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在科研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2011-12-08 16:38鑫,雷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延安大学科教传导

张 鑫,雷 鹏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教科,陕西延安716000)

浅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在科研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张 鑫,雷 鹏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教科,陕西延安716000)

医学科研是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强劲动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面临当前市场经济和人才流失的双重挑战,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体——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研究已列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本文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如何加强科研工作管理,促进临床科研水平提高的经验与成效。

科研管理;工作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医院必须在科研方面取得突破,然而科研管理是科研水平能否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自1998年我院合并延安大学以来,医院党政将“科技兴院”作为一项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实验基础建设,发挥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加大科研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医院科研水平,从而在全院整体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在科研管理方面的举措

1.1 领导重视,树立科技兴院的共识

院党政首先对科技兴院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科技的发展,发展科技势在必行,是体现一个综合性医院实力的象征。并精心策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从人、物、财等各个方面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形成了院长亲自抓,主管副院长具体抓,科教科扎实抓,临床科室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

1.2 制定科研目标,下派科研任务

医院在制定每年工作计划中,将科研计划列为首位,由科教科具体负责,医院与科教科,科教科与各科室形成明确的三级科研目标责任制,并将科研计划的完成作为考核科室与个人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增强科室科研人员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使各科室主任在完成日常任务的同时,给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任务,从而促进科室整体科研任务的完成。

1.3 加大科研人员培养力度,缔造高水平科研队伍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医院科研发展成败的关键。为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医院创建了研究生科研基金和院内科研发展基金,制定了梯队人员培养计划,根据自身科研人员水平,在科研课题、科研报奖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重点培养科室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并为其提供进修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促进科室整体学科队伍建设。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医院与多家兄弟院校签订培养计划,已培养出一批自己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同时每年到各大医学院校选拔素质高、水平高的研究生来院工作,并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人才。1998年,我院只有不到10名硕士研究生,占全院科技人员3.5%,到2010年底已增加到114名。(硕士104名、博士10名)占全院科技人员16.5%。在医院政策的鼓励下,已有多名留学人员回院工作。此外,医院每年选送具有潜力的科室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使其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提高本院科技人员科研技能;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报告、本院学术带头人作报告、承办各学科年会等形式为院内中青年骨干提供平台,创造学习环境,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1.4 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医院在每年申请省市级科研项目经费的同时,建立了多项科研基金。多年来,不断加大科研投资力度,仅2009-2010年度就投入科研经费300余万元,极大的带动了新入院研究生及本院科技骨干的积极性,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生回院后,医院立即投入研究生专项基金,给与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在科研立项方面,医院对申请的省市级科研项目提供配套经费,使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均按时结题。

1.5 明确奖励机制,带动科研积极性

制订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奖励办法,每年进行院内科技奖、优秀论文、著作、专利评审,对评选出的优秀人员给与相应的奖励,并全院通报表扬。对科研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评为年度科技管理先进科室,给予表彰奖励,以此调动科室的科研活力。通过物质、精神等层面的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外,临床常见的双束支传导阻滞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形式:①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RBBB+LAFB);②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RBBB+LPFB);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④左右束支阻滞交替出现;⑤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⑥Ⅰ度AVB加任何束支的阻滞。本文资料同文献报道类似。

RBBB+LAFB最常见,本组36例中有24例,占66.7%。原因系右束支及左前支的近端在室间隔膜部下方紧密靠近,该区域处于心脏四个瓣环相接的中央部位,由于心脏收缩时的牵张压迫,是退行性变及纤维化最易发生的场所。且两者均较细,均仅由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室间隔第一穿支供血,故最容易同时受累。RBBB+LPFB较少,本组3例,占8.3%,原因可能为左后分支解剖上较粗短,同时接受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双重供血,并分布于左室流入道,受血液冲击较弱,不太容易受到损害。但一旦发生,预后不佳,其中1例因晕厥两次而最终行起搏器植入术。CLBBB4例,1例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其余3例均为心肌病。近年来,据一些学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报告,具有正常电轴QRS波群的CLBBB,H-V时间延长的达50%~100%,如合并电轴左偏者,H-V延长的病例更多,说明这些病例的右束支亦有传导障碍,系双侧束支病变。本组中有2例因反复心衰而最终安装了CRT起搏器。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克山病,2例冠心病,P-R间期0.24-0.26s,左前分支阻滞,右侧束支完全阻滞,室上性激动在左侧另一分支缓慢传导,心电图呈现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s。

双束支传导阻滞在老年患者较为常见,本组36例中,60岁以上者占33例(91.7%)。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脏结构及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传导系统也随之发生退变、纤维化,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基础心脏病者更易发生,预后差。

双束支传导阻滞的最后结果可能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即三支完全阻滞,可反复发生心源性晕厥等严重的症状性心动过缓,甚至死于心脏停搏或室颤。故临床上遇双束支阻滞的患者,应设法作电生理检查以确定其保留分支的传导功能,并结合基础心脏情况,决定处理方针,必要时尽早安装普通或同步化起搏器治疗。

G312

A

1672-2639(2011)01-0068-01

2011-01-09;责任编辑 王景鸿]

猜你喜欢
延安大学科教传导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无 题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