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冬季日光温室番茄套种平菇栽培模式研究*

2012-01-24 07:45莫合塔尔艾合买提沙尔比亚刘新萍荷尼古丽
中国食用菌 2012年5期
关键词:分苗平菇套种

李 华,莫合塔尔·艾合买提,沙尔比亚,刘新萍,荷尼古丽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几年来,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保护地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仅种植番茄的温室大棚面积全地区(包括八县一市)就达到了5万亩之多。因此,番茄已成为本地日光温室冬季的主栽蔬菜品种之一。但是,近几年发现,日光温室良好的光、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6]。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副产物(下脚料),如本地主要的棉籽壳、稻草等的食用菌主要原料的涨价,食用菌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致使食用菌种植户生产积极性逐渐减小,食用菌市场供应量大幅度减少、市场价格提升较快。据调查:近两年平菇一般全年价格在5元·kg-1~7.5元·kg-1之间;香菇价格为20元·kg-1左右;金针菇、鸡腿菇价格均在15元·kg-1~18元·kg-1左右,一些珍稀菌菇更是价格不菲。因此,尝试在越冬茬番茄行间套种平菇或平菇类菇菌(如杏鲍菇、榆黄菇、白灵菇等)的栽培方式,在光照、空间、温度、营养等方面使菇菜间达到了优势互补。通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利用大垄双行栽培番茄并套种平菇,实现了地上产番茄、地面产平菇的立体栽培模式。此模式是在不影响主栽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利用后墙闲置地方和番茄小行距间套种食用菌,实现菜菇双丰收,使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提高到150%以上。

现将这种立体栽培模式及菇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本地近年温室栽培番茄主要选用的是植株较高的适合冬季保护地生产的优质高产以色列品种,如加西亚、卓越、卡维亚等,较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能强、避虫效果良好。

1.2 消毒工作

土壤、种子、空气的播前消毒工作是防止和减轻病虫危害尤其是病毒病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1.2.1 种子消毒

用20%代森锌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福尔马林500倍液),将种子浸泡1 h后,立即将种子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随后用消过毒的干净布包好种子,置于25℃~30℃处进行催芽,待有半数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1.2.2 土壤消毒

有高温消毒和药物消毒等方法。高温消毒是温室建好后施入有机肥料,在8月上旬扣好塑料无滴棚膜,将整个温室密闭,高温闷棚7 d至10 d;药物消毒是将1.5 kg~2 kg多菌灵粉与500 kg湿润细土拌匀成药土,在匀撒基肥的同时匀撒药土,再用辛硫磷0.5 kg·亩-1兑水边喷雾边深翻土壤,达到既灭菌又灭地下害虫的目的。

菌床土壤消毒尤为重要,一般采用药物消毒法,但用药量需比定植床用药量适当增加,以排除病菌早期危害,培育无病壮苗。

1.2.3 空气消毒

(1)甲醛、高锰酸钾反应法

取甲醛、高锰酸钾药物各300 g,分别装入4个~5个罐头瓶置于密闭的温室内,用等量的2种试剂进行混合,在温室的一端将等量的两种药剂混合,使其产生有毒气体进行空气消毒。

(2)对旧温室的熏烟法消毒

每亩温室用45%百菌清烟剂200 g~300 g,均匀分成5份置于棚室5点,从一端开始用暗火点燃,产生浓烟后密闭温室消毒。

1.3 采用综合措施,培育无病壮苗

培育无病壮苗是夺取冬季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要想培育无病壮苗,具体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3.1 筛好营养土,整好育苗床,适期播种

将发酵好的优质厩肥晒干、碾细后过筛,然后与过筛的无菌熟土按3∶1的土肥比拌好成营养土。每立方米土中加入过磷酸钙1 kg,并掺入50%托布津或多菌灵80 g拌匀,然后整出按育苗数量所需要面积的育苗床和若干个分苗床。在育苗床上均匀喷浇无菌水,待水渗透后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顶面,上面覆盖湿润细土厚0.8 cm,再盖地膜和拱成小拱棚,待种子顶土后揭去地膜。

