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区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研究
——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为例

2012-01-21 16:54徐春红
关键词:湖泊宁波景区

徐春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2.宁波市休闲发展研究会,浙江 宁波 315010)

宁波地区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研究
——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为例

徐春红1,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2.宁波市休闲发展研究会,浙江 宁波 315010)

目前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市场,我国湖泊旅游地是当前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应积极探索由观光型湖泊向休闲度假型湖泊转型发展之路,利用水圈分层组合资源、塑造深厚人文氛围、全方位提升休闲度假服务品质、切实加强生态环保、利用产业联动促进景区提升、市场分层全方位品牌营销等策略,将东钱湖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研究;宁波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法定带薪假期制度实施,人们生活观念转变及休闲意识日益增强,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一种新的需求主流。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利用假日外出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进行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康体休闲活动;休闲和度假密不可分,形成“休闲—旅游—休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概念种属关系[1]。

湖泊休闲度假旅游是指在以湖泊及相关资源为依托,以消磨闲暇、健身康体、公务休闲为主要目的,在具有良好环境的湖泊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旅游活动[2]。

宁波地处长三角南翼,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区域内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内外交通便捷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商业和服务业均形成一定发展规模,为宁波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奠定基础。2008年宁波人均GDP达1万美元,而长三角多数城市人均GDP均在6000美元以上,已达到休闲旅游需求的集中释放阶段[3]。

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南部,距市区7.8公里,是浙江省最大天然淡水湖。位于上海-杭州-宁波“金三角”旅游区位,是浙东黄金游线重要节点。2001年宁波市委、市政府成立度假区管委会,将东钱湖开发项目列入新世纪宁波“江、湖、港、桥”战略和以生态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百亿工程”[4]。2007年管委会提出景区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并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成生态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典范。

如何进一步做好东钱湖湖泊休闲旅游开发工作不仅是宁波发展成为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着力点,更是探讨和研究城郊型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策略的重要举措。

一、东钱湖开发资源分析

(一)自然资源

东钱湖是地质时期留下的海迹湖泊,经历代辟湖治理遂成现有规模的人工湖泊。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6.5公里,集水面积7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种类三百多种,山地森林覆盖率为92.4%,生态环境优美,湖面开阔,岸线曲折,树木苍郁,湖山城村尽收眼底,层次分明,具有较好的纵深景观资源。

(二)人文资源

东钱湖早在晋代就有记载。古时称“钱湖”,宋时因处县治东南故称东钱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景区内现存文物11处,南宋墓道石刻群和庙沟后石牌坊属于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千年古刹阿育王寺、天童寺和福泉山大慈禅寺形成独特佛教文化。春秋范蠡携西施归隐湖畔伏牛山下;北宋王安石任鄞县县令组织民众疏浚水道;南宋宰相史浩匡扶正义铲除奸佞,留下“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美誉;近现代生物学家童第周、书法泰斗沙孟海、画家沙耆、生物学家周尧等又为东钱湖人文典故增辉添彩。

(三)生态旅游资源

东钱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湖区年平均气温15.4℃,夏季比市区低1-2℃,冬季比市区高0.7-1℃。年平均无霜期239天,夏季湖区周围以日为周期的水陆风较为明显,使沿湖地区在盛夏有凉风送爽。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噪声达到Ι类标准,生态环境良好[5]。

(四)区位优势

宁波地处上海2小时交通圈,与苏、沪、杭形成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优势互补,山水资源特色促进“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地”建设。东钱湖位于宁波城东,与机场铁路、港口码头、高速和市内交通均处于“半小时交通圈”,交通便利。随着东部新城建设,景区既能充分享受城市配套服务,又能避免被过度城市化,恰当地理区位为景区整体性生态型规划创造有力条件。

(五)广泛的融资渠道

管委会致力于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民营企业雅戈尔集团2.4亿打造雅戈尔动物园;采用信托方式拓宽民间筹资渠道,进行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挖掘资源性资金,招商引资培置新型财源。目前度假区正推进五星级柏悦酒店、钱湖悦庄酒店,总投资6亿元东方花博园,10亿元国际教育论坛,3亿元游艇俱乐部和20亿元的中国(宁波)森林博览城项目,进一步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加速迈进。

