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行最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

2012-01-18 16:14李佩成
地下水 2012年3期
关键词:荒漠化水文地质供水

李佩成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710054)

论实行最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

李佩成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710054)

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地下水是公共生活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最佳水资源,是防旱抗旱最为可靠的后备水资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下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水资源。根据目前我国地下水遭遇日益严重的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并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要加强对全国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出6点建议:1)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察和调查;2)强化地下水综合监测网的建设;3)把监测和水质保护作为新时期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重要内容;4)加强地下水的科学研究;5)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地下水安全和合理开发的法规体系;6)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地下水;地下水利用;地质灾害;地下水管理

0 前言

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1]。

在中央文件中对地下水管理如此强调,要求如此具体,如此肯定的原因,必须从地下水是战略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战略要素的高度加以认识。

1 地下水是值得特别重视和珍惜的水资源

1.1 地下水是公共生活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最佳水资源

地下水存在的相对普遍性,易获得性和相对良好的水质,使其成为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源,甚至医保水源。古今中外,世界许多国家都重视地下水这一特性,重视地下水在城乡供水中的重要作用,如德、英等国,供水水源多以地下水为主,占总供水量的80%以上,在德国的55亿 m3/a生活供水中,地下水——包括天然地下水和人工补给的地下水约占73%。

在我国的城乡生活、农业、工业总共用水中地下水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省市,地下水在供用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在全国范围内地下水所占比例,据2008年统计,也达到18.36%,约为1 084.8亿m3/a,多于两条黄河的水量。表1列出了在供用水中一些省市的地下水开发量及所占比例[2]。

由于地下水可以就地提取,输水损失小,因此它的实际效用大大高于数字所反映的比重。

1.2 地下水是最为可靠的抗旱后备水源

地下水埋藏地下,蒸发量小,而且在水循环过程中,如图所示[3],具有较长的滞流性。不会像季节性溪流那样时有时无,也不会像中小塘库那样,天旱干涸,地下水相对的可靠性造就了它是良好的抗旱水源。

实践表明:保留在地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只要设施到位,在干旱季节总能及时抽取。因此,在水源调配中,应当有计划地将地下水安排为抗旱后备水源,而不要在平时随意无计划的抽用它。

表1 中国部分省(区、市)供用水情况表

1.3 地下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战备水资源

值得强调的是,地下水在一定意义上还应属于战备资源,而且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战备水资源和保证社会稳定的供水水资源。在战争、大旱、恐怖投毒等非常时期,水的安全供应显得十分重要。古时交战双方千方百计地斩断敌方的粮草供应,现代战争要防备敌人和恐怖分子通过轰炸和投毒等方式破坏供水水源,对前方和后方兵、民的袭扰。近年发生的毒物污染河流事件和大旱期间库有存粮而逃避水荒的事件,应当对人们有所警觉,可靠的供水工程和可靠的供水水源,是备战备荒和反恐防恐必抓的重大环节。地下水所具有的隐蔽性、自净性和分布的普遍性,为我们提供了应于重视的战备水资源,应对其加以认真的勘察、规划和保护。

1.4 地下水是高产稳产,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水资源

由于地下水具有良好的抗旱性能,因此,它便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水资源,我国的不少高产地,也都常常出现在井灌区。

2 地下水是水文生态系统和地理环境的重要支柱,不合理开发会导致一系列灾害性后果

2.1 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会引发地沉地裂等地质灾害

截止2007年,我国因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地沉地裂面积达到6.4万km2,涉及到90多个城市和地区,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08年达到32.69 亿元人民币[4]。

2.2 地下水过量开采,会引发河流消瘦、绿洲萎缩

过量的开采地下水会诱发河流断流和补给量减少,河流消瘦、绿洲萎缩、荒漠化加剧。这些后果在我国新疆、内蒙均有发生。

图1 自然界不同水体的滞留性示意图

2.3 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加剧与地下水超采有关

广义的荒漠化包括沙漠化、石漠化和盐渍化,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到了1999年已发展到267.4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27.9%,荒漠化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5]。

