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促进疗养院安全稳定发展

2012-01-21 19:43鞠惠张凤花袁金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疗养院疗养管理体系

鞠惠 张凤花 袁金丽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266071)

安全管理是疗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为部队在职及离退休干部提供疗养保障任务的一所部队疗养院,其安全管理一直是疗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

疗养院安全管理包括消防、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入院的高龄疗养员也在逐年增多,且大多身患多种老年疾病,这就在确保疗养员人身安全方面提出了挑战。安全管理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疗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系到疗养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因此安全管理是疗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1 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 疗养工作的特殊性 疗养院所接受的疗养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人才或是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的安全是疗养院的生命。除人员安全管理外,疗养院的安全管理还涉及常规的医疗管理、物资和设备、医疗保障系统、周边环境等的管理;涉及疗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协作、信息的畅通以及各环节的衔接等方面,这就使得疗养院的安全问题危机四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1.2 疗养院安全状况本身存在隐患 人员安全方面,入院疗养员中有很多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疗养过程中的海水浴疗、景观治疗等;这些都是疗养员在疗养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另外,疗养院也是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会遭遇医源性安全事件和非医源性安全事件,医护人员还会受到人为因素导致的人身安全事件等等。同时,疗养院医疗工作还涉及医、护、技、药及其他不同类型人员的管理及繁琐的检查、检验、影像等医疗途径,安全隐患涉及面广,控制和管理难度大。

疗养工作的特殊性及疗养院安全状况本身存在的隐患,客观上加重了疗养院安全管理的难度。在此前提下,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系统化地管理疗养院各种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2 系统安全理论的指导意义

系统安全理论是人们为预防复杂的系统事故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方法体系,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理论所表述的所谓安全,只不过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因此系统安全的目标不是零事故,而是最佳的安全程度[1];在预防事故时必须是在弄清事故致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确当的措施,而不是相互独立地控制各个因素。

系统安全理论强调系统中每一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确当的措施,而不是相互孤立地控制各个因素。疗养院安全管理就是保证疗养工作的正常运行,保持系统环节的无缝连接,避免出现运行漏洞,以保证实现疗养的预期效果,管理工作对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3 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3.1 以人为本 疗养院工作的中心是疗养员的健康与安全,其次是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疗养院的安全管理针对的是疗养员的健康与安全和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安全,其中疗养员的健康与安全是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管理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执行管理目标的主体都是人。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本和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目标群体的人性化需求,通过人性的思考和关怀来强化安全。

3.2 预防为主 所谓的安全,只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因此,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也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分析体系中可能的安全隐患,控制和管理不安全因素,确保疗养院始终处于安全的可控状态。

4 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构思

疗养院的疗养员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身居要职,有的是从重要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有的是在技术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不同的生活环境、丰富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这类人群自主意识强,思维活跃,目光敏锐。他们对医护人员除传统的生物医学需求外,还有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疗养院的安全管理需突破传统的环境安全、设施安全、人员安全的范畴。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诸要素,以及医疗保障工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整个疗养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物、信息、事等全部因素都应纳入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中。

4.1 人的安全 疗养院安全管理主要涉及疗养员和工作人员。首先,要重视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源于对疗养院安全的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只有疗养员和工作人员确立了安全意识,才能确保形成注重各类安全的具体行动,才能自觉、严谨、可靠、全面地贯彻执行一切安全措施,时刻注重安全,保持对各类安全的高度警觉。安全教育应以疗养员为重点,以岗前教育为重点,以责任人为重点,以重要岗位要害人员为重点,层层把关。要注重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各项制度的统一性,管理体系的科学性,考核工作的严肃性,把握好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其次,强化“优质服务”的宗旨,从吃、住、行等方面为疗养员提供安全、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们能拥有安全、健康、舒适的疗养环境,从人文角度来主动服务,实现主动安全管理,而非被动地处理安全事件。第三,尽量使工作人员远离职业伤害。疗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同样要面对疾病感染、医疗纠纷、职业压力等特有的生物性和心理性危险,以及化学物质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或外伤等化学性伤害等。因此,要从职业安全的角度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产生,及早发现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保持工作人员生理、心理的良好状态。