(六)服务设施

度假区现有雅戈尔野生动物园、福泉山、小普陀、南宋石刻公园、岳鄂王庙、陶公山、沙山村、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并精心策划设计了半山忆湖滨公园、凤凰湖登山游步道系列、十里四香乡村旅游项目、“芦雁行”景观提升系列等,休闲度假游览项目初具规模,观光游览旅游功能和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二、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度假内涵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

景区前期开发以湖区周边原始风貌等观光产品为主,对度假旅游内涵理解不足,一日游产品占主导地位,深度游产品缺乏。游湖观光、烧香拜佛、坐船垂钓等旅游项目种类单一,休闲娱乐性不强,缺乏特色精品项目。旅游潜在资源丰富,开发却处于粗放浅表状态,利用程度较低,未能将湖泊旅游资源的自然观赏性与游乐性、参与体验性结合起来,体验性产品开发不足,中高档产品缺乏,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休闲度假设施不完善

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散点状态,缺乏全盘性连贯性考虑。景区各类大众化交通设施不足,缺乏点状联网交通换乘平台;咨询投诉、游览手册、路标指示、休憩平台等公共设施配备不足;智能化信息化操作平台和渠道缺失,自助式自驾游、单车游、野外拓展游等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建立,大批量大众化游客服务设施承载量有待于提高。环湖通道和公交巴士虽促进了景区可进入性,但城郊游线及站点设置目标模糊,不具备有效的营销特质和形象推广作用,公共交通配备量不足。景区休闲度假设施不完善,未达到整体性系统性开发效果,需进一步跟进和提升。

(三)景区形象不鲜明,市场开发层次单一

由于江浙一带湖泊众多,水网密集,地理气候条件相近,湖泊共性多,吸引力相当,故在景区开发时容易走同质化道路,无法突显景区独特资源和鲜明形象,面临空间竞争环境。景区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系统性运营体系和全方位市场营销尚未形成,旅游市场多维系在城市及周边居民散客,对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国外市场开发有待提高。

(四)知名度仅限于业界,全民营销意识缺乏

度假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一直以高起点大手笔营销手段拓展其知名度,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湖泊休闲节首倡“湖泊休闲”理念,并荣获全球首个“国际湖泊休闲示范基地”称号,打响“湖泊休闲,幸福水岸”品牌,使其知名度空前提升[6]。在营销初期运用高规格节庆赛事提升知名度是营销策略首选,后续则需要通过全民营销深挖市场、扩大知名度,通过体验式旅游经济促进品牌拓展和市场延伸,才能真正实现“幸福水岸”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的初衷。

三、景区休闲度假开发策略

(一)利用水圈分层组合资源

“水圈分层”是指以水为核心,分析水体及其周边环境特色,将水体按照圈层概念分为水心、水面、水中、水空、水滩、水岸、滨水等七个圈层[7]。

水心区开发:景区内“陶公钓矶”“霞屿锁岗”“芦汀宿雁”等半岛、孤岛是优良的天然水心景观,在自然生态岛之外还可人工打造生存岛、魔幻岛、垂钓岛等主题游乐岛屿和湖心标志景观建筑,丰富湖泊水心景观区域内容。

水面区开发:东钱湖湖面开阔、水波平缓,可在局部区域开发小型游艇、运动船只、游船、水上自行车、水陆两栖汽车、水上充气游乐等游乐项目。

水中区开发:东钱湖水系环境保护良好,受污染少,属非敏感湖泊水系,可开发潜水、水下世界等水下游乐项目,也可设置游泳、水球、滑道等游乐项目。

水空区开发:水空开发具有凌空游乐和大尺度观光等多种特征,是东钱湖景区需要大力开发的重点区域,水空项目可选择合适的局部空间打造水上飞机、水上热气球、水上伞翼、滑翔伞等游乐项目。

水滩区开发:水滩区是休闲湖泊景观最有价值的开发区域,可借助水上环湖甬道、亭台楼阁、船屋水榭等建筑景观打造亲水观景平台,也可在浅水区域建造人工沙滩,开发沙滩球类、田径、拔河、运动车、极限运动等游乐项目。

水岸区开发:景区内“霞屿锁岗”连湖堤岸、环湖车道及绿化带、散点景点以及江南水乡村落建筑景观形成画面丰富的水岸景观。可进一步结合环湖车道、单车道和步行道,形成各具特色的沿途景点和休闲场所,步行道旁可设置观景平台、休闲垂钓、酒吧茶室、观赏花卉区等休闲景点;单车道可沿途设置概念性雕塑、临时休憩区;环湖车道则可运用林相艺术达到审美效果。

