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MSCT诊断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2012-01-24 13:57赵洪斌刘松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定性甲状腺癌颈部

赵洪斌,修 超,刘 丹,刘松竹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甲状腺癌MSCT诊断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赵洪斌,修 超,刘 丹,刘松竹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有关报道也较多,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甲状腺病变的部分影像表现在良恶性之间定性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为探讨甲状腺癌的MSCT表现特征,对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术后拍摄大体病理标本,将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51例MSCT表现与病理标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甲状腺癌的多排螺旋CT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51例甲状腺癌的MSCT表现,其中女性42例,男性9例,年龄13~77岁,中位年龄47岁。病程1个月至7年。均为颈部发现肿块而就诊,肿块触及质硬,表面凸凹不平,边界不清。7例颈部触及淋巴结肿大,2例声音嘶哑。

1.2 检查仪器检查采用SIEMENS-emotion6多排螺旋CT机,横轴位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角至胸廓入口,层厚2.5mm。全部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对比剂使用欧乃派克,注入量100ml,注射速率为3mL/S,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注入后分别进行30S动脉期、60S静脉期、90S平衡期扫描。

1.3 病理取材患者术后送到病理科的大体病理标本进行拍照,首先拍照整体标本外观,然后将标本延病灶剖开拍照。观察大体病理标本上病灶大小、轮廓、边界以及病灶色泽。

1.4 诊断方法由2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读片,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密度、轮廓、有无钙化以及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分别测量病灶平扫、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的CT值。最后将CT结果与大体病理表现进行对比观察。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本组51例,共有55个病灶。单发47例,病灶位于右叶22例,左叶20例,岬部3例,右叶并岬部1例,左叶并峡部1例;多发病灶4例中均为2个病灶,病灶分别位于左叶和峡部2例,右叶和峡部1例,左右叶各1个病灶1例。

2.2 MS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低密度,CT值34~82Hu。病灶形态呈不规则形31例,圆形或类圆形20例;病灶边界不清晰32例35个病灶,占63.64%,清晰19例20个病灶,占36.36%。伴有钙化16例,其中混合型钙化9例,细颗粒状钙化7例。钙化发生在病灶内部13例,边缘3例。肿瘤囊变3例,病灶突破包膜侵犯周围结构1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9例。

2.3 MSCT增强病灶实质部分均显示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变3例囊壁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不均匀强化39例,包括环状强化、半岛状强化、出现强化结节;均匀强化12例。增强后病灶边界不清28例31个病灶,占56.36%,清楚23例24个病灶,占43.64%,出现“强化残圈”征21例。

病灶实质MSCT动态增强曲线,本组病灶强化范围,动脉期CT值在88~235Hu左右,平均为132 Hu;静脉期CT值83~235Hu,平均119Hu;平衡期CT值83~165Hu,平均为109Hu。动脉期CT值升高>40Hu明显强化48例,占94.1%;<40Hu中度强化3例,占5.9%。强化曲线主要为速升缓降型27例,静脉期CT值下降10Hu左右,占52.94%;速升速降型24例,静脉期CT值下降20 Hu以上,占47.06%,其中7例病灶内瘤结节均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术前MSCT定性诊断正确41例,未定性诊断5例,诊断错误5例。

2.4 病理结果病理大体标本51例、55个病灶,标本上病灶周围正常甲状腺为暗红色,病灶切面表现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病理诊断:乳头状癌38例,7例为隐匿性;滤泡状癌11例,髓样癌2例。12例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伴有腺瘤,5例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甲状腺癌的预后非常重要。组织学上甲状腺癌分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最高,占60%~80%,有研究报道乳头状癌更高发于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患者中,且发病年龄较小[1],本组乳头状癌38例(占74.5%)。甲状腺滤泡状癌发生率居第 2 位,约 占 23%[2],本 组 滤 泡 状 癌 11 例 (占21.57%),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仅有2例髓样癌,占3.92%。

3.1 甲状腺病变的检查方法较多由于甲状腺内含碘高MSCT平扫甲状腺呈高密度,腺体内病灶易于显示,MSCT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部分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之间MSCT表现缺少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CT能清晰显示甲状腺及其包块的大小、形态及肿瘤的侵犯范围,但Soler等研究认为CT对乳头状癌若无临床症状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其诊断的敏感性仅为60%左右[3]。本组术前MSCT诊断正确41例,包括淋巴结增大的病例,诊断正确率为80.39%。未定性诊断5例和诊断错误5例,分析原因有病灶小缺少特征性,其中7例为隐匿性癌,甚至小病灶重叠于合并的良性病灶中。

