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011-12-21 02:34戴日强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年8期
关键词:稀土金属烯烃产率

戴日强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 茂名 525000)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戴日强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 茂名 525000)

在有机合成中,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的进步,新型的金属有机试剂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对其研究的发展状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提出展望。

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稀土金属;进展

金属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学。它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交叉学科,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制药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它打破了传统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界限,使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汇合在一起,成为近代有机化学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之一。

金属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是在1951年,由于Wilkinson、Woodward以及Fischer的工作,合成了著名的“夹心饼干”——二茂铁,为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开辟了新型有机金属络合物结构的领域[1]。1954年Wilkinson和Birmingham成功合成第一个稀土金属有机π-络合物——三茂稀土化合物,标志着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诞生。1963年,Magin等人首次报道了Cp2SeCl的合成,10年后Smith等报道了Cp2SeC l的晶体结构。1991年,Sakakura 等发现[Cp.NdH]2和 Cp.NdH(SiMe)2等能催化烯烃的氢化硅烷化反应和硅烷的脱氢偶联。一年后,第一个稀土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甲硅烷基化合物被合成[2]。随着合成技术的提高,各种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方法不断问世,特别是X射线衍射技术、高分辨质谱仪、核磁共振等的采用,使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得到了迅猛发展。

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很广泛,经典的有机钠(Wurtz反应,Wurtz-Fittig 反应),有机镁(Grignard反应),有机锂,有机铝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如有 机 铜 (Sandmeyer、Gattermann、Ullmann 反 应 ),Reppe 合成,有机钯 PdCl2(CH2=CH2),有机铂等在高选择性有机合成化学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1.1 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1.1.1 有机钠

当卤代烷用金属钠处理时,该反应经历一个游离基历程,使得两个烷基连在一起得到一个C链增长1倍的烷烃,该方法常用于合成对称烷烃。反应式为:

1.1.2 有机镁

卤代烷和金属镁在无水乙醚或DMF中加热回流制得格氏试剂(Grignard试剂)。这个试剂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它的反应条件比较苛刻,需要在无水无氧环境中才能进行,可用于合成不同结构的醇,还可以与亲电试剂发生烷基化反应。如:

1.1.3 有机锂

锂的烃化物RLi具有碱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些通性,但其分子的键具有共价键化合物的一些典型特性。有机锂化合物的亲核性比格氏试剂强,反应方式与格氏试剂相同。例如与CO2及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羧酸或释放相应烃;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得到各级醇。

1.1.4 有机铝

有机铝在合成中最常见的应用是付-克反应和酰基化反应,虽然这两个反应在有机合成反应中都经历一个C+历程,但付-克反应易于发生C+重排,而酰基化反应则不然,因此它们在与芳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来增长无支链C链过程中能够起到一个相互补充的作用。例如:

此外,铝还能与一些手性配体(如S-联萘二酚)形成络合物,在一些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1.2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4]

1.2.1 二烷基铜锂

通过有机锂与亚铜盐(CuCl,CuBr,CuI)反应可以制成二烷基铜锂试剂,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二烷基铜锂作为亲核试剂在有机合成中主要用途有二:一是与烷基化试剂的偶联反应;二是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轭加成。例如:

此外,有机铜锂试剂的偶联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化学选择性,未保护的羰基不受影响。

二烷基铜锂同时也是烯酮共轭加成的首选试剂之一,可几乎唯一产生共轭加成产物。对于一些α-烷基-α,β-不饱和环烯酮的共轭加成主要产生反式异构体。若加入TMSCl或三烃基膦有助于提高收率和选择性。

1.2.2 高序铜

带有3个负离子基团的有机铜物种[R3Cu]2-叫高序铜,其制备方法跟二烷基铜锂类似,与Gilman试剂相比,这些混合高序铜锂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速度更快。例如,n-Bu2CuLi与对甲苯磺酸酯反应产生大量副产物,预期产物的产率也很低,而用n-Bu2Cu(CN)Li2则可达到较好的产率。

1.2.3 有机锌

有机锌化合物的合成价值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其亲核性低,可以制备含多种官能团的有机锌化合物而无需对官能团进行保护;(2)二烃基锌可用于对醛的催化不对称加成,可达到很高的对映选择性。此外,有机锌试剂还可以进一步生成铜锌试剂,广泛应用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共轭加成等多种反应。例如:

1.2.4 有机钛

许多过渡金属试剂特别是钛试剂可用于烯烃合成,最有用的是Tebbe试剂。它是一种桥亚甲基配合物 Cp2TiCH2·AlCl(Me)2(Cp 为环戊二烯)。Tebbe试剂的主要用途是与羰基反应,也可与烯烃进行环加成,还可以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Tebbe试剂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的产物形式上是以CH2取代醛、酮、酯、内酯和酰胺中羰基的氧,类似于Witting反应。例如:

另外,烯烃复分解反应是近年发展的最有用的一个新反应,是继Witting反应之后烯烃合成方法的重大突破。 Yves Chauvin,Robert H.Grubbs,Richard R.Schrock三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2005年10月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该反应是两种烯烃在钼、钨、钌等卡宾型催化剂作用下,C=C双键重新组合形成两个新的C=C双键。例如:

1.3 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5]