滨水区开发:滨水区一般由大面积土地、山林、田园组成,综合开发空间充足,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7]。东钱湖景区具有种类丰富的滨水资源,水体四周山峦环绕,千姿百态;青山屏列,秀峰峥嵘。福泉山雄峙东南方,月波山横亘西北方,龙蜷山梨花山围绕东北方,陶公山巍峨虎踞其北,形成景区连绵起伏,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视野背景。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可开发田园项目,如湖岸菜畦、农夫果园、农家乐;山林游乐,如森林氧吧、茶园采摘、高尔夫俱乐部;休闲度假,如沙山村村居别墅、二灵山温泉酒店、柏悦国际会议中心等。

(二)塑造深厚人文氛围

山水是载体,人文则是景区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人类生产生活和水息息相关,湖泊区往往拥有自身的文化体系,而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不仅能为旅游者带来全新文化体验,又能提升景区文化底蕴。

景区人文景点可设计成“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财智文化”等文化系列进行整体品牌推介。阿育王寺、天童寺、大慈禅寺均是千年历史名刹,浙东宗教之旅亮点,地理位置相近,可开发为佛教文化系列;陶公岛、南宋石刻公园、沙孟海书画院等景点构成“名人文化”系列;春秋范蠡避居伏牛山下草耕商营富甲天下,被民间奉为“财神”流传甚广,近代“东方商埠”生财有道的宁波帮及现代宁波城市“水—史—商”核心文化都可作为“财智文化”系列元素。

(三)全方位提升休闲度假服务品质

1.加快景区功能转型

加快景区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为主、观光为辅的旅游功能转变,既满足消费者休闲度假需求,又提升景区整体产品定位,深挖景区创新生命力。

在完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体系基础上,创新休闲度假产品。整合山水相依、梵钟古韵、健身休闲、美食风味等特色游线,包装“运动·东钱湖”(舟行、车行、骑行、步行)“美食·东钱湖”“休闲·东钱湖”“游乐·东钱湖”等旅游组合产品,丰富产品内容,提升项目品味。

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全方位打造休闲产品。由陆上休闲观光延伸至湖上、山上、夜间等载体空间,设计水上观光休闲游览线路、湖岸码头休闲广场、湖滨休闲娱乐广场、半山人文广场、登山游步道、福泉山品茗休闲项目、森林氧吧、自驾车营地、生存体验基地、大型实景文化演出等深度精品休闲项目。

2.完善休闲度假功能配套

完善游客集散、交通换乘、预订咨询、救助投诉、休闲购物、导游标识等“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免费导游图和步行、车行游线等交通资料。倡导低碳生态理念,开发低碳项目,进一步设计实施低碳环保配套设施和制度。设计高效有序的景区标识系统,提供道路信息及景区景点具体方位及距离。提供便利单车租赁,通过联网系统在任意服务点实施租赁或归还。设计分享式微型车,为临时结伴游客提供小型环保交通工具,既增添游趣又节能环保。设置充足的生态停车位、环保地下电力系统、国际化标准通讯系统及全方位闭路电视和同声翻译系统。提升景区信息化水平,构建面向海内外市场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络营销系统,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发自助自驾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网上营销和交易,促进景区基础功能配套走绿色低碳环保和国际化信息化道路。

3.科学规划游、憩功能区域

合理区划游、憩功能区域。将游览游乐项目集中于主体湖面,通过构建景观游赏、水上运动、亲水活动、餐饮购物等休闲游乐项目提升景区客源招徕和容纳能力,汇聚人气扩大知名度。在局部湖泊、溪涧、湿地、温泉、田园、山体区域开发小体量特色休憩休闲和度假产品,充分利用湖泊湿地、林地茶园、田间果园等静谧性特征打造中高端主题性私密度假区域,让游客在纯天然自然环境中充分享受闲适度假游产品。度假区域打造不仅能充分体现湖泊资源闲静轻灵的景观优势,还能体现休闲湖泊项目的整体品位。游憩合理分区,动静结合还有利于客源市场细分,并保持景观规划的合理性和整体性。

4.打造国际会议黄金品牌

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积极打造“华东地区重要国际会议基地”,推动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建设项目,提升景区国际品牌影响力。积极建设国际会议硬件设施,利用二灵山温泉资源改造温泉酒店,扩大客容量,提升服务品质,联动启新高尔夫俱乐部项目,打造“自然风光+国际性酒店+温泉+高尔夫”国际黄金品牌,为高端会议市场奠定基础。

