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2012-01-21 19:43田倩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患侧皮瓣上肢

田倩

(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266071)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目前报道,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根治乳腺癌的首选方法[2],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手术及疾病本身常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同时还对其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影响。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3]。

1 临床资料

1.1 发病原因 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的妇女尤为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与下列因素有关:内分泌、遗传、饮食、癌前病变。

1.2 转移途径 乳腺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有: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运转移。

1.3 临床表现 最早表现是患乳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15%~20%)和内上象限(12%~15%),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在乳房内不易推动。因无自觉症状,肿块常在无意中被发现,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对患者而言,乳腺癌具有双重威胁性。除癌症带来的恐惧外,切除乳房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意味着将引起患者形体的改变。因此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及时开导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我们要用真诚、关切的态度劝慰病人勇敢地面对现实,鼓励患者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让病人认识到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介绍术后佩带义胸、实施乳房成形术等改良外观的方法,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选择最佳的方式重塑自我,建立自信。

2.1.2 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 自锁骨上窝至脐平,前至健侧锁骨中线,后过患侧腋后线,包括患侧上臂、肩及腋窝。

2.1.3 特殊患者的准备 对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应及时终止妊娠或断乳,以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2 术中护理 术中我们配合麻醉师施行全麻,让病人在无知觉的状态下手术,以减少对病人的情绪刺激。巡回护士应多关心患者,注意保暖,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动态,按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个体化护理,使其安静地度过手术期。

2.3 术后护理

2.3.1 监测生命体征 尤其注意患者的呼吸,若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应检查胸带包扎情况,初步判断是因胸带包扎过紧引起,还是术中损伤胸膜所致,及时通知医师,并做相应的处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防止肺部并发症。

2.3.2 体位 术后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的体位。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卧床期间注意定时翻身,随时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预防褥疮发生,翻身时避免取患侧卧位。

2.3.3 切口护理 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手术部位,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创面出血。包扎松紧度要适宜,包扎过紧会影响患者呼吸及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应及时调整;若绷带松脱滑动,要及时重新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整洁固定,若浸湿应及时换药。

2.3.4 引流管护理 乳癌根治术后,患侧腋窝、皮瓣下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护理时需注意: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若引流管外形无改变,但未闻及负压抽吸声,应观察连接是否紧密,压力调节是否适当。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患者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及时处理。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 d,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200 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④拔管。术后4~5 d,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引流液量10~15 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4]。

2.3.5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①皮下积液: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绷带包扎松紧度适宜,首次换药不宜过早。术后第3天换药,若发现有积液,应及时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引流管延迟拔出,同时应用抗生素。②皮瓣坏死:与皮瓣过薄、皮瓣缝合张力大、术后绷带加压包扎过紧有关。坏死的皮瓣变黑、变硬。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观察创面勿使皮瓣缝合张力过大和加压包扎过紧。坏死的皮瓣需要植皮治疗。③患侧上肢水肿:主要原因是患侧腋窝淋巴结被清扫后上臂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术后应抬高患侧上肢,避免在患侧上肢静脉点滴、采血、测血压。出现上肢水肿者,除继续抬高患侧上肢外,可采用按摩患肢、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局部热敷等措施。

2.3.6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术后第2~3天可指导患者进行患侧前臂腕部、手指活动,第1周内患侧关节轻度内收避免外展上臂,约45°制动,指导患者自我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用两垫枕抬高患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免皮瓣滑脱,影响伤口愈合。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抬高患侧上肢。

2.4 健康教育

2.4.1 乳房自我检查 成年女性应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一次,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停经前妇女宜在月经结束后4~7 d进行。方法如下:①视诊。脱去上衣,站于镜前,先后采取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两臂高举过头等姿势,观察双侧乳房大小、是否对称,外形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内陷及方向改变。②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4.2 乳癌根治术术后出院康复指导 ①继续功能锻炼;②保护伤口,避免外伤,患侧上肢不能过多负重;③遵医嘱按时放疗、化疗;④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癌复发;⑤定期到医院复查,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

3 结论

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临床上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中外科手术切除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50%~70%[5]。乳腺癌患者术后不但要忍受肌体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除了要提高临床基础护理与知识技能、减少并发症以外,还要重视心理护理,重视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导。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护理,使病人术后能够顺利康复。

[1]刘振铮.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4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8-309.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8.

[4]李琳.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4(12):223-224.

[5]严琼玉,陈莉,王妍,等.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08,9(1):109.

猜你喜欢
患侧皮瓣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