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穿越剧三大PK

2012-01-19 06:27孙振虎
中国报道 2012年3期
关键词:美剧时空

孙振虎

美剧基于西方文明传统的缜密性和逻辑性,往往在时空调度上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变化和更具有悬疑性的解释。而国内穿越剧自《寻秦记》开始,基本上锁定了历史穿越的传统。

2011年是内地穿越剧大行其道的一年。从1月份的新版《古今大战秦俑情》到创造了收视率奇迹的《宫锁心玉》,再到续写收视率新高的《女娲传奇之灵珠》,随后的《步步惊心》更是直接PK《宫》的地位和影响,《宫锁珠帘》、《梦回唐朝》等新剧也在继续瞄准穿越剧的类型。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十月怀胎》也将“穿越”作为了剧情的主线。

其实,穿越剧并非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公认的国内第一部穿越剧是2001年的《寻秦记》,而1990年央视播出的美剧《时间隧道》可以看做是国内引进的第一部穿越剧。如果将穿越剧的中美PK放大到电影领域,那么1989年放映的《古今大战秦俑情》,也不得不面对1984年放映的《终结者》的挑战。

观众们对于中美穿越剧的比较总是倾向于对美剧的肯定和对国内剧情的批判。有网友这样评价二者:“同样是穿越剧,中国是往前穿,美国是往后穿,一个想不出历史,一个想不出未来。” 这样的评价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也直指问题的关键:文化的差异带来了创作上的不同。下面就来看看中美穿越剧的三大PK。

美式时光机PK中式九龙夺嫡

影视作品从根本上说是视觉表达的比拼,美剧更大的投入带来了视觉表达上的优越性。就像《龙门飞甲》的编剧所说的,我们的投资是3500万美元,所以我们只能创造出大漠和客栈,《阿凡达》的投资是3亿美元,所以他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潘多拉星球。

然而,简单的投资理论不能完全代表美剧在可视性上的优越性,常有观众苛责国内影视作品缺乏想象力,而美剧中则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产品。从上世纪的《时光隧道》到时下热播的《泰若星球》中的“时间裂缝”,以及电影《变形金刚3》中的太空桥,各式各样的“时光机”既充满了科学奇观的味道,也使得影像的可视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观众在惊叹于科技强大的同时,也更容易接受穿越的合理性。而这一切都与创作者对于工业文明以及支持它的近代科学的礼赞的态度密不可分。

反观国内穿越剧,从《古今大战秦俑情》的不死仙丹,到《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神话》中的“虎形吊坠+宝盒”,到《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古代玉枕+13行星连线”,基本上是简单的被车撞、被雷劈、掉进深渊或者一觉睡死这些没技术含量的穿越方式,首先就奠定了整个剧情的非合理性。

这样的穿越还使得时空的可视性大大降低,而美剧在选择穿越时空的时候大都十分在意穿越带来的视觉奇观的表现力。最早期的《时光隧道》利用每一集的剧情将特洛伊战争、泰坦尼克号等大场面表现出来,《回到未来》、《终结者》则展示了未来世界的精彩,《泰若星球》则将《侏罗纪公园》的恐龙世界进行了一次更新版的升级。

国内的穿越剧自《寻秦记》开始,基本上锁定了历史穿越的传统,随后的《宫》和《步步惊心》又将这一历史传统进一步缩小到了清朝,甚至更小范围地落在雍正王朝的“九龙夺嫡”故事上。国内穿越剧视觉表达的模式化和单一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国内穿越剧创新能力不强,跟风、投机心理盛行。

国内穿越剧一览:

◎ 《小龙人》(1992年,52集)

主演:陈嘉男 柳田 江以桢 陈晨

入选理由:国内穿越剧的萌芽

◎ 《寻秦记》(2001年,40集)

主演:古天乐 宣萱 江华

入选理由:开辟国内穿越剧先河

◎ 《穿越时空的爱恋》(2002年,28集)

主演:张庭 徐峥 万弘杰

入选理由:国内最早的穿越剧之一

◎ 《我的武林男友》(2005年,31集)

主演:李威 陈好 张耀扬

入选理由:现代版《寻秦记》

◎ 《神话》(2010年,50集)

主演:白冰 胡歌 陈紫函

入选理由:创收视率新高

◎ 《宫锁心玉》(2011年,35集)

主演:杨幂 冯绍峰 何晟铭 佟丽娅

入选理由:国内第一部清穿大戏

◎ 《步步惊心》(2011年,35集)

主演:刘诗诗 吴奇隆 郑嘉颖 袁弘

入选理由:让女人拥有选择权

美剧时空重组PK中式死后重生

电视剧《宫》

电视剧《迷失》

穿越剧在剧情设置上,与一般影视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更为自由地进行时空调度,同时通过对不同时空的错位重组带来剧情的悬疑和穿插。美剧基于西方文明传统的缜密性和逻辑性,往往在时空调度上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变化和更具有悬疑性的解释。