3.2 病灶内钙化对定性诊断的价值Moon等报道恶性结节占钙化结节的59%,钙化对于甲状腺癌有提示作用[4]。MSCT对显示甲状腺病灶内的钙化非常敏感,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均可出现钙化。斑片状及结节状粗大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均可以出现,颗粒状钙化多见于甲状腺癌,国外文献认为细沙样钙化,病灶较大,年龄小于35岁的男性患者的结节较倾向于恶性[5]。本组甲状腺癌出现钙化16例,粗钙化9例,细颗粒钙化7例,本文图例2所显示的结节状钙化就是位于病灶中心,本组有13例钙化出现在病灶中心部位。从本组病例出现钙化情况分析,钙化发生的部位比钙化颗粒粗细在定性诊断中更有参考意义。良性钙化多位于病灶边缘,恶性钙化多位于病灶中心。

3.3 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以帮助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文献报道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75%,本组MSCT扫描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19例,仅占37.25%。但是本组有7例隐匿性癌,本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此有关。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明确转移部位,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意义重大。甲状腺癌囊变非常少见,本组仅有3例,占5.88%,且为病灶内不完全囊变,与文献报道一致[6]。甲状腺癌囊变MS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囊变区不强化。

3.4 MSCT平扫甲状腺癌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若病灶边界清晰,轮廓光滑定性诊断困难,当合并颈部淋巴结增大,则可提示为甲状腺癌。病灶边界清晰但是伴有中心性钙化,要高度怀疑,需要进一步检查。甲状腺癌是富血供肿瘤,增强扫描瘤内结节明显强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7],本组7例瘤结节动态增强曲线显示的都是结节明显强化,强化特点为速升速降型,如图1所示。增强扫描瘤周“强化残圈征”是甲状腺癌的另一特征性改变,本组21例,占41.18%。甲状腺癌本身没有包膜,当病灶位于甲状腺内,增强扫描时瘤周围腺体强化明显,如果肿瘤穿破被膜向外浸润局部没有正常腺体和被膜强化不明显,则形成瘤周“强化残圈征”。本组病例动态增强曲线动脉期全部呈速升型,27例为缓降型,占52.94%,静脉期CT值下降在10Hu左右;速升速降型24例,占47.06%。动态增强曲线对于甲状腺癌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5 甲状腺癌的MSCT鉴别诊断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进行鉴别通过与大体病理标本对照观察,因为甲状腺癌的浸润性生长方式,病灶边界不清楚的占56.36%,MSCT增强扫描所显示的与大体病理标本基本一致,均为31个病灶,明显优于平扫。甲状腺癌可以突破包膜向外生长,本组21例出现瘤周“强化残圈”征,明显高于平扫,而累及包膜大体病理观察多于MSCT增强,可能大体病理显示更直观,MSCT显示边缘连续而病灶已明显受侵。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病灶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对多发结节的诊断,以前认为多发结节恶性可能小,近来研究显示多个结节的甲状腺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和单发结节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相同[8]。本组有4例多灶性,术前均未诊断出多灶性甲状腺癌。多灶性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多为一个大的病灶诊断后忽视了小的病灶,也可能是病灶小缺少甲状腺癌MSCT表现特点,多发结节主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鉴别。虽然MS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定位诊断非常准确,定性诊断在有些病灶中仍然缺少特异性,结合临床和病史很重要。病史采集[9]应重点集中在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有无短期内甲状腺结节增大同时伴有声嘶或吞咽困难,局部受压症状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内分泌腺瘤病家族史。MSCT检查再密切结合临床和病史可以更有效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1]Moses W,Wenq J,Kebebew.Prevalence,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and somatic genetic mutation profile in familial versus sporadic nonmedullary thyroid cancer[J].Throid,2011,21:367.

[2]韩本谊,顾立军,赵亚娥,等.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0):749.

[3]Soler ZM,Hamilton BE,Schuff KG,et al.Utilit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subclinical nodal disease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134(9):973.

[4]Moon WJ,Jung SL,Lee JH,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US differentiation-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Radiology,2008,247(3):762.

[5]Shetty SK,Maher MM,Hahn PF,et al.Significance of incidental thyroid lesions detected on CT:correlation among CT,Sonography,and pathology[J].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7(5):1349.

[6]韩志江,陈文辉,舒艳艳,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6):415.

[7]高小幼,韩晓雨,李智勇,等.甲状腺乳头癌的CT影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335.

[8]Alper Ozell,Bulent Colakoglu,Hayede Mousavi,et al.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Benign Nodules,Follicular Lesions 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the Thyroid Diagnosed[J].J Med Ultrasound,2009,17:200.

[9]Jarrar AM,Milas M,Mitchell J,et al.Screening for thyroid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J].Ann Surg,2011,253:515.

1007-4287(2012)07-1277-03

2012-04-27)

猜你喜欢
定性甲状腺癌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进步”之定性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