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要素与方法及利弊探讨

2011-12-08 16:38符兆英田红英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符兆英,田红英,高 峰

(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为了应对 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寻找与尝试教育改革的途径,力争大量培养能够领导和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最早于上世纪 60年代末由美国的 Barrows和 Tamblyn提出,并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医学院首先实行,以后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其他领域,并逐渐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自上世纪 90年代被引进国内以来,已成了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PBL的基本概念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是象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从课程或教材的内容出发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其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能够在具有挑战性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本文对 PBL教学模式的要素与方法及利弊进行了论述分析。

1 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1.1 PBL的核心或要点是“学”,而不是“教”

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不仅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更是哲学上或理念上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范式 (teaching paradigm),而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范式 (learning paradigm)[2]。

1.2 PBL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或主角,通过PBL教学,学生能逐步地获得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经 PBL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在职业生涯中仍能继续学习[3]。

1.3 PBL采用的问题 (problem)是现实中的真实问题

对医学领域的学生而言,PBL问题可以是来自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或一些特殊的病例。由于这些问题是真实的、而且是学生将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要遇到的问题,所以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训练和提高学生把所学到的或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4]。

2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2.1 教师在 PBL教学模式中的角色与作用

在 PBL教学模式下,教师是配角,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学习讨论所需的材料、给予学生适当的和有限的引导、并解答学生提出和遇到的方法上的问题 (而不是解答PBL问题本身)。教师不能过多的教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教师特别要注意不要试图提供对 PBL问题的“正确答案”。在 PBL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适当的多给一些指导,随着 PBL教学的进展,教师的参与和作用应愈来愈小[5]。

一个好的 PBL辅导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对这种教学方法感兴趣并有热情,②要忘掉讲课的角色,③能够在 PBL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尽量保持沉默,④能让学生互相交谈讨论起来,⑤要使学习小组对本次学习的任务或主题达成共识,⑥促进学生使用各种教学资源解决 PBL问题和获取知识,⑦能对本次 PBL教学的结果做出记录,⑧为学习小组营造一个好的实施和完成 PBL任务的环境[6]。

2.2 PBL学习小组

一个理想的 PBL学习小组由 5-7个学生组成,在同一个 PBL问题的学习讨论过程中,学习小组的成员不应更换。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即使是每个小组 20-30个人也可进行 PBL教学。通过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和共同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7]。

2.3 设计一个好的 PBL任务

一个好的 PBL问题的设计,需要设计者 (教师)做出大量艰苦的工作,所以在 PBL教学任务开始实施之前或在一个PBL问题呈现到学生面前之前,教师已经付出了大量的劳动。PBL有不同的形式,但一般而言,一个好的 PBL问题应当包括以下要素[8]:① PBL问题应当与学生今后工作中遇到的真实的问题相关。②PBL任务中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problem),而不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question);因此 PBL问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探索和讨论解决的方案,而不是靠用已学过的知识,用几句话就可回答的。③PBL任务的问题,要在 PBL学习过程的一开始就交代给学生。④PBL问题是要靠学习小组共同解决的问题,所以问题不能太小;靠一个人就容易地解决了的问题,不是好的 PBL问题。⑤一个好的 PBL问题,需要学习小组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⑥综合性的问题是好的 PBL问题。

2.4 实施 PBL教学的基本程序

在 PBL开始实施之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对 PBL的实施方案要做详细的设计与计划。尽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 PBL实施方法,但一些基本的过程对所有的学科都是一致的。典型的 PBL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9]:①将问题交给学生。②学生按小组讨论问题。学生需仔细审题,澄清问题之事实,界定问题之所问,然后利用已学过的和所掌握的知识用“大脑风暴法”思索解决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知识,目前他们还缺乏哪些知识。他们要根据问题积极动脑筋思考,并拟出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③学生根据解决问题所需而他们又缺乏的知识,投身到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去。学生可以离开教室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并可利用互联网查找文献,亦可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谈,此外,还可进行实地观察。④学生回到教室中来,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分享信息与知识。⑤学生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某些问题的答案。⑥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做一回顾,对整个过程与收获作一个总结。

