经兴奋引发的胰脏外分泌的影响
饲料铅胁迫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