1.3.2 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时分苗,防止幼苗徒长

出苗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5℃~30℃;幼苗70%出土后揭去地膜放风,床温控制在20℃~25℃;幼苗子叶展开后,床温控制在15℃~20℃,1片至2片真叶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并维持15 d~20 d。同时要经常观察苗情,尽可能增加光照。苗期分苗采用一次分苗法,可在3片真叶时进行,行距10 cm至15 cm,株距10 cm,分苗前不浇水进行开沟,要求沟浅而垂直,分苗时随分苗随用水瓢浇水,水渗后埋土,并注意保持叶片干净,不沾染泥水。分苗后,要拱膜和遮荫。床温保持在30℃~35℃,地温20℃以上,以利缓苗生长。为防止徒长,分苗前可采用50%矮壮素原液1 mL加水2 kg~3 kg,用洒壶均匀浇在苗床上,每平方米用药水1 kg;也可采用1 000 mg·kg-1浓度的矮壮素,每隔7 d~10 d喷雾1次,连喷3次~4次。

1.3.3 幼苗期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必须加强病虫的防治工作。

(1) 物理防治

可采用黄板诱杀进行防治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害虫。在每个标准棚(50 m×8 m) 内悬挂30 cm×40 cm规格的黄板20张~25张。并涂上凡士林或黄油。黄板的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番茄植株的生长点为宜。每天清除其上诱集的虫尸。此法可使虫口降低50%以上。

(2)用化学方法及时预防蚜虫和白粉虱及病毒病等

可用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洒,或用22%的敌敌畏烟剂每亩每次用0.5 kg。

在发病初期用180 g亚硫酸氢钠兑水1 kg喷雾防治,以后用5%百菌清3 0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也可用10%百菌清烟雾剂等。

1.3.4 及时定植,促使壮苗早发

无滴膜扣棚室一般在定植前15 d~20 d进行,以便进行高温消毒。定植时苗高为20 cm左右,6片~7片真叶,苗龄45 d~50 d。本地一般6月底育苗,7月25号左右选择晴天及时定植。为使壮苗早发,定植前后应注意以下几点:定植前施肥,定植前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起垄时翻于埂内,一般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10 000 kg以上;同时增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每亩10 kg至15 kg;采用大垄双行模式化栽培,大行距110 cm左右,小行距50 cm~55 cm,每垄定植两行,株距30 cm左右;每667 m2定植2 500~3 000株;定植时和定植后坐果前要适时浇透水,采用沟灌,切忌水不要漫过垄面,同时要求地温控制在20℃以上,气温控制在30℃~35℃。

缓苗管理:定植缓苗后,可喷施2次助壮素和磷酸二氢钾。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 g~200 g,25%的助壮素20 mL兑清水50 kg,每隔7天喷1次,共喷2次。

1.3.5加强中后期管理,防止落花落果

(1)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至第一花序坐果,主要是蹲苗,促使根系下扎,促下控上,为丰产打好基础。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15%至20%。在行间适时中耕松土,以防止板结,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性,中耕松土以不伤根系为原则。

(2)合理定穗,适时灌水、追肥

温室栽培番茄应采取吊蔓形式,单干整枝方法,这样有利于光线的照射,促进果实生长,无论哪个品种,每株只保留3序至4序果穗,每序留2果至3果,这有利于促使果长大。当第一序果核桃大小,第三序花蕾刚开时结束蹲苗,结合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7 kg~8 kg,开始灌第一水。以后每隔15 d左右灌1次水。如旺长,可适当喷施助壮素或矮壮素。浇水前后应保持地温20℃左右。要及时整枝摘心,调节营养生长,前期要促进营养生长。摘心时顶部要留2片叶子,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3)防止落花落果

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缺乏水分及伤根造成的营养不良等都会引起落花落果。若是温度影响,通常用2,4-D 涂花柄,浓度为 10 mg·kg-1~20 mg·kg-1(以当天开花为好,时间在9时至16时进行)。用2,4-D点花一定要注意适当浓度,以防造成畸型果。也可用25%防落素1 mL,兑水0.5 kg喷花。如果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就注意从改善光照、调节土壤水分、进行根外追肥等方面考虑。

1.3.6 盛果期的综合管理措施

(1)控制温度、湿度

注意室内气温须控制在25℃~28℃,地温24℃~25℃,土壤含水量20%至25%,15 d左右浇1次水;注意适宜的放风时间,增加光照,经常揩擦无滴膜,棉被要早掀晚盖。

