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拈散加味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9例临床观察

2012-01-09 07:58孙旭松欧阳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延胡索主要症状不稳定性

孙旭松, 邓 昌, 欧阳波

(1.昆明市官渡区官渡中心卫生院, 云南 昆明 650200; 2.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0)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症,是冠心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笔者近3年应用手拈散治疗UA,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UA患者94例均为昆明市官渡区官渡中心卫生院和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的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41~72岁,平均(56.5±15.5)岁,病程半年~24 a。对照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2~74岁,平均(58.3±16.1)岁,病程3月~26 a。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1]中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手拈散加味治疗,方药组成:延胡索12 g,五灵脂12 g,乳香10 g,没药10 g,沉香10 g,草果5 g,黄芪30 g,太子参15 g,柴胡10 g,郁金10 g,川芎15 g,赤芍15 g,甘草5 g,每日1剂。30 d为1疗程。

对照组给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每日3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30 d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心电图,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将疗效分为:显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心绞痛等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较实验前加重)。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2组血脂测定比较,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TG、CRP、LDL-C、HDL-C测定值比较( ±s ,mmol/L)

表3 2组TG、CRP、LDL-C、HDL-C测定值比较( ±s ,mmol/L)

组别nTCTGCRPLDL-CHDL-C治疗组59治疗前7 22±2 163 11±0 892 88±1 384 08±0 780 96±0 15治疗后5 37±1 95∗2 05±0 95∗△1 39±0 23∗△2 38±0 58∗△1 19±0 25∗△对照组35治疗前7 31±2 313 10±1 182 72±1 304 10±0 910 95±0 16治疗后5 20±1 92∗2 62±1 12∗2 12±0 45∗2 89±0 98∗1 03±0 22∗

与本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安全性观察 治疗前后2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各指标2组间及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拈散无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UA)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身体虚弱,外感六淫或劳累过度或七情所伤,使气血失调,在气虚的基础上产生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而发病。本病以气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

手拈散出自明朝孙文胤《丹台玉案》,原方组成为延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沉香、草果、阿魏,有理气活血宽胸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延胡索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与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3]。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的病变机理,笔者在手拈散基础上加黄芪、太子参,益气补虚,取气旺血生,气行则血行之意;加柴胡、郁金,理气宽胸;加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现代药理表明,川芎、赤芍有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史载祥等[5]通过实验观察川芎嗪对平滑肌增生相关基础的影响,也进一步证实川芎嗪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防止再狭窄的形成。全方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共奏行气宽胸,益气活血之功。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手拈散加味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调节血脂,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手拈散加味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273.

[3]王红,田明,王淼.中医药学报[N].2010,38(6):10.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8.

[5]史载祥.血疲证综合研究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55.

猜你喜欢
延胡索主要症状不稳定性
延胡索类药材资源研究进展
李时珍与延胡索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延胡索乙素提取方法研究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市售延胡索颗粒和醋延胡索颗粒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