3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3.1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①用教师监督下的讨论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研究取代讲课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学生能主动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去。②减弱了教师直接的指导,因而能给学生施加压力,学生不得不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从而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所以对学生终身的事业发展都有好处。③鼓励与促进批判性思维。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PBL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比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更强。⑤PBL问题是学生将来工作中要遇到的真实问题,所以 PBL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通过 PBL教学而获得的能力,更容易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⑥PBL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说是开放性的答案,因此可以鼓励学生挑战性的思维和发散性的或多方位的思维。⑦PBL教学模式同时具有社会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协作精神、合作技巧与团队工作的能力[10]。

3.2 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①一个好的 PBL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很费时间。对 PBL问题的设计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PBL教学的全过程都要有监督。设计一个好的 PBL讨论问题,亦要求教师必须能达到一定的业务水平。②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成为好的 PBL辅导教师。他们必须要有对 PBL教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够真正地投身于 PBL教学;他们还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才行。③PBL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有更多的接触,这一点有时往往做不到。④对 PBL教学持疑问比较多的一点是,有人认为,在 PBL教学中,学生可能就不明确什么对他们才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一个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⑤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担心 PBL教学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减少。另有些教师和学生会把 PBL教学错误地理解成是对知识的需求的减少。(PBL教学既不是对知识的要求减少,也不会减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取。PBL教学是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是获取活的和实用的知识。)⑥好的 PBL教学结果依赖于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团队工作能力,也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更多的接触与交流,有许多学生和教师会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11]。

4 结语

PBL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育范式,只有应用得当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承担 PBL教学的教师特别要注意做到角色的转换。PBL的问题也一定要选好和设计好,好的问题才能把学生紧紧地抓住吸引住,使他们全神地投入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去。最后还有一点,本文限于篇幅没有论述,就是教师在设计 PBL任务时,最好也设计一套对 PBL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标准,根据对结果的评判及其存在问题,可以改进以后的 PBL教学;此外,好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利于以后 PBL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12-14]。

[1]Dolmans HJM,DeGrave W,Wolfhagen I HAP,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J].Medical Education,2005,39(7):732-741.

[2]TiwariAgnes,Lai P,SoM,Yuen K.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ingon the development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J].Medical Education,2006,40(6):547-554

[3]Hmelo-Silver CE,BarrowsHS.Goals and Strategies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Facilitator[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21-39.

[4]Pedersen S.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of InteractiveLearningResearch,2003,14(1):51-77

[5]Hmelo-Silver CE,Barrows HS.Goals and strategies 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facilitator[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21-39.

[6]W ilkerson L.Tutors and Small Group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23-32.

[7]van Den Hurk M.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Regulated Strategies and Individual Study Time,Prepared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2006;7(2):155-169

[8]Schmidt HG.Foundatio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some explanatory notes[J].Medical Education,1993,27:422-432.

[9]Azer,SA.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se:twelv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J].Medical Teacher,2004,26(1):12–15.

[10]Fincham AG,SchulerCF.The Changing Face ofDental Education:The impact of PBL[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01,65(5):406-421.

[11]Lloyd-Jones G,Margeston D,Bligh J.Problem-based Learning:A Coat ofMany Colours[J].Medical Education,1998,32:492-494.

[12]Savin-Baden M.Understanding the I mpact of Assessment on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4,41(2):221-233.

[13]SegersM,Nijhuis J,GijselaersW.Redesigning a Learning and Assess ment Environment: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Perceptions of AssessmentDemands and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6;32(3):223-242

[14]O’Donoghue G,McMahon S,Doody C,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rofessional Entry-Level Therapy Education:A Review of Controlled Evaluation Studies.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11;5(1):54-73.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