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探析

2012-01-23 16:06孟胜喜胡义扬赵文霞
中医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学素问

孟胜喜,胡义扬,冯 琴,赵文霞

(1.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所谓治未病即预防思想,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如《商书·说命》中记载的“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易经》、《老子》、《孙子兵法》、《淮南子》等也蕴涵着大量治未病的思想。如《易经》一书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远的经典著作之一,世人尊为“群经之首”,《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反映了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萌芽。《黄帝内经》则首先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思想,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均有很好的发挥与运用。笔者就治未病的思想内涵论述如下。

1 未病的本旨

治未病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率先提出治未病原则,其内涵多被解释为“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3部分。《灵枢·顺逆》对治未病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上工,刺其未病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千金要方》也对其进一步阐发,曰:“上工医未病之病,中工医欲病之病,下工医已病之病。”这里把《黄帝内经》的未病者、未盛者明确地称之为病,但此病绝非已病之病,而是未病和欲病之病。所谓未病是指一种特殊状态,即病前状态,是从健康至疾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未病是指病前状态,具有两种情况:一是病象未充分显露的潜伏阶段,在外象上无征象可察;二是已病情况下,与已病部位相关的脏器已处在病前状态。治未病的核心是先要去找出未病,随后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第2种未病,《难经》作了进一步阐述,曰:“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也。”这是在已病情况下,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未病。在治已病的同时,须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阻断其传变发展,以防止出现并发病。鉴于此,《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可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五行生克关系来发现未病可能出现的趋势,并给予及时的调摄和治疗。后世医家受此启发,已突破五行生克传变的局限性,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如清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理论,名医姜春华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截断理论”等,都强调要有效地防止某些疾病的传变和进展,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宋为民等[1]将未病分为健康状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日本学者有地滋[2]从现代遗传学角度解释未病,将未病状态分为健康状态、脏器相关性未病、免疫遗传学和遗传代谢学的未病,认为未病相当于现代医学遗传意义的潜伏期。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去发现前述第一种未病是治未病的难题,也是治未病理论和应用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在处于病前状态的未病人群中,对于已出现不适症状而无症候可循的一部分人,中医学一般是通过问诊、抓住主诉作为突破口,以“但见一症便是”或采取“以方测证”的方法进行辨治和调摄,常能取得理想疗效,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一种特有手段。但对于多数尚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而又无征象可辨的未病,则应注重养生与预防,以防患于未然。这些论述旨在强调治病的上策,应该高度重视病前状态的存在,尤其是要在病象未充分显露的潜伏阶段,及时发现并给予必要的调摄和治疗,使病前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以控制发病,阻止向疾病方向发展,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精髓。

2 未病的3种状态

根据中医学历代医著的表述,结合现代关于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未病可分为3种状态。①无疾之身,即通常所说的健康机体;②隐而未发,即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所说的欲病之病,指身体内已蕴含病理信息或尚处于发病的萌芽状态,在当代,应包含发病先兆、疾病高危人群以及亚健康状态等;③发而未传,已出现病理状态,尚未进一步迁延、发展,即在变化转归上既未有脏腑经络间的相传也未出现变证,对于将要被累及的脏腑来说,尚属未病。

3 治未病的内涵

治未病的理念可追溯至先秦之际,而明确的提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之前,其实已有治未病的思想萌芽,如《周易·象传》曰:“水火在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管子·牧民》提出:“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老子《道德经》则更明确地指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3]明确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治未病思想。《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是指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少而轻的阶段,相当于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论之欲病,在此情形下,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此后,中医学一直强调治未病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今以顺四时,调养神,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张介宾则指出:“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而明代袁班在《证治心传·证治总纲》中提出“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现代临床治未病来看,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治未病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和养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治未病首先应在疾病发生之初就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病者……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些未病先防、积极预防的理念,要求健康之人在平时就应注意保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药王孙思邈也提出,“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清代医家陈根儒认为,“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传之”。

3.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黄帝内经》指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这里“治皮毛”即强调早期治疗,疾病尚处于萌芽阶段时,病邪轻、病位浅、邪气较单纯,正气尚足、修复能力较强,病邪易于速去,此时恰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应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促使疾病早期好转,从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即是疾病虽未发生,但已出现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3.3 伏病调治,防其发作

中医学认为,认真分析正邪关系,掌握最佳治疗时机进行有效调治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对于发作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疗,要及时找到其潜伏未发的病理因素。如“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灵枢·逆顺》);治疗疟疾“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素问·刺疟》)。《素问·刺热》提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3.4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黄帝内经》曰:“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其旨在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即发病之后,则应尽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在治疗过程中,应分析病机,防止疾病向加重的方向进展。《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便是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浅,病情轻,对正气的损害也不甚严重,因而早期治疗容易达到治疗的目的,《医学源流论》提出的“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便是此意。早期治疗疾病,病邪不会进展,若等到病邪亢盛、病情加重时再治疗就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邪气深入,则邪气与正气相乱,欲攻邪则碍正,欲扶正则助邪,即使邪渐去,而正气已不支矣”。在治疗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必须洞察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准确判断病邪传变趋向,对有可能被影响和波及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传变到该处,及早终止其进展、传变。故《难经·七十七难》认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3.5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疾病刚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也易复发或留下后遗症,如《素问·热论》云:“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又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热病虽减,但还有余热蕴藏于内,若此时勉强多进饮食则会助长热邪。对遗热和食复等后遗症的处理,文中从禁忌方面指出应少食或饮食清淡,表明《黄帝内经》是非常重视瘥后防复的,所以治未病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疾病才愈,尽管症状消失,而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需要调理才能逐渐康复;反之,如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都能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而致疾病复发。如《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提到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故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劳作,认真做好疾病瘥后的巩固治疗和调理,才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因此,病后调摄,防止疾病复发,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难经》亦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在《金匮要略》中也有类似论述。《伤寒论》中诸多禁汗、禁攻、急下存阴等治法也包含防伤正、防引邪入里、防变证的治未病含义。治温病时,吴瑭重在清润、护阴,其温病忌汗、湿、温三禁,斑疹忌升提壅补,津伤忌利小便,下后热退忌即食,这些观点与《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宗旨是完全吻合的。中医治病的整体观、脏腑相关论、五行生克、制化论、气血津液生化规律也都体现既病早治、防传、防变、防误治的治未病原则。唐代孙思邈十分重视治未病,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面,“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并且认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明末清初名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即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为主导思想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提出保护津液和避免伤阴的理论,而这些理论也都是治未病宗旨的再次体现。

中医学治未病的观点是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强身、防病、治疗理念,以对外适应自然变化,对内促进机体抗病能力、自我愈合、自我康复能力来治未病的治疗原则,重视从功能与整体的变化上来把握生命与健康,认为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不仅符合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而且有可能成为降低现代社会疑难杂症发病率的重要方法。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的不断发展,治未病已有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负担的不断加重也给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模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中医学强调的运动、心理、饮食、生活方式、气功等方面的整体调节对亚健康者的养生和保健具有极大的优势,已病防变、防盛防危及瘥后防复的理论也为慢性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恰当地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地继承、发掘和完善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准确掌握诊断的预见性,治疗的及时性,疾病传变、转化、合病、并病的规律性,更好地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服务,减轻医疗负担,发挥中医药优势,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有地滋.对“未病”的现时看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5(5):11.

[3]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中医学素问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