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双量”需求研究

2011-12-18 09:59高永红边志强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山东半岛科技型经济区

高永红 边志强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双量”需求研究

高永红 边志强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 25001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也将吸纳大量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科技型外语人才。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以2004—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型外语人才数量为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规划区内科技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并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培养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对策建议。

科技型外语人才;灰色系统理论;“双量需求”;“订单式”培养

随着我国与国外科技合作的日益加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经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科技型复合外语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山东省作为科技与对外贸易的大省,科技成果数量与对外贸易总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其中科技成果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进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强调“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综合性平台、专业性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建设,完善现代海洋教育体系,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海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基于此,本文将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科技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系统研究。

一、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基本界定

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首次明确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①何雅媚:《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何雅媚(2007)将复合型外语人才定义为不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一门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②何雅媚:《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2期。

科技型外语人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较强的外语实用能力。牢固掌握外语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具备较强的现代科技专业知识。科技型外语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科技部门而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理论知识丰富,更应具备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研发,快速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技能。

3.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型外语人才不仅要充分熟知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情况,还要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现状,特别是国际现代科技发展的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4.具有德才兼备的品质。科技型外语人才除了具备超强的业务素质外,更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双量”需求

(一)科技型外语人才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永久助推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它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再加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属于山东省最开放区域,囊括了山东省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方面将成为我国高端人才聚集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富集区;另一方面,其建设中对科技型外语人才也将呈现出更大的需求量。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二五”科技外语人才数量需求的预测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择灰色系统理论作为预测模型,灰色系统理论常用的预测模型是GM(1,1)模型,建模步骤如下:①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118页。

设一组原始数据数列为:x(0)={x(0)(1),x(0)(2),…,x(0)(n)}

对以上数据进行一次累加,得到其1-GAO序列:

建立序列x(1)的GM(1,1)微分方程为:dx(1)/dx+ax(1)=u

其中a,u为待求参数

将预测数据还原得到:x^(0)(k+1)=x^(1)(k+1)-x^(1)(k),(k=1,2,…,n-1)

2.模型的检验

(1)残差检验

(2)关联度检验

其中η(k)是x^(0)与x(0)序列的关联系数,r是两个序列的关联度,ρ是分辨率。根据经验,当ρ=0.5时,关联度大于0.6,模型的拟合精度就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

(3)后验差检验

当 C <0.35,P >0.95时,模型精度为优。

3.数据的选取及预测

本文选取2004—2008年五年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划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对“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科技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进行预测。

由以上模型推导,可得预测模型为:^x(1)(k+1)=232658e0.1987k-187621

表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外语人才预测情况分析

经检验,模型^x(1)(K+1)=232658e0.1987k-187621精度为优,可以对“十二五”期间山东省科技型外语人才数量进行预测。分别令k等于7、8、9、10、11,求出相应的 ^x(1)(k+1),并利用 ^x(0)(k+1)=^x(1)(k+1)-^x(1)(k)求出各年的人才数量。结果如下表:

表2 “十二五”期间科技型外语人才需求预测人数

不难看出,“十二五”期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科技型外语人才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最直接的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外,还缘于以下两大外部环境:

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十二五”时期正好处于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时期,肯定会增加对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二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医药、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增加自主创新,这无疑推动了对海洋、生物等创新型科技外语人才的需求。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二五”科技型外语人才的质量需求

1.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及语言应用能力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外资企业将到经济区内建厂,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业务往来、贸易洽谈、客户回访等专业领域,需要科技型外语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应具有较高的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

2.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从事科技活动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科技企业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能转化为科技成果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外语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格在企业中尤其具有导向性和核心竞争力。

3.具有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的充足储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二五”的建设将集中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但是目前科技型外语人才在专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上不尽合理。新兴产业具有海洋战略性知识的人才较少,具有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充足储备的科技型外语人才既是人才需求的重点,也应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4.具有精通英语,同时又谙熟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才能

毋庸置疑,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占主导地位,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和科技交流与合作都是通过英语来完成的。另一方面,山东半岛与韩国、日本交流频繁,2009年山东对韩、日的进出口总值分别排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因此,既精通英语又谙熟韩语或日语的双外语科技型人才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将更受追捧。

三、加快引进和培养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角度

1.完善政府人才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方式更灵活、程序更简洁、待遇更优厚的政策,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科技型外语人才要在引进程序、家属调动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大力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尽快建立统一、连续、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才流动不受社会保障的影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都是教师引导课堂,学生配合着老师的指令完成体育动作,比如做健身操,各种活动前的锻炼等等。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从而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体育课堂上需要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喜欢体育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己主动的去锻炼。

2.设立人才工程和优秀人才奖励机制

目前,我国设立了多个人才工程,如中科院实施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山东省的“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等,都旨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引进人才,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更多更有效的激励政策,如设立更多科技型外语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实施针对科技型外语人才的政府奖励基金等。

3.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园,吸引科技型外语人才创业

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九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一个青岛创业园在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和推广科技研究成果以及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二五”期间,政府部门应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出发,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有针对性地建立更多海洋科技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园,以便引进更多的海洋型科技外语人才。

(二)高校角度

1.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科技型双外语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需求除了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外,对双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校应立足于实际需要和战略要求,除了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还要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双外语人才,特别是精通英语又谙熟韩语或日语的双外语人才。

2.完善课程体系,开设海洋型新兴专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高校专业设置应当相应地主动开设海洋型新兴专业,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海洋型科技外语人才。

3.产、学、研相结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拥有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各高校可与这些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选送优秀学生去实习、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与科技型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培训大纲、计划和课程,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层次科技型外语人才。

(三)企业角度

1.加强科技外语人才培训力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保持科技水平的领先,不被市场淘汰,企业必须加强科技型外语人才的培训力度,对科技型外语人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科技培训,保证他们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组织科技型外语人才出国考察,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发展动态。

2.建立完善科技外语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以科技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科技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的科技型外语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社会考核、企业聘用以及统一标准的考评认定制度。对考核优异、科技成果突出的人才采取激励措施,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科技外语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G64

A

1003-4145[2011]12-0105-04

2011-11-02

高永红,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边志强,山东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GXQ5D343)和山东财政学院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SJJ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陆影luyinga1203@163.com)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科技型经济区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基于熵权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