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例流浪精神病人救治状态分析

2012-01-24 08:42冯燕华钟守昌赵贤玲桂格莉胡珊包黎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精神病人收治流浪

冯燕华, 钟守昌, 赵贤玲, 桂格莉, 胡珊, 包黎

近年来流浪精神病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1],流浪精神病人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定[2]。我院作为流浪精神病人救助定点医院,具体负责武汉市硚口、武昌、汉阳、经济开发区等地区的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收治。近5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流浪精神病患者收治人数逐年上升,如何对这部分人员实施有效的管理,使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已迫在眉睫[3]。本调查通过对近两年来流浪精神病患者收治状态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流浪精神病人261人。

1.2 研究方法

通过逐项纪录,以流浪精神病人的人口学特征、病人来源与入住原因、诊断及伴发躯体疾病情况、住院及出院时间、安置情况等5个方面为调查内容。资料归类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点,许多被救治的流浪精神病人往往不能说清楚自己的年龄、婚姻状况等身份特征,精神病院只能按无名氏收治入院[4]。其中男性123名(占47.13%)、女性138名(占52.87%)。

2.2 病人来源及入住原因

流浪精神病人均由武汉市“110”联动送入我院,入院时多是在他们造成了对社会治安的影响时被实施救助的。其中寻衅滋事66名(占25.29% )、伤人毁物54名(占20.69% )、裸体49名(占18.77% )、追逐异性36名(占13.79%)、自伤16名(占6.13% )、其他40名(占15.33%)。

2.3 诊断及伴发躯体疾病情况

收治的精神病人中,精神分裂症122例(占46.74%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9例(占11.11%)、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23例(占8.81%)、应激障碍18例(占6.90%)、心理障碍15例(占5.75%)、其他54例(占20.69%)等。合并躯体性疾病119例,占45.60%,依次为软组织挫伤、骨折、皮肤病、肺炎、怀孕及其他疾病。

2.4 住院时间

住院天数最短为1天,最长为6年共2 190天,平均为(139.21±111.23)天。住院时间最长的至今已有6年,长期滞留医院。

2.5 出院及安置情况

正式出院132例,其中由各科室联系家属或朋友来接出院97例;由送其入院的派出所负责送回9例;对于有明确家庭住址但家属无力来接出院的病人,医院安排专人专车负责送回20例。对于有严重躯体疾病或有较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由医院联系兄弟医院会诊,或联系卫生局及送其入院的派出所负责转院者6例。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人仍有129例滞留医院。

3 讨论与建议

3.1 我院流浪精神病人救治及管理现状

3.1.1 住院容易出院难 当流浪精神病人病情稳定,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却较少有家属或其他相关单位主动办理出院手续。滞留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有智力障碍说不出住址、电话等有效信息的流浪者;或是闹事被110民警送来的精神病患者;联系不上家人或家人不愿认领的,因此,病人滞留医院逐年增多。至2010年12月仍在院流浪精神病人达129人,与2003年5月仅9名流浪精神病人相比,增长14.3倍,因此,医院只有另立“110”救助病区专门安置。

3.1.2 医疗服务以外的事务繁多 流浪精神病人多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的“三无”人员,入院前大多病情复杂,并伴发多种躯体疾病,且生活环境恶劣、营养状况差,住院后无家属陪伴探视或照顾,故医院除负责医疗护理外,其他 “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用品及料理均需医院协助管理;全院职工每年需向本院住院的流浪精神病人捐衣捐物;还有的女流浪精神病人住院时已怀孕,出院时已是母子2人,其间的生产、生活照顾等均全部由病区医护人员承担。

3.1.3 医院外社会服务事无巨细 为了使已临床治愈的流浪精神病人能够出院,医务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参与医院外与流浪精神病人相关的事务,如查找家属,联系出院,对于有明确家庭住址但家属无力来接出院的病人,安排专人专车负责送回;或对于有严重躯体疾病或有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联系会诊或联系卫生局及送其入院的派出所负责转院等。

3.2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2.1 救治体制不健全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精神病人卫生部门只负责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治,查找家庭住址及亲属、护送等职责应由公安部门完成,安置等工作则应由民政部门完成。尽管政府已规定了3个部门的职责,然而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程序规范。

3.2.2 政府投入不足 精神卫生资源的管理与配备中,每1万人口所拥有的床位数日本为29.1,美国为6.4,而中国仅为1.2[4]。有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 600万,但精神病院床位和执业医师的数量与病人的比值却只有1∶121和1∶842[5]。武汉市12万重症精神病人,仅3 560张床位数,我院重性精神科病床610张,目前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30%;我院目前在院流浪精神病人129人次,超床位编制的115%,收治压力较大。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但仍无法解燃眉之急。

3.2.3 医疗机构功能错位 我院作为专科医疗机构,本应以收治急性重症精神科病人为主,但仍有部分以收容为目的的弱智、衰退期病人在院长期接受无明显医疗价值的治疗。由于流浪精神病人滞留积压,不仅造成需要医疗救助的流浪精神病人无法入院,也导致社会精神疾病病人“入院难”,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一方面是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是资源浪费,消耗医院大量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6]。

3.3 建议

3.3.1 加快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网络建设、建档立卡、线索调查、定期访视、督促服药、转诊机制、日间医院/康复站、托养机构建设等。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妥善安置好慢性精神病人,减少流浪精神病人来源。

3.3.2 完善现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助体制 应明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如安置工作由民政部门落实,查找家属和转送病人由公安部门的协助,救治和救助经费的来源由财政部门的落实[7],界定指定医院的收治对象和范围,畅通转院渠道等。

3.3.3 政府加大投入并完善法律 流浪精神病人救助对稳定社会秩序非常重要[8]。根据卫生部相关标准,每万人占有精神专科床位应达到6个,以900万人口计算,武汉市应达到5 400个,而我们现有床位不到60%,精神卫生治疗资源的缺乏,已成为武汉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某些无端怀孕的流浪女精神病人,由谁来为她们的人流承担责任等医学伦理学问题,也应由国家立法来解决。

[1] Haddad MB.Tuberculosis and homeless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4-2003[J].JAMA,2005,29(3):2762-2766.

[2] Rosenheck R.Cost-Effectiveness of Services for men tally Ill homeless people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to policy and practice[J].Am J Psychiatry.2000,(157):1563-1570.

[3] 丁万涛,郭辉,胡立荣.流浪精神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3(10):179-183.

[4] 张沛聪.临床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胡晓华,刘修军,桂格莉,等.武汉市流浪精神病人救治情况的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7,20(9):42-43.

[6] 李妍.我国精神病患者遭遇歧视排斥 治疗机构面临困境[J].中国经济周刊,2011,(7):18.

[7] 汪春运.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干预[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1):35-36.

[8] 王文伶,张启文,黄进弟,等.我国流浪精神病人救治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52-1853.

猜你喜欢
精神病人收治流浪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流浪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流浪的歌
离婚案件中精神病人诉讼权利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