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进出口增长放缓
——2012年上半年中药类产品进出口分析

2012-01-23 08:59于志斌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出口额进出口提取物

于志斌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北京 100010)

中药商业

中药进出口增长放缓
——2012年上半年中药类产品进出口分析

于志斌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北京 100010)

近几年中药进出口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中药进出口增长放缓。对此,笔者分析2012年1~6月份中药进出情况并对放缓因素作简要分析。

中药贸易;增长放缓

随着希腊次贷危机在欧盟及全球各地进一步发酵蔓延,各金融机构普遍下调了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1~6月份,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受此影响,增长速度放缓。前6月中药进出口额为16亿美元,同比增11.2%,比2011年同期低3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9.6%,比2011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明显放缓。

1 各商品进出口概况

1.1 中药材价增量减,出口额小幅增加

1~6月份,中药材饮片进出口额为4.5亿美元,同比仅增加1.6%。其中,出口额为3.9亿美元,同比增4.5%,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幅下降27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3.6%,降幅超过2011年8个百分点;价格同比上涨20.9%,比2011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

1~6月份,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仍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出口额排名前十个国家中,数量同比保持增长的国家仅有韩国、意大利和马来西亚。出口额涨幅较大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意大利和马来西亚。出口数量和金额降幅较大的地区有台湾和香港,降幅较大的国家是越南。

1~6月份,出口额最大的品种有人参、枸杞子、半夏和三七。同时前三个药材也是出口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品种,其中,人参出口平均价格为48.6美元/kg,同比涨幅65.6%。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下跌的品种有贝母、黄连、菊花、三七等,贝母出口平均价格21.6美元/kg,同比下跌42%。

1.2 提取物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减缓

1~6月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额为7.3亿美元,同比增加19.6%。其中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加12.8%,比2011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延续了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下滑。

美国和日本是我国植物提取物最重要的出口市场。1~6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植物提取物1.2亿美元,同比增38%,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5%;对日出口也超过1亿美元,同比增加29%,是仅有的两个半年出口过亿的市场,出口额远超过其他市场。1~6月份,对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等国家出口下滑幅度较大,对墨出口额同比下降14%,对西班牙同比下降20%,主要是色素类提取物由于海关编码归类问题出口受阻,影响到这些主要的目标市场。

1.3 中成药进出口两旺,植物药和汉方药进口增幅明显

中成药上半年进出口额为2.5亿美元,同比增加16%,出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15%。中成药进出口与往年水平基本相当,也反映出中成药的刚性需求,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少,进出口贸易平稳。

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是香港、日本和美国,1~6月份对香港出口5 9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5%,出口额同比增23%。中成药的主要进口市场是香港、德国和日本,1~6月份从香港进口7 862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66%,同比增幅3%。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中成药(德国为植物药,日本为汉方药)增幅明显,数量和金额都大幅攀升,进口额同比分别为63%和47%。

1.4 保健品进出口额呈现小幅下滑

保健品1~6月份进出口额为1.7亿美元,同比下降0.3%,是中药商品中唯一进出口下降的商品。其中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5.7%,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下降8.7%。

目前,我国出口的保健品基本以原料为主,如鱼油、蜂胶等产品。目标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对美出口占总额的25%。1~6月份,出口排名前五的国家中唯有美国,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下降,降幅分别为13.4%和7.9%。

2 中药进出口增长放缓原因分析

2.1 外需市场低迷

中药出口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对外部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外需市场的低迷尤其是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导致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中药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日本、欧盟、香港和美国,1~6月份对前三大市场的出口数量均出现下滑,对欧盟出口下滑6.5%,对香港出口下滑12.9%。

2.2 成本上涨

在影响企业出口增长的各要素中,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另外,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用钱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出口企业承接订单的能力不断减弱。成本的不断上涨必然导致出口价格的提高,但是面对低迷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出口价格显得异常艰难。

成本优势的丧失,很多产业将被迫退出国际市场。占据中药出口半壁江山的植物提取物1~6月份就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大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是成本和资源。近几年植物提取物凭借我国的成本和资源优势,很多产品已占领国际主要市场,个别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如辣椒等色素提取物,我国已经超过印度和西班牙等传统色素出口国,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但是在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上半年主要竞争对手印度卢布又大幅贬值,成本优势相比我国明显占优,已开始蚕食我国原有的国际市场,植物提取物国际市场开始面临较大的挑战。

2.3 中药材价格波动

中药商品的主要原材料是中药材。由于受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品种更由于游资炒作因素,价格异常波动严重,完全超出市场预期,给中药生产及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影响,企业外贸长单合同根本不敢签订。如人参和三七,由于产地集中,又是很多中成药的必备药材,自然灾害和游资进入都很容易引起价格的异常波动。1~6月份,人参价格持续高位,同比环比都呈现大幅增加;三七价格同比下跌环比依然涨幅明显,从海关统计数据看,2月份三七的出口平均价格仅为3.9美元/kg,到6月份出口平均价格就高达24.5美元/kg。除人参、三七、冬虫夏草等个别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外,大部分药材下半年还是呈现下跌态势,很多经营企业因此损失严重。受害最深的当属药农,2011年价格高涨时,药农纷纷盲目扩种,当下正值收获季节又遭遇价格持续下滑,必将严重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损害药农利益,进而影响中药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如果不建立透明的中药材市场信息,短期内难改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宿命。

2.4 政策因素(法检目录调整和海关编码归类)

1~6月份对于中药出口,尤其是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政策影响因素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年初,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法检目录》)进行相关调整,引起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广泛关注。新《法检目录》对涉及植物提取物的监管条件做出如下调整:海关HS码为1302199099(其他植物汁液及浸膏),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监管类别在原来的植物产品检疫基础上,新增加出口商品检验(危险化学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食品添加剂)。调整后的监管条件除了使植提产品接受更为严格的标准审查,增加检测时间和费用外,部分缺少标准的产品还被限制出口。1~6月份植物提取物出口数量下滑,出口额增幅减少的部分原因要归于此。

从2012年1~6月份开始,各地海关对部分植物提取物产品的海关编码归类进行集中调查,对辣椒红为代表的色素类产品和绿茶提取物为代表的普通植物提取物产品认定现有13021990(其他植物汁液及浸膏)归类错误,应分别归类到3203001990(其他植物质着色料及制品)和3824909990(其他编号未列明的化工产品),并对部分企业进行查处。海关编码归类是全行业的问题,很多企业建立之初就以13021990出口产品,突然的调整与处罚,让很多植提企业不知该如何出口,或主动取消订单或者选择退税更低的编码出口,整个行业受到很大震动。1~6月份,对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等色素类目标市场出口大幅下滑,很大程度要归因于海关编码归类问题。

3 建议及下半年走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药出口一直保持蓬勃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增幅超过20%,即使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药出口仍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2012年1~6月份出口额仅有9.6%的增幅不得不引起警惕,下半年中药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为确保出口的稳定增长,仍有很多工作值得开展。

政府谨慎出台相关政策。在当前外贸出口整体形势不佳的情况下,政府应慎重出台影响外贸出口的相关政策,政策出台前需仔细评估对行业和产业的影响,以免造成误伤行业和企业。

对于海关、商检等监管机构,在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需尽量提供出口便利化服务,保证医药外贸的稳定增长。

中药出口企业应积极与商协会沟通外贸遇到的问题,利用商协会平台,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同时获知国家有关政策新规。当下应积极参与商会组织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国际商务标准制定,应对新《法检目录》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2012-08-15)

猜你喜欢
出口额进出口提取物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