比如,被奉为穿越剧“教科书”的《迷失》,所有人物都在自己的过去和今天之间不停穿越,多时空、多线索轴横亘交错。有网友这样总结,《迷失》主角在昔日回忆和当天际遇间不断穿行,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好的看这种剧简直是自虐。也正因为如此,剧情的悬念和叙事结构的复杂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谈资和期待。很多《迷失》的粉丝都认为,看这部电视剧,享受的不只是最终的大结局,还有共同经历的这个过程。

同时,美剧在穿越概念上像模像样地引用相对论、洛伦兹坐标变换、钟慢效应、平行世界等理论,也往往让观众深信不疑,甚至封为科学,显示了其编剧强大的驾驭能力。《迷失》中的“鲁索基因镜象理论”因为与剧情的无缝对接,让很多观众奉为经典,实际上,这个理论据称不过是某个《迷失》的爱好者杜撰的。

比较国内穿越剧,无论是早期的《寻秦记》,还是现在的《宫》、《步步惊心》,基本上就是一次穿越,单线为主,类似电影《疯狂的石头》那样的多线索交织的时空穿越,在国内并不多见。

同时,国内穿越剧在连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穿越逻辑时,往往显得比较随意,诸如“死后重生”、“一觉醒来”这样的设计直接影响了观众对穿越剧创作严谨性的认可。而对历史考据的不严谨、人物对白过于网络化和现代化,以及不合时宜的“幽默感”,也让观众感觉国内穿越剧的剧情过于荒谬。

美式英雄主义 PK中式勾心斗角

孤胆英雄独闯夺命岛是美国影视作品造就英雄的固定模式,这一模式显然也直接影响着美国穿越剧的意识形态定位。无论是《回到未来》、《十二猴子》、《终结者》还是《泰若星球》,主角们大都在时空穿梭中忙于拯救地球。《终结者》系列中,主人公的任务是为了拯救人类免于被“天网”毁灭;《时光隧道》中,主人公的介入是为了让历史沿着其正确的轨道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部美国穿越影视剧中,仅有7部作品是为了追求浪漫爱情而穿越的。美剧对待穿越的态度更加务实,而不是把穿越当成一个可以玩弄的概念。

虽然美剧的模式化同样严重,但其积极、现实的价值观引导,往往能给观众一个“光明的尾巴”。美国心理学家汤姆特博士认为,西方人对于未来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人们并不知道科学这趟列车最终将驶向哪里,他们更关心现代人如果可以进行时间旅行,到了未来是否能够生存。这种对未来的恐慌催生了一大批科幻影视剧,其中的未来世界不是资源耗尽就是遭遇惊天浩劫,往往需要主人公拯救世界。”但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张扬,毕竟给了观众现实的安慰和对未来的肯定。

国内穿越剧的创作则多为喜剧或者冒险类浪漫主义题材。主人公无论男女,无论穿越古今,往往闹剧不断。接近无厘头散漫的剧情造成了很多人的质疑。2011年春,在电视导演委员会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的穿越剧新奇怪异的手法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人物天马行空,这样对历史的表现有些过于随意,这种态度和倾向不足提倡。”

半年后,广电总局在《关于2011年9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有关古装剧播出的调控管理持续有效,由于古装戏报备数量呈上升状,所以各制作机构要审慎考虑市场风险,避免盲目投资拍摄。这样明确的限制信号,是对目前国内穿越剧现状的不满。

2012年,《人民日报》也直接刊文批评了国内穿越剧在意识形态上的错误引导。“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穿越’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问,人们穿越到历史里,看到了什么?遗憾的是,大多数‘穿越剧’看到的都是后宫里的秘史……女人不是争权而是争宠,花枝招展,尔虞我诈,一切都是为了‘权柄’,人性之扭曲可见一斑。”

国内穿越剧获得高收视率和广泛的观众评议,本身就是观众对于穿越剧的一种认可。但片面追求收视率,简单追求轰动效应,一味迎合受众的无厘头思维,已经让穿越剧距离最初的想法越来越远了。家长们也担心,孩子们往往淡化了“穿越”的危险性,而把“死亡”当成了“穿越”的代名词,或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当成了神秘文化,热衷于符咒、玄幻或者星相,这显然也是影视剧在某些方面的不当影响。

电视剧《步步惊心》

电视剧《泰若星球》

猜你喜欢
美剧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跨越时空找自己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浅析美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从合作原则看话语幽默——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
跨时空,再相逢
美剧的人物设置模式研究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