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裸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术4例

2011-12-08 16:38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肘部穿刺针工作量

朱 玲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陕西延安716000)

经裸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术4例

朱 玲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陕西延安716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均为长期输液、大量使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及液体,致使外周静脉破坏严重,肢体浮肿明显,仍需继续治疗而选择常规穿刺PICC导管置入术失败者,由于浮肿加上穿刺失败导致的皮下淤血,肘部静脉无法显露,在此情况下,选用传统的静脉切开术方法暴露静脉,经裸静脉穿刺成功置入PICC导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2 方法

①在肘部正中以原穿刺点为中心消毒,2%利多卡因1 ml穿刺点局部麻醉。②沿原穿刺点处顺皮纹切开皮肤1 cm,用小弯钳沿静脉走向分离皮下组织,显露静脉,用小弯钳在静脉下面引一根丝线做牵引,将静脉游离1~2 cm,再做一根牵引线,两根牵引线分别放置在显露静脉的上下端,起牵引固定作用,然后在上臂中段扎止血带使血管充盈。③用两根丝线做牵引固定静脉两端,用PICC专用穿刺针以20~30°角直刺血管,穿刺成功后,压低穿刺针角度将针尖斜面全部送入血管内,再送入穿刺鞘,松止血带和上端牵引线,退出针芯,置入PICC导管,达到预计长度后,撤出导丝,退出穿刺鞘和下端牵引线,压迫止血,修剪导管远端,安装固定装置,连接输液装置。④缝合皮肤,透明胶贴固定,加压包扎。⑤置管24h更换透明帖,7d拆线。⑥4例工作中,选择贵要静脉2例,正中静脉1例,头静脉1例,全部获得成功。

3 讨论

PICC全称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经过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直视穿剌,经引导针,将导管插入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由于导管选用特殊材质制作,并具有独特的三项瓣膜设计,可防止血液反流和气体进入,无须使用肝素封管,可在静脉内长期放置,放置时间长达8~12月,治疗间歇期只需7d维护一次,减少对导管的冲洗,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感染的危险,使感染率在2%以内,由于置管位置在肘部,不影响患者的活动,置管期间患者除避免举重、引体向上、提重物等活动外,可以照常锻炼,并可以淋浴。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依从性好。对于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可以实现一针疗法。但由于该导管属于针内管,穿刺针头较粗,必须要有可穿刺的静脉,方可实施,对于经过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外周静脉破坏严重,但还需继续静脉治疗的患者则无法选择该方法,使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传统的静脉切开术适用于急需静脉治疗(抢救、输血等)而静脉穿刺有困难者,由于需将远端静脉结扎,对静脉造成破坏,并且,由于放置导管的材质,使导管留置的时间较短,一般3~7 d,随着深静脉穿刺技术的发展已逐渐被淘汰。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目前已经基本代替静脉切开术用于抢救、输血、手术等患者,但与PICC导管相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短,导管感染率高,需要每天维护封管,增加护理工作量。适宜抢救及危重患者,但不适宜长期(连续输液超过1个月)输液和间断输液的患者。

采用小切口切开皮肤暴露静脉,直视下裸静脉穿刺,放置PICC导管的方法,作为PICC导管常规穿刺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避免了穿刺失败后导管的浪费,解决了无合适静脉穿刺的困难及长期放置的问题,打破了PICC导管置入必须要有可穿刺静脉的禁忌,为无穿刺静脉患者应用PICC导管开辟了一条新使用的途径。

总之,用静脉切开的方法,暴露静脉,减少了穿刺置管的盲目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不需将远端静脉结扎,避免了对静脉造成破坏;打破了PICC导管置入必须要有可穿刺静脉的禁忌,为无可穿刺静脉患者应用PICC导管开辟了一条新的使用途径。由于导管选用特殊材质制作,可在静脉内长期放置,留置时间长达8~12月,并发症低,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为医院带来良好的声誉。

2010-12-14;责任编辑 赵菊梅]

猜你喜欢
肘部穿刺针工作量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静脉针及穿刺针中锡的含量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专家提醒小心“自拍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