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及对策

2012-01-21 19:43张荣健李爱民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耐药性耐药抗生素

张荣健 李爱民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310007)

抗生素的应用已使很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菌耐药性的出现及感染菌谱的变迁,致使许多抗生素失去治疗作用,并引起院内感染[1]。据报道,我国人均抗生素年消费量在138 g左右,是美国的10倍,列全球第一。我国每年因滥用抗生素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8万,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数不足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2-3]。强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提高抗生素疗效、控制院内感染必不可少的措施。现就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1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1.1 药品零售企业的原因 我国社会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除对毒、麻和戒毒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上处于自由销售状态,大部分药店都有玻璃专柜销售处方药,但绝大多数仅凭消费者口述便能买到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的有关规定名存实亡。

1.2 医生的原因 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每个医生对抗生素都有处方权,但并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懂得合理使用抗生素。个别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给患者开许多根本不需要的抗生素,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

1.3 患者的原因 许多患者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如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只需对症治疗,不必使用抗生素。而许多人缺乏医学知识,就诊时点名要抗生素,而且越贵越好。

1.4 食品的原因 个别地方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在鸡、鸭、猪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类药品以防禽畜病瘟。这类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因食用而转移到人体;另外饲养环境中生长的动物有可能繁殖目前仍无法消灭的耐药菌变种,这种耐药菌变种可以从动物身上因食用转移到人体,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使用抗生素,亦可侵害和污染我们的食物来源,危害人体健康。

2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1)加大滥用抗生素对人体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规模较大的专题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认识[4]。

2)加强对医生开具抗生素药品必要性的医学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医术和医德意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药品处方。加强对医生抗生素处方权的管理,每年对医生开出抗生素处方量作出数量统计,严查是否存在滥开抗生素药品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其处方权。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前须有病因或临床诊断,选择对病原菌最敏感而对疗养人员毒、副反应小的抗生素,以避免滥用抗菌药物而延误诊断,引起不良反应、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及药物浪费。①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者不得使用抗生素;②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应用抗生素,以免引起临床表现不典型和影响病原体的检出而延误诊断;③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者,虽培养结果阴性仍可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否则,均应按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④除眼科、五官科及皮肤科外应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生素。

3)疑为细菌感染的患者要力争尽早分离出病原菌并常规地做药敏试验,作为选择敏感抗生素的依据。①抗生素药敏试验监测已知耐药性很强的抗生素应暂停继续使用;②监测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注意保护患者的抵抗力,密切注意菌群失调。

4)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应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累加作用,减少药量,减少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等目的。①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尤其是无关作用甚至有拮抗作用,并可以加重副作用及导致耐药菌株生长的抗生素联用;②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指征只适用于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及难治的感染以及防止二重感染或需长期用药而细菌产生耐药者,一般以二联为宜[5]。

5)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以减少盲目使用和控制耐药性细菌的产生。①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②无感染迹象的昏迷、脑血管意外、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接受侵入性操作者,应慎重应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克服对抗生素的使用不当或过分使用的弊病。①药物用量要适当,疗程要充足。根据病种、病情、年龄、身体状况选用适当剂量,制定用药方案;②选用抗生素应考虑到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及其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不全者,抗生素一般应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歇时间,以避免药物积蓄中毒及加重肝肾损害。

7)老年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原则[6]:①尽量避免应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形甙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等,必须应用时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期;②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③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④老年人肝、肾等重要器官清除功能减退,药物易积蓄,剂量宜采用低治疗量,应避免大剂量青霉素静滴;⑤注意心脏功能、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全身状况。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1-201.

[2]吴爱祥,李军洁.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8):750-751.

[3]谭弘,白雪峰.临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9.

[4]张良.队属医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人民军医,2011(7):628.

[5]何月光.全科医生用药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1-201.

[6]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34.

猜你喜欢
耐药性耐药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