创新培育国际会议品牌。通过国际论坛,龙舟赛、风筝节、书画展、踏青赏花等特色节庆,环湖自行车赛、竞走比赛、马拉松赛事、皮划艇赛、滑翔运动等赛事,以及高山品茗、果园采摘、湖岸音乐盛典、舞会、休闲啤酒节、美食节、烟花节等休闲项目以会议节庆带动景区品牌提升。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保

由于湖泊具有资源复合式、环境敏感性、生态脆弱性[8]等特色,应高度重视和加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将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湖区联通水体严禁进行水产养殖、禽畜饲养和开发,对水上观光游乐、休闲垂钓等项目进行严格区域划分。做好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回收利用,深度处理达到零排放,并做好生态实时监测。对山林进行绿化整治,林相艺术改造,形成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的季相林,增添山林景观可观性。做好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强调路随景修、景随路转的旅游交通体验;弱化道路与周围景区分界线,强调两者自然融合。

(五)利用产业联动促进景区提升

将湖区旅游开发和度假酒店等地产项目有机结合,控制规划指标,提升建设档次,在开发理念、建筑样式、产权期限、管理模式上创新,重点开发休闲会所、公寓酒店、度假房产;与农林渔业、运动疗养产业、会展会议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产业(决策型、商务型、会所型、休闲型总部经济)等绿色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互动开发格局;通过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开发,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产业联动,促进景区提升产业链经济价值,互动开发互利互惠。

(六)市场分层全方位品牌营销

根据空间距离差异可将市场细分为城市及周边周末闲暇游客人,长三角地区及周边黄金周节假日度假游客人和全国及国外会展会议、带薪休假深度度假游客人。针对不同市场分层,采取针对性营销方式进而全方位联动营销。

针对城市居民市场可通过市内各交通站点、交通工具数字电视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城市休闲广场设置景区宣传册免费阅读点,市中心电子大屏幕投放景区宣传片,增设专向城市游线公交等方式促进大众化营销。招徕各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举办和参与自行车、皮划艇、风筝节等各项健身节庆活动,定期发放景区优惠卷以体验经济带动全民消费,进而发挥休闲经济循环持续消费的经济功能。

打造黄金周特色旅游及节庆产品,借助长三角论坛平台,将景区推介融入城市营销体系,通过城市发展联盟带动长三角地区游客的“双城互动旅游模式”,进而提升对长三角地区游客的营销力。

通过举办国家级、国际级会议赛事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推进景区品牌的全国性国际性宣传,真正塑造国家级生态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典范。

[1] J D Strapp. The resort cycle and second home[M]. Annals tourism research,1988.

[2] 刘晓娟.我国湖泊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7.

[3] 陈佳强.加快宁波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J].宁波通讯.2009,12:16-17.

[4] 王挺威.东钱湖 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N].宁波日报.2009-09-30(A12).

[5] 张 波.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 东钱湖成为宁波城市绿脉[N].宁波日报.2011-08-17(A03).

[6] 厉晓杭,翁芳频.东钱湖——千年蹼玉 镌磨成珠[N].宁波日报.2011-08-09(A5).

[7] 许 亮,罗红宝,林 峰.湖泊观光旅游的系统整合与提升(上)[N].中国旅游报.2007-03-23(08).

[8] 许 峰.可持续旅游开发多种新管理模式研究——以湖泊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6):39-44.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ke Recreational Vocation Tour in Ningbo——A Case study of Dongqianhu Tourist Holiday Resort

XU Chun-hong1,2

(1.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315800, Zhejiang; 2. Ningbo Leis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Association, Ningbo 315010, Zhejiang, China)

Today the recreational vocational tour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t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lake-resort is the main destination for recreational vocation tour at present. Dongqianhu Tourist Holiday Resort is actively exploring the way transforming from a tourism lake to a recreation vocation tour lake. This article analyzes Dongqianhu’s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ew development idea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make Dongqianhu become the model of national ecological tour lakes of recreational vocation.

lake recreation; vocation tour; development research; Ningbo

F592.99

A

1673-9272(2012)02-0040-04

2012-02-10

徐春红(1978-),女,浙江绍兴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湖泊宁波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湖泊上的酒店
一图读懂宁波
『摘牌』
“摘牌”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某景区留念
奇异的湖泊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