稀土金属的烷氧基化合物具有二重性,即烷氧基离子可作为碱摄取质子,稀土金属作为Lewis酸能与羰基、亚胺等配位,从而形成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多样性,再者稀土金属位数高,亲氧性很强,多齿配体能满足稀土离子的配位化学要求,因此能给出较高的对映选择性。例如Shibasaki利用此特性,成功实现了稀土烷氧基化合物的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92%ee。后来他们又利用联萘二酚的配位化学特性,制备得到含稀土——碱金属的双金属手性催化剂,首次催化不对称nitro-aldol反应成功[6]。稀土金属有机物在合成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新C骨架的构造,其跟主族金属有机物、过渡金属有机物在合成中的应用相比,其更突出的是高选择性特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手性试剂),药物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以稀土金属有机物作为催化剂在Michael加成反应,不对称环氧化,Diek-Alder反应,选择性不对称还原反应都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报道。

1.3.1 Ene 反应[7]

Yb(OTf)3对 Clyoxylate-Ene 反应催化活性最高。乙腈是最好的溶剂。各种结构的1,1-二取代烯烃均能很好地进行反应,产率在69%~91%之间。

钱长涛等使用Yb(OTf)3催化剂则同时得到DA产物和Ene产物,而且两种产物的比例依赖于所使用的溶剂。CH2Cl2有利于Ene反应(DA产物∶Ene产物=25%∶75%),CH3CN 有利于 DA 反应(DA 产 物∶Ene 产 物=78%∶22%)。 首 次 实 现 了Lewis酸对DA反应的选择性。

1.3.2 GdCl3催化的一锅煮 aza-Diels-Alder反应[8~9]

在GdCl3催化下,一系列胺和苯甲醛、二氢吡喃一锅法生成相应的吡喃喹啉。所考察的醛给出60%~86%的产率。反式产物比例稍多,顺反比例最大为 23∶77。

若以二氢呋喃代替二氢吡喃,再进行反应,反应进行顺利,以高产率生成呋喃喹啉顺反异构体混合物,顺式和反式产物的比例为35∶65,总产率为88%。

1.3.3 Nitrone 反应[10]

Nitrone是一类特殊的含氮化合物,人们较多地研究了其与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一般的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时这个反应比较难进行,且产率较低,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差。能活化一般路易斯酸难以催化的Nitrone与烯基醚的反应,反应速度都很快,0.5h之内反应就能完成,反应生成异噁唑啉。产物在温和条件下经还原生成1,3-氨基醇。在极性溶剂中生成反式产物,在THF中,顺反比例为1∶99(产率74%)。在非极性溶剂中以顺式产物为主(68∶22),产率稍高(89%)。

1.3.4 Yb(OPr-i)3催化的 Nitro-Mannieh 反应[11]

烷氧基稀土化合物具有二重性,即Lewis酸性和碱性,烷氧基离子可以作为碱摄取质子,同时稀土金属离子又作为Lewis酸能与羰基配位而活化底物。 Yb(OPr-i)3对 nitro-Mannich 反应有了很高的催化活性。

反应受芳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和电性影响很小,所采用的磺酰亚胺都能以很高的产率给出硝基甲烷加成产物。最低产率也有91%。

2 结语

本文主要综述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各个金属有机化合物都有其本身的特性,在有机合成设计中都值得考虑,但本着绿色化学的原则,人们对有机金属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过渡金属中还潜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会有更多的新型金属有机化合物面世。

[1] 董艳.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应用[J].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4,18(4):76-77.

[2] 张立新,黄祖恩,周锡庚,马怀柱.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概况[J].上海化工,1998,(6):37-39.

[3] 范双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2):6-8.

[4] 黄培强,靳立人,陈安齐.有机合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7-89.

[5] 钱长涛,陈耀峰,高飞峰.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J].有机化学,2001,21(11):997-1008.

[6] Sasai, H.Arai,T.Houk, N K.;Shibasald,M.J.Am.Chem.Soc., 1995, 117:6169.

[7] Sasai,H;Tokunaga,T;Watanabe,S;Stmlld,T;Itoh, N.shihasaki.M.J.Org.Chem.,1995,60:7388.

[8] Qian,C;Huang,T.Tetrahedron Lett.,1997,38:6721.

[9] Ma,Y;Qian.C;Xie,M;Sun.J.J.Org.Chem.,1999,64:6462.

[10] Ma,Y;Qian.C;Xie,M;Sun.J.Chin.J.Chem.,2000,18:377.

[11] Qian,C;Wang,L;Chen,R.Chin.J.Chem.,2001,19:412.

[12] Anderson, J.C;Peace.S;Pih.S.Syn lett., 2000,850.

Progressin Metal Organic Compounds

DAIRi-qiang
(Maom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Maoming525000,China)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were widely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As science advances, new metal organic reagentsplayed a moreimportant role.Now,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were reviewed and prospecte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transition metals;rare earth metals;progress

O 627

A

1671-9905(2011)08-0039-04

戴日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电话:15099813328,E-mail:dairiqiang82@163.com

2011-04-25

猜你喜欢
稀土金属烯烃产率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烯烃不稀罕
原料粒度对饲料级磷酸三钙性能及产率的影响
稀土金属及合金12kA电解槽优化设计仿真研究
超声辅助水滑石/ZnCl2高效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我国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节能环保制备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Zinc Halide/PPh3/n-Bu4NBr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