4.2 物的安全 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中物的安全管理除常规的消防管理、物品安全管理外,更应重点考虑建筑结构规划、出行工具、医疗设备器材的维护、药品耗材的使用、饮食安全等诸要素。考虑到大部分疗养员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疗养用房应从结构布局上考虑其合理性和安全性,合理设置水电气通道和救生通道,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应增加避免疗养员摔伤的安全设施;为确保接送站和疗养员外出景观治疗的安全,车队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对超期服役的车辆应及时上报停运,避免因车辆故障问题给休养员造成伤害;在设备器材的安全方面,在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在药品耗材的使用方面,在确保质量和时效的前提下,优化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和库存量,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避免积压和浪费[2];在饮食安全方面,要加强饮食卫生和安全管理,抓好采购、制作过程的检查和监督,杜绝病从口入,确保饮食安全。

4.3 疗养过程的安全 做好疗养员疗养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疗养院安全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疗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疗养过程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疗养员出入院接送站的安全,入院后诊疗过程的安全,检查检验的伤害防范,用药的安全,外出浴疗和景观治疗的安全等。一是接送站时在确保车辆安全的基础上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要落实医疗基本规章制度和临床路径管理等模式,确保诊疗过程的医疗安全;三是加强检查检验过程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检验设备的养护与维修,控制和管理可能的安全风险;四是规范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查对制度,有效管理毒麻精神药品、抗菌药物、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药物,以免误用[3];五是制定严格的浴疗、景观治疗工作制度,严格管理,杜绝一切可能的危险因素。

4.4 医疗保障系统的安全 强化医疗保障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对医疗业务的运行提供支持的各个单元及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对人员配置、资质管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疗养流程管理、医疗护理过程管理、药品管理、医疗耗材管理、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监督系统的设置与完善、水电气环境的安全管理、饮食管理、院内施工管理等人、物、事、环境等全部要素[4]。这些要素之间通常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应具有系统安全的思路,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控制,以将系统风险降至最低。

4.5 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 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疗养院维持正常疗养服务功能,提高疗养服务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工具。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如果不能正常运行,也将给疗养院的正常疗养工作及医疗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重视对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从院内局域网的建设、数据库的结构设计、灾难恢复机制等重点入手,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疗养工作的秩序和安全。

4.6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危机意识 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对可能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危险,具有事先预测、防范,事中妥善解决,事后学习提高的能力;强化疗养员及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提升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5 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组织保障。建立领导负责制,设立专职管理部门和人员,将疗养院安全管理目标细分为院领导、职能部门、疗养科室及辅助科室的管理,实现对疗养院安全事件的系统性控制。把安全管理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疗养院和科室建设的总体规划[5]。其次,制度规范。通过制定疗养院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细致的实施方案,制定各科室安全工作守则,制定设备设施的安全标准,使疗养院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规可依。第三,做好检查监督,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做好日常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检查的范围包括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医疗设施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情况等。要真正做到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就要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加大过程性指标,注重安全管理全过程的考核。

系统安全理论为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在健全疗养院安全管理体系时,要用系统的观点,有效分析和辨识管理体系中影响安全的诸要素,并进行综合控制,确保疗养院安全稳定。

[1]余飞.医院品牌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32-134.

[2]程丽丽.基于JCI认证的药物管理与药物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9):682-683.

[3]罗奇彪,张青,徐贵丽.医院药剂科的管理与发展战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0,17(2):135-136.

[4]李建华.在全军医院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9):Ⅶ-Ⅻ.

[5]尹新玲.医院战略规划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7,19(4):1-2.

猜你喜欢
疗养院疗养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心理测评部队疗养院不同季节的疗养效果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