(2) 施肥

菜菇套种时,因为食用菌放出的CO2能满足番茄需要,故只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0倍液,7 d至10 d喷施1次。

(3)加强病害的预防工作

浇水前用药液喷雾法防病:病毒病用5%菌毒清3 0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55%扑海因1 000倍液或10%速克灵烟剂300 g·亩-1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的甲霜铜加多苗灵及托布津500倍液5 d喷1次,连喷2次至3次;脐腐病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1%氯化钙10 d喷1次,连续喷2次至3次。浇水后可采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法防病。同时清除病残老叶,及时采收熟果。要注意多种药剂交替施用。

2 平菇间作套种模式

2.1 模式配置

日光温室内按以上方法栽培番茄的同时,利用温室内的后墙空闲地方进行平菇菌袋立体堆叠式[6]和番茄小行间双层摆放式套种模式。后墙空闲地堆叠式栽培又有2种方式:一种是菇袋品字形摆放,两码之间留出60 cm~70 cm的过道;第二种方法是菌袋一头靠墙,一头出菇;行间双层摆放式栽培,是在番茄第一花序坐果以后利用番茄小行间堆叠摆放平菇菌袋。

平菇菌袋在培养室培养,待菌袋长满后陆续移入温室。

2.2 模式优点

日光温室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但由于后墙较长,再加上立柱的影响,后墙下一般比较荫蔽,无法栽培蔬菜,然而这种条件正好适合食用菌栽培。另外,番茄枝叶茂盛下部一般比较荫蔽,这种条件也正好适合食用菌需要散射光的栽培条件。番茄、平菇共生期需求温度基本相同,同时番茄光合作用放出O2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平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又可以满足番茄光合作用的原料需求,二者生理上互促互补、相辅相成,可以实现菇菜双赢。

2.3 平菇栽培管理要点

2.3.1 培养料制备与灭菌

平菇采取熟料袋栽方式。常用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8%、糖1%、石膏1%;木屑78%、麦麸20 kg、糖1%、石膏1%。

培养料的制备过程和灭菌方法与常规栽培相同。

2.3.2 栽培时间与管理

本地平菇可于9月下旬~10月份按常规方法进行袋栽,袋规格为25 cm×45 cm。灭菌处理和接菌之后将袋移入培养室内发菌。待菌丝满袋后移入温室进行出菇管理。利用温室后墙,一般采取东西向菇袋多层品字形摆放(两码之间留出60 cm~70 cm过道)或菇袋一头靠墙,一头出菇。如果温室中温度超过25℃,就应在菇袋前张挂塑料薄膜以降温和减少照射。其余栽培管理方法与常规相同。利用番茄小行间,一般将菌袋以南北向堆叠摆放(每堆3袋~4袋)。

平菇在出菇期间,由于大棚比较密闭,湿度可达达90%左右,适宜平菇生长。在此期间,不宜过多的喷水,只是在晴天的中午,用喷雾器在菇表面喷1次雾,使菇朵上有1层水滴即可。平菇出菌时间一般7 d~10 d一茬,两茬菇采后,将下脚料收集一起,紧接放置新的平菇袋。平菇成熟后要及时采收,进人冬至要加强保温。当西红柿采摘结束后,如果平菇还没有出完,应将支架和茎杆残叶全部清理干净,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菇袋上而,这样可使平菇生长延长。据试验,大棚内的平菇菇朵较肥大,每袋可出菇0.8 kg左右,667 m2大棚套种平菇平均可收获鲜菇3 000 kg左右。

[1]刘振海.日光温室冬季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1998(4):14-15.

[2]王冬雪.温室番茄架下套种双孢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160.

[3]李红艳.日光温室黄瓜-食用菌间作套种立体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5(3):26.

[4]赵密书,韩浪角.日光温室葡萄番茄食用菌立体栽培效益高[J].河南农业,2005(3):15.

[5]牟水元.日光温室黄瓜食用菌间作套种立体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6(6):5.

[6]杜爱玲,王进涛.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优化研究[J].北方园艺,2004(3):22-23.

猜你喜欢
分苗平菇套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温室蔬菜幼苗移栽后死苗原因及对策等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