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视频案例选择原则刍议——基于本科社会医学课堂实践的思考

2012-01-24 08:42郭继志庄立辉王琤琤胡善菊李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动性权威性社区卫生

郭继志, 庄立辉, 王琤琤, 胡善菊, 李伟

“视频案例”是“超媒体环境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简称,是指用计算机及超媒体编辑系统整合课堂教学视频片断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超媒体方式链接,从而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综合、多元表现的环境[1]。在课堂视频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制作与选择。如何选择视频案例、应遵循哪些原则,我们认为,选择视频案例应当充分体现其权威性、针对性、现实性、匹配性、前沿性、典型性、生动性、思想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本文将结合社会医学视频案例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1 权威性

视频案例的选择应当具有权威性。权威性是指制作、发布视频案例的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如央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及各大门户网站等。这些网站或电视台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从中下载或使用的内容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如“轻松吃掉三高症”、“网瘾之谜”等节目,都是经过了权威专家的指导,声情并茂,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权威性除了特指制作、发布机构或被访谈的专家具有权威性外,还隐含着代表性,如某个区域的社会卫生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当地的专家或卫生管理者都不具有国家层面的权威性,但却是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2],如对潍坊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访谈视频案例,要选择能代表潍坊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管理现状的社区中心,要具有地方代表性,对于了解和分析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具有一定的意义。

2 现实性

视频案例应当反映现实,说它反映现实,首先是说它具有真实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卫生实践,案例真实可信,是现实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如“瘦肉精中毒”的视频案例,通过上海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对以往我国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观看视频案例的同时,我们提出了瘦肉精中毒事件在本质上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控制瘦肉精中毒主要靠生物医学手段还是社会医学手段。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使社会医学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

其次,现实性不仅仅是求真,更重要的是赋予视频案例时代感,应当贴近百姓、贴近社会卫生、贴近时代。如网络成瘾是一个特定时代出现的问题,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问题,这样的案例时代性强,有的学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网瘾者,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学生本人也受到心灵的启发与教育。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模型看,传统的教育是先认识(理论)-再实践-再认识,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模型。而视频案例最符合认识论的模型,视频案例教学中的观摩视频案例阶段,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的、虚拟的社会体验,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它会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3 针对性

视频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指视频案例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又分为单元内容、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我们选择视频教学案例重点是根据章内容、节内容和课时内容选择视频案例。针对章内容可以选择导入型案例,针对节内容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针对课时内容选择单纯型案例(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3]。

视频案例的针对性还体现在视频案例不仅和课堂所讲的内容一致,更应反映问题的不同层次,应分析了解学习主体——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真正需求。例如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视频案例有很多,有关于网瘾严重性的、有关于网吧管理失控的、有关于网瘾成因的内容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需要,根据学生掌握该内容广度和深度的需要进行选择。因此,教师课前应反复地观察视频案例,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教师又要注意问题的冲突性,以引发学生的思考[4]。

4 思想性

社会医学课程虽然不是政治理论课,但社会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性质,应充分体现其思想性。这种思想性表现为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相冲突。首先,作为精神境界,表现为高尚的境界,在价值观上体现公平正义,具有善意的批判精神,应体现教育性的功能,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发挥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的功能;其次,作为专业内容不低俗,和通行的文化不相冲突,不制作或选择血腥、暴力的视频案例,对于自杀等方面的视频案例,也不应当有具体细节的详细描述,以免产生误导;再次,多选择具有正面性的视频案例,少选择负面性的视频案例,以避免课堂教育的负面效果。

5 前沿性

前沿性要求选择的视频案例是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如当前新医改涉及到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等。如围绕社区卫生这个问题选择的视频案例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非常多,是全面介绍还是仅涉及某一个侧面,如“社区慢性病防治”、“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这需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本科还是研究生)学生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如设计上述的视频案例问题,比较适合本科生层次;而设计“社区卫生服务如何可持续发展”的视频案例,更适合研究生层次的教学需要。而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医学的前沿问题。再比如社会病,性传播疾病是一个传统的社会医学问题,但如果通过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认识、对性传播疾病出现的新特点的认识,就能将这个传统的社会医学问题赋予新的内涵,具有了前沿性。因此,关于艾滋病社会歧视的视频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震撼性,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6 典型性

典型性要求视频案例具有代表性,代表性是指一般,而不是个别,这就要求选择视频案例不能有猎奇的心理,而是应当选择具有一般性、具有代表意义的视频案例,其目的是对社会卫生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一个离奇的车祸视频案例,虽具有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但却不如酒后驾车引发的车祸更具有普遍意义,其警示意义、教育意义、知识的拓展意义比前者更大,对此提出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更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选择视频案例时,需要考虑其典型性。

典型性还体现在能代表教材和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不是教材的每一节都要做视频案例教学,只能对某一部分进行视频案例教学,这就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区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这里重点就是典型,一般就是非典型,对重点内容就要运用具有代表性视频案例教学,对非重点内容就不一定要运用视频案例教学,可以用一般例子来进行教学。

7 生动性

视频案例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生动性,生动性也是视频案例与文字案例相比较最大的优势所在。如何做到视频案例的生动性,首先,视频案例技术本身要做的画面丰富、画面内容清晰、对白清楚、解说到位。其次,视频案例本身的选择应具有生动性,如果仅是现状描述,或是一般说教,就容易失去生动性,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保证视频案例的生动性,也是视频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方面。再次,视频案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冲突性,这样不仅使视频案例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讨论时有问题可辩、有问题可争、有问题可析。这样探讨的问题才有深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8 匹配性

选择视频案例还要考虑是否匹配。匹配性是指视频案例与课堂多媒体系统软硬件的兼容性及与课件本身的兼容性。首先,选择视频案例应注意是否与其播放的软件兼容[5],因此,课前检查多媒体系统是否能流畅地播放其视频案例,必要时要求多媒体管理员重新安装适宜的软件,有时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频案例,但由于软件不匹配,不能进行播放,便难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次,作为视频案例,最好将其插在PPT中进行播放,这样,内容具有连贯性,便于提出问题,免去了在视频播放软件与PPT文本之间的切换和等待;再次,硬件应与视频案例相匹配,音响、微机运行速度等都应适合视频的运行,这样放出来的画面质量、音质效果才好,学生愿意听、乐意看,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才高。

9 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

理论联系实际应当贯穿在整个的视频案例教学过程中。首先,视频案例本身往往体现了一种实践性,但本身又蕴含着一些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需要在视频案例中进行提示;其次,如果对某些理论问题视频案例中没有提示的,教师就应当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讨论,避免在讨论问题时就事论事,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在发现中成长,真正实现视频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

总之,课堂视频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其“9性”,充分发挥视频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避免其劣势,使之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课堂教学目标。

[1] 宫贺,朱琦.视频案例在师范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信息化教学,2010,207(21):110-111.

[2] 胡松林.视频切片型观课评课的特点[J].现代教学,2007,(4):15-16.

[3] Carne BC,Case design and use.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J].Res Sci Edu,2001,31(4):309-310.

[4] 郭继志,姜良美,吴炳义,等.案例教学引导社会医学教学内容创新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3):129-130.

[5] 唐筱璐.基于Moodle的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及案例推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5):99-101.

猜你喜欢
生动性权威性社区卫生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
民主的悖论
插上翱翔的翅膀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更正
漫话军事人物传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