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乱垦乱牧等多种原因,但都涉及到水文生态系统的劣变,大都与地下水位的过低或过高有关。

再如巷道突水淹井致灾,矿井的排水破坏含水层引发区域水位下降,水质劣变,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咸化淡水以及含水层污染等涉及地下水开发和管理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事实,举不胜举,值得严重关切。

上述地下水的战略地位及因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恶果,要求对地下水实行更为严格管理。

3 关于对地下水实行最严格管理的若干建议

3.1 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和调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大量水文地质工作,但因我国面积广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之管理权属变动等影响,至今仍有许多空白和死角,情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测精度尚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例如:在南方一些地区面临大旱,临喝掘井,但水文地质条件不明,造成掘而无水的许多被动,因此,要想实现科学管理地下水,必须查明水文地条件,补做水文地质工作。

3.2 强化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站建设

观测地下水动态,就像中医看病需要把脉一样,十分重要,为此,我国有关部门曾组织进行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关于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新形势下,运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已有资料的二次开发,同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起新的采用先进技术的地下水综合观测网站,实行水位、水质、水文气象和土壤水分等的综合观测,显得十分必要。

3.3 把监测和保护水质作为新时期强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地下水管理,要强化防止地下水遭受污染的职能,查明不同地域的污染威胁。一旦地下水受到污染,其消除不仅在技术上十分困难,而且代价高昂。因此,对于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应以防护性保护为主,要隔离污染源,建立保护带和保护区,要严禁企业随意排污,要为今人和后代保留净水和净土。要严禁巧立名目,将不干净的水注入地下,或将污物直接掩埋,造成隐蔽性污染。要有计划的建立地下水源地和补给区的保护带和保护区,进一步明确禁采区和限采区。

3.4 加强地下水的科学研究

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地下水资源评价、保护和人工补给等方面的攻关研究。我国的地下水研究,也就是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曾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研究水平,但在一个时期来,由于领导机构的变动,水文地质专业的停办,以及学科的某些不利调整等原因,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受到影响。在新形势下,应当组织力量,瞄准方向开展攻关,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保护、三水转化与地下水人工补给和动态资料整理等方面实现突破。

3.5 建立和完善保障地下水合理开发和严格保护的制度、法规

前述的地下水保护带、保护区以及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都需要专门的法规予以保障。在这方面我国还有欠缺,未见专门法规,需要加快制定,以便规范人们涉及地下水的行为,把地下水的管护纳入严格有序的法制机遇。

3.6 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地下水是战略性水资源,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都需要经过严格培养的专门人才。但一个时期以来,大专院校撤消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时间过去了10多年,现在才又新设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时过境迁,使涉及地下水的人才培养受到影响,因而急需理顺培养渠道,深化教育改革,在办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时,还应在相邻专业增加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授课内容,增招相关的研究生,认真培养地下水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合理开发、科学保护和严格管理地下水的需要。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1.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北京.P394.

[3]Helweg J.Regional grund - water management.Ground water .1978.16(5).P9 -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北京.P421-422.

[5]李佩成.珍惜地下水强化地下水的管理与科学研究.中国水利2007.15.

Discussion on carrying out the most strict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LI Pei-cheng
(Chang’an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54)

2011 January,the No.1 document“Decision on accelerating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was issu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mphasiz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most strict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Groundwater is the best water resource for domestic water supply and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as well as the most reliable reserved water resources for drought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Moreover,it is the strategic resource for national security.On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serious groundwater overdraft and water pollution,which resulting a seri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nationwide groundwater resources.Six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1)carrying out hydrogeology supplementary exploration and investigation,2)strengthening groundwater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network building,3)monitoring and protecting water quality,4)enhanc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groundwater,5)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to guarantee groundwater safe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6)training expert professional.

groundwater;groundwater utilization;geological disaster;groundwater management

S275.9

A

1004-1184(2012)03-0002-04

2011-05-25

“111”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08039)

李佩成(1934-),男,陕西乾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荒漠化水文地质供水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