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指导

2012-01-21 19:43崔立船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骨性软骨关节炎

崔立船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1—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年均增加860万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趋势明显[1]。由此,笔者认为重视并认真研究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治疗、康复和日常保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笔者对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康复和日常保健等,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总结和分析,具体如下。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征及表现

目前,60岁以上人群中,每2人就有一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且膝关节病变人群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运动健身带来较重负担和危害[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疾病或退行性关节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及骨质增生等,关节软骨受损是骨关节炎的祸首,疼痛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当坐、起立、行走等姿势不当时,膝部出现酸痛不适的感觉,稍做活动或稍事休息可减轻,这属早期表现。如对上述表现不加重视,久而久之,症状将加重,发作频繁,活动、休息都不能缓解疼痛,且上下楼梯、下蹲、站起、走平路都会出现疼痛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困难,需手在膝盖上撑助才行,使大部分患者不得不忍痛放弃良久的运动健身习惯,进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 病变过程及原因

1)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其关节表面覆盖的那层光滑的薄膜白色软骨早期常常即有明显的磨损粗糙改变,骨性关节炎从一开始的轻微病变,发展到后来的关节面严重破坏,都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也是该病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多发的原因之一。最开始,病人只是在下蹲、上下楼梯等需要屈膝用力时出现关节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平地行走时也会出现关节疼痛,最后甚至连一步路也走不了。早期的骨性关节炎病人,如果能及时得到正确的运动健身康复指导以及合理的关节保养和治疗,病情是可以不继续加重或得到明显缓解的。

2)炎症的存在是膝关节产生疼痛的另一重要原因,只有消除或减轻炎症,病人的疼痛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骨性关节炎的炎症并不是细菌、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炎症,它是一种无菌型创伤性炎症因子而致的一类炎性改变。

3)生物力学研究发现,人体在行走的每时每刻,膝关节都在承受着撞击力的“压迫”,而上楼梯、爬山或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人体膝关节遭受的撞击力是自身体质量的2倍左右,而下楼梯或快速下山行走时,膝关节遭受的撞击力则是自身体质量的5~10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组织器官的老化,膝关节的承受能力也会逐渐降低,当关节破坏比较明显时,病人每走一步路,关节中的两个软骨面就会相互研磨,从而让病人感觉剧烈疼痛而致不能行走、下蹲,甚至关节畸形等,这时关节里的关节软骨及关节面磨损程度应该相当严重了。关节软骨被破坏以后,整个关节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关节软骨等组织就更容易相互磕碰、磨损,磕碰多了,关节软骨的损伤又会加重,从而使关节变得更加不稳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关节彻底“无救”。

3 康复运动指导

3.1 早期关节保养指导 一旦被确诊为骨性关节炎,尤其是急性疼痛期,患者的减负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病人应尽量卧床休息,给予保暖,实施必要的按摩、热敷,以及局部理疗等措施。指导老年人除非他人不能替代的事情需要自行办理而走动外,一般要求老年人制动休息,事务多由他人替办,尽量减少行走活动,如此才能达到充分休养的目的。对骨性关节炎的病人,无论病情轻重,关节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症状不重的病人来说更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其次是对关节的减负。有资料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拍膝关节X线片,一般都有骨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退行性改变,因此即使关节不再疼痛,我们也要求多注意给其减负保养,如上下楼梯、爬山、下蹲锻炼、打羽毛球、剧烈跑步、跳高等运动均不适宜[3]。

结合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因地因势进行运动方式的指导。比如,对一些出现单侧膝关节症状、居住楼层高而需要上下楼梯的老年人,我们让其避免两腿交替踏行上下楼梯,让有病变侧的下肢随其正常侧下肢后跟行,这样就较好地减轻了身体对患病侧关节的撞击力;若双侧膝关节都有症状时,则较重的一侧跟行,同时嘱其扶行或使用拐杖,以减轻身体对关节的冲击力,最大程度地减轻对关节的损伤,以达到尽其所能的保养,这些方法都收到了比较理想的养护效果。

3.2 运动方式指导 对骨性关节炎病人而言,并不意味着病人不可以运动健身,相反,在正确的康复指导下,病人是可以做些适当、适度且有利养护的运动的。通过科学的运动形式不仅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强壮有力,同时又可增强人体整体的力量和健康状态,也才能更好地支撑、维持和促进关节的稳定和康复,长时间缺乏健身运动,腿部肌肉、关节会变得僵硬,周围的血液循环也不够丰富,反而会使关节老化加速。因此,合理的运动是治疗康复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运动应该是在轻松、无负重状态下进行的,推荐以下几种有益骨性关节炎康复的运动方法。

3.2.1 端坐踢腿 坐在与膝关节同高度有靠背的椅子上,两侧小腿交替伸直抬起,并尽力保持一定的时间,每次20~30下,3~4次/d,训练一定时期后,可在脚踝部加沙包或其他负重进行训练[4]。

3.2.2 平躺抬腿 人体在平躺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接近于零;双侧下肢交替伸直抬起,也可屈髋屈膝交替抬小腿,并尽力保持一定时间和次数的持续踢腿。

3.2.3 平地散步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是骨性关节炎病者的较佳选择之一,但不适宜晚期、较重的患者。我们的原则是一旦行走过程中出现膝关节疼痛不适,不管行走得距离多远,都应立即停止并进行休息,如症状经稍事休整后消失可再继续行走,否则不宜再运动。

3.2.4 水中运动 游泳对膝关节的活动几乎不受身体重量的影响,因此对膝关节几乎没有压力和冲击力。不会游泳的人可以在水中行走,水的浮力可大大减轻行走时膝关节的压力,有实验证实,当人在齐胸的水中行走时,膝关节所受压力只有体质量的1/10[4]。此外,人体在水中时,肢体肌肉在对抗水流阻力过程中,能得到更好的力量训练。

3.2.5 骑自行车 身体的大部分重量由臀部负起,膝关节活动幅度大,而受重力却较小,也较适宜此类患者健身。

3.2.6 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运动,太极拳的运动较适宜老年人健身,对关节的影响也较小。

3.3 相对禁忌和不易施行的运动方式 如爬山、上下楼梯等,不管是爬上爬下,膝关节的负荷都会比走平路时高出数倍,且这些运动很容易磨损关节,下蹲运动也会给关节造成较大撞击,不利于关节保养。羽毛球、篮球等运动,由于存在弹跳、急停等动作,对关节有改变运动方向的情况,易造成关节损伤,影响关节健康和康复[5]。

合理正确的运动方式,不仅是骨性关节炎病人,也是正常成年人应遵循的运动规则,不要轻易做剧烈撞击关节的运动,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关节保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性关节炎,使膝关节更加经久耐用。

4 讨论

随着老龄化态势的加剧,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会明显增多,加强老年人群关节健康保养知识的宣传与指导,能够较大地延缓、减少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提高关节功能的康复和养护能力,大大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全面提升和优化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晚年幸福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1]孙钰林.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社会福利,2011(10):37-38.

[2]裴福兴.关节痛[J].家庭医生,2011,11(23):30-31.

[3]吴在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6-778.

[4]倪合一.三步锻炼法缓解膝关节疼痛[J].长寿,2011(7):26.

[5]张旭光,邵帅.冬季多慢病,防治有讲究[N].中国体育报,2011-12-21(4).

猜你喜欢
骨性软骨关节炎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