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2012-01-23 11:50董世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5期
关键词:自汗症见益气汤

董世钢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董世钢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补中益气汤创于李东垣,是根据《内经》“虚者补之”、“劳者温之”、“陷者举之”的原则而制定,临床适应病证甚广,凡因脾气不足而形成的疾病,或因其它脏腑发生疾病而导致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等症,均可加减用之。

1 临床运用

1.1 眩晕

慌,四肢疲乏,纳谷不香,自汗,脉细,舌质淡苔白。用补中益气汤加淮山药、炒酸枣仁、白术、龟板。

1.2 胃脘痛(胃下垂)

中气不足,浊阴内聚。症见上腹部饱胀,并有不规则的间歇性隐痛,纳差,嘈杂吐酸,形寒怕冷,乏力,脉细弱,舌淡胖苔薄白。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乌贼骨、姜半夏、高良姜。

1.3 浮肿

脾气虚弱,失其舒展,郁滞为肿。本证多由饮食失调,脾胃虚弱,精微不化,合其升清降浊运化功能失调。症

中气不足,脑髓失养。症见头昏目眩,气短心见遍身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胀,虽能食而疲乏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薄腻,脉濡。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附片、补骨脂、五皮饮。

1.4 慢性腹泻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症见纳谷不化,脘腹胀满不舒,稍进油腻食物之后大便次数增多,日行数次乃至10次以上,肢倦乏力,腹隐痛,面包萎黄,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附片、淮山药、茯苓、罂粟壳、石榴皮。

1.5 经漏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症见头昏腰痛,气短,月经色淡无块,断续不止,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细弱。用补中益气加杜仲、桑寄生、阿胶、益母草、仙鹤草。

1.6 紫癜

脾气虚弱,血失统摄。症见气短乏力,面色暗滞,皮下有大小不等之紫斑,下肢较多,按之无痛亦不褪色,脉细弦,舌淡胖苔薄。用补中益气汤加淮牛膝、丹参、三七、紫草、牡丹皮。

1.7 大便闭结

中气不足,转运无力。症见腹痛喜按,气短心慌,头昏自汗,大便闭结,努挣则肛坠,舌胖边有齿印,苔白。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桔梗、山楂、榔片、熟大黄。

1.8 气虚外感

中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症见头痛身痛,微热,头晕乏力,气短懒言,纳谷不香,自汗,形寒怕冷,舌苔白,脉浮细。用补中益气汤加荆芥、防风、白芷。

1.9 白带多

脾虚下陷,津液下脱。症见带多如注,色白质稀,无特殊气味,少腹坠胀喜按,面包黄且无华,食欲不振,胃寒,脉细弱,舌淡苔薄白。用补中益气汤加鹿角霜、乌贼骨、附片、淮山药、煅龙骨、煅牡蛎、椿根皮。

1.10 小便不通

气虚下陷,升降失职。症见小便不下或欲解不能,不解反滴,头昏目眩,口淡无味,少腹坠胀,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用补中益气汤加杏仁、桔梗、泽泻、车前子。

2 体会

笔者认为“气”是人体的生命力,与血共行,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物质。“气”虽为肉眼看不到,而确有物质存在。正是由于这种物质的不断运动,方促进了人的生长发育及一切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就是人体“气”的不足,而气之所以不足,正是脾胃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的结果。正如《脾胃论》所谓“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亦指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伤,元气伤则病生矣!故而补中益气汤取黄芪补益肺气、实皮毛而闭腠理,拒外邪乘虚入腠,不令自汗,损其元气。脾为肺之本,脾气一虚,则肺气先绝,因而用人参(党参)、甘草补气键脾;脾气下注则生湿热,补气升阳须防阳亢,故以白术、当归除湿和阴,燥湿强脾而补血;脾谷气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能戢降,今清气在下,故用升、柴为使,以升清阳之气,协黄芪、甘草甘温之味上升,以补卫气而实肌表;陈皮调气,可分清浊,而有利于清升浊降。诸药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本方是甘温培补升提的代表方,临床运用,辨证准确,其效斐然。然而有一点值得重视,补中益气汤升发脾阳而忽略了脾阴,可用叶天士养胃阴之说补其之不足。

401519 重庆合川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自汗症见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养咽止咳桑叶方
基于运气理论应用紫菀汤辨治自汗经验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