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甲型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2012-01-03 01:11程林宋开发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甲肝荆州市流行病学

程林, 宋开发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容易形成暴发流行,其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和青少年。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有所下降,青壮年劳动力成了主要发病人群,因此,甲肝防控仍然任重道远。为进一步了解荆州市沙市区甲型肝炎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甲型肝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甲型肝炎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析对象为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甲型肝炎新发病例,病例均经有传染病报告资格的医院实验室确诊或临床确诊,医院确诊后24 h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疾控中心每年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个传染病报告医院进行2次传染病漏报督导检查,沙市区2005~2010年未发现甲肝漏报病例。疾控中心再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对病例进行审核收集。

1.2 研究方法

用Excel 2003软件对病例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发病季节等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然后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探讨。

2 结果

2.1 整体发病情况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甲型肝炎病例共发生105例,分别是2005年14例,2006年18例,2007年19例,2008年11例,2009年26例,2010年17例。发病数最多的是2009年26例,发病率为4.3/10万;发病数最少的是2008年的11例,发病率为1.8/10万。各年份的甲型肝炎流行强度均为散发,无暴发或流行。

2.2 疾病分布

2.2.1 疾病的性别分布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新发的105例甲型肝炎病例中,男性72例,女性33例,男女性别比为2.2∶1。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发病人数。

2.2.2 疾病的年龄分布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甲型肝炎新发病例主要为青壮年,其中20~60岁的病例占总病例的70%,为主要发病人群,小于10岁5人发病,10~20岁11人发病,20~30岁12人发病 ~ 岁27人发病 ~ 岁19人发病~60岁15人发病,60~70岁10人发病,70岁以上6人发病。

2.2.3 疾病的职业分布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甲型肝炎新发病例主要为农民、工人、离退人员及待业者,这4个职业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71%,为主要的发病职业

2.2.4 疾病的季节分布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散发的105例甲型肝炎病例中,每个月均有发病。从数量上看,各月份无明显差别,冬春季略高于夏秋季。各月份的发病例数见表1。

表1 2005~2010年荆州市沙市区甲型肝炎各月份发病情况 n,%

2.2.5 疾病的地区分布 从病例数的城乡分布来看,各年份城乡发病情况分别为:2005年城市5人,农村9人;2006年城市5人,农村13人;2007年城市9人,农村10人;2008年城市6人,农村5人;2009年城市19人,农村7人;2010年城市10人,农村7人。2005~2010年该地新发的105例甲型肝炎病例中,城市病例54例,农村病例51例。2005~2010年沙市区城市平均人口数为46万,农村平均人口数为14万,城市、农村人口甲型肝炎6年发病率分别为11.6/10万和36.4/10万。分布符合总体均数λ≥20 Poisson分布,由于2005~2010年该地甲肝均呈散发,按照Poisson分布资料的Z 检验推断:Z=(91-29)/(91+29)0.5=5.6>2.58=Z0.01/2,P<0.01,可以认为,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甲型肝炎发病率存在城乡差别,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3 讨论

本研究中分析的病例均来自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所有甲型肝炎新发病例,病例均经实验室确诊或临床确诊。病例基线资料均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所以分析的结果是可靠的。

甲肝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地区甲肝发病高峰多为秋末冬初,而热带地区多在雨季[1]。荆州市沙市区地处平原,介于温带和热带之间,甲肝流行未表现出季节性。

甲肝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农村的卫生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要差,加之农村粪便没有统一无害化处理,还有农村人群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不及城市人群。这些都为甲肝的传播提供可趁之机,因此,农村发病率会高于城市。人类对甲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2],理论上应无性别差异。但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甲型肝炎发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其原因可能为男性经常外出务工,饮食主要在小型餐馆饭店,这些场所卫生条件差,为甲肝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在甲肝高流行区,甲肝主要集中于低年龄人群,5~14岁发病率高,14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在低流行区,发病年龄后移,成人发病比例较高[3]。荆州市沙市区属低流行区,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甲肝疫苗在儿童青少年间的广泛接种(沙市区1993年开始普及接种甲肝疫苗),该地区发病年龄会后移。

荆州市沙市区2005~2010年新发甲型肝炎病例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针对以上情况,为控制该地区甲肝流行,应继续在青少年间大力开展甲肝疫苗接种[4],同时,应加强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进行甲肝的健康教育以及加大对小型餐馆卫生监管力度[5]。只有采取这种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控制甲型肝炎在该地区的流行。

[1] 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132.

[2] 迮文远,刁连东,徐爱强,等.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6-453.

[3] 杨国富,王绪,姚成,等.1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1):52-53.

[4] 仲四清.2005年海安县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2007,9(3):5-7.

[5] 张宗祥,冯济富,陈怡平.1990-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甲肝荆州市流行病学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捉迷藏比赛
东港市2013—20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