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病理学研究生专业培训基础课的新型体系

2012-01-23 10:36石英爱王医术翟颖仙王建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学系基础课病理学

石英爱,王医术,高 航,翟颖仙,王建伟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病 理系,吉林 长 春130021)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短短的5年时间已经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因而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分配困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攻读研究生来提高其竞争能力,这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学术型/实用型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病理学是基础学科里的临床学科,近年来,病理学成为医学生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因其独特的位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地位,其培养模式亦应当有别于其它基础学科,因而构建病理学研究生专业培训基础课的新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 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医学教育之后培养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1]。

病理学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与其他基础和临床专业相比,即可继续科学研究从事基础方面工作,也可以步入临床成为一名病理医生,就业方向较其它专业更为广阔,更容易就业,容易出成绩,所以近年来,病理学成为考研的热门。

目前,吉林大学针对研究生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培训体系,与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相同,我校的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之后,除了进行各自的科学研究工作外,基础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按自己所在学系、导师要求参加部分本科生教学工作。但病理学这种横跨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病理学研究生有别于其它专业的培养模式。因而构建新型病理学研究生专业培训基础课体系以提高病理学研究生能力势在必行。

2 构建病理学研究生就业培训基础课的新型培养模式

2.1 基本素质培训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指出:“人才的科学研究素质和创造能力则主要靠研究生阶段培养。”说研究生教育是素质教育显然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问题不在于研究生教育是不是素质教育,而在于研究生教育是什么样的素质教育,在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特殊性[2]。

本学系基本素质培训结合病理学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一特点,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建立了一整套研究生培训管理制度及办法,拟综合提高研究生科研及教学工作水平。本学系研究生完成公共基础课学习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首先应全面了解病理学学科建设情况,科室工作基本要求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科研工作的日常运转流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大值周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学习,使之对病理学系有一个总体认识,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同时应积极了解学生心态,努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综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2.2 病理学基础知识的专业培训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目前,很多病理学研究生都缺乏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动手能力比较差,缺乏病理学基础知识,因而已经提出参与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3]。

本学系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自2010年3月起,病理学系已开始要求研一下学期的硕士研究生与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学生同步学习,其内容包括病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尸检、活检等工作,并于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试并计入专业课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课及实习课两部分)。通过这项改革能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病理学方面专业知识。

另外,目前学校的研究生基础教育是统一的模式化教育模式,因而病理学研究生缺乏病理专业知识,学生病理专业实际工作技能的欠缺。但病理学研究生恰恰需要具有专业的病理知识,有较好的就业机会,病理研究生就业去向除高校、科研单位外,更易进入各地大医院,这吸引了更多本科生报考病理专业。基于此,我们结合本学系实际情况,为研究生增设了外科病理学的培训,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后,在外籍病理专家William Orr教授和本学系资深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浏览外检切片,提高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3 实验仪器的使用培训

本学系同时还是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实验室配有超微结构观察设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和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等多种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均有助于提升学生科研工作水平,但很多学生既不知其使用范围,亦不明了其使用注意事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为学生设立了大型仪器使用培训课程。此部分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实验室仪器管理人员统一对研究生进行仪器使用范围、使用流程的培训,二是由仪器厂家派专业人员对仪器的用途、注意事项等进行专项培训。该项培训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思路。

2.4 实验技术培训

病理学研究生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研究生,对病理学技术从未接触,更没有掌握。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由本学系技术人员对研究生进行基本的病理学技术培训,包括:取材、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特殊染色等等,并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亲自进行实践操作。

此外,由于目前科学研究已经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因而,我们除设立病理学常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课之外,还设立常用医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训课程,包括细胞培养、Western Blot、PCR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尽快应用到科学研究工作中。

2.5 科研思路的培训

研究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硬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终其一生的财富,也是他们为医学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保障[4]。良好的学术氛围是造就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所必需的,它可以使研究生感受到学术的重要性,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意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带动研究生自主地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4]。

基于此,我们为研究生建立了的Seminar和Lab meeting的制度。要求研究生轮流就自己研究领域查找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并与大家分享。同时,本学系专门建立了研究生管理学组,定期就研究生研究中所遇问题进行解决,了解其研究进展,即每一名研究生都有多位专家指导、把关。

病理学系即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亦是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拥有雄厚的教学资源、人才及设备,病理学系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本次研究生培训课程设置中,我们发挥每个教员的特长,由实验室管理人员、仪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病理学专业教员一起构建新的适用于研究生培训的专业团队,利用我学系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综合提高研究生素质、技术、专业知识、科研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出具有病理专业特色的研究生,为开阔这些病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途径打下坚实的基础。

[1]管小琴,赵 涌,陈显兵,等.从病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谈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82.

[2]王 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科学研究素质的教育—再论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61.

[3]陆竞艳,陈秋月,林 静,等.构建病理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08.

[4]徐红英.医学研究生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0,23(4):1.

猜你喜欢
学系基础课病理学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0年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举办
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框架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犯罪学人才培养体制变革初探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