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12-01-24 13:57李志乔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占位性门静脉造影剂

赵 平,张 钧,李志乔

(吉林省肿瘤医院 超声科,吉林 长春130012)

肝脏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核磁共振(MRI)等,但其最终诊断需手术切除后病理明确。随着介入性超声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物穿刺活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因取材不满意,时而会出现假阴性病例。如何有效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成为临床及影像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因其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1]。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及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其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检查,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研究对102例肝占位性病变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造影后各时期的灌注情况,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说明其可有效评价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性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3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行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的102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41~78岁,平均53.4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病理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肝转移癌12例、肝血管瘤13例、肝硬化结节11例、非均匀脂肪肝5例、另观察肝恶性肿瘤射频治疗后34例。

1.2造影剂及其使用使用Braco公司超声造影剂Sonovue,使用前注入生理盐水5mL,震荡混匀后为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SF[6]微泡,经肘部浅静脉以团注方式(3~5)s内注入人体,随后推注5ml生理盐水。

1.3仪器及方法采用超声诊断仪GE—LOGIQ 9,探头频率为3.0-5.0MHz,配有CPI软件。

1.4造影方法应用常规超声方式扫查肝脏,发现病灶并记录其位置、大小、血流动力学情况等声像图特点,开启超声造影模式,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计时器,实时观察病灶的灌注情况,采用摄录功能记录造影过程。

1.5超声造影分期肝造影增强一般分为[2],肝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15-25]s,门静脉早期[40-55]s,门静脉晚期[70-85]s以及肝实质期或延迟期[180-200]s或更长)。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

27例原发性肝癌中20例造影检查动脉期显示高回声,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时为低回声,造影剂在占位处表现呈典型的“快进快出”。5例呈动脉期显示弱回声,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时为低回声,造影剂在占位处表现呈“慢进快出”。1例与肝实质呈同步强化,1例未见强化。

2.2 转移性肝癌

12例肝转移癌中4例造影表现动脉期显示高回声,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时为低回声,造影剂在占位处表现呈“快进快出”。8例呈动脉期显示弱回声,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时为低回声,造影剂在占位处表现呈“慢进快出”。

2.3 肝血管瘤

13例血管瘤患者超声造影检查均表现为动脉期时周边呈环状高回声增强,门静脉期时造影剂呈向心性填充进行性增强,延迟期时仍见有显著的造影剂摄取,呈典型的“慢进慢出”。

2.4 肝硬化结节与非均匀性脂肪肝

11例肝硬化结节、5例非均匀脂肪肝患者造影肝实质增强时与周围肝实质呈同步和一致的强化回声。

2.5 肝恶性肿瘤射频术后观察

34例造影中30例未见动脉期增强,治疗效果满意,4例可见动脉期增强,治疗效果不满意,2例呈“快进快出”,2例呈“慢进快出”,建议进一步射频治疗。

3 讨论

超声造影技术是利用超声造影剂与机体组织间较大的声特性阻抗的差异,人为地增大含造影剂的血液与相邻组织之间的声阻抗差,使获得的相关超声图像反差加大,从而清楚显示含造影剂的细小血流信号及微血管灌注。超声造影早在1968年即开始临床研究[3],而早在1986年 Matsuda等[4]利用CO2作为造影剂进行了肝肿瘤研究,但由于其有创伤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Sonovue作为第2代超声造影剂,是由SF6微泡和磷脂包裹组成。在较低声压下,易产生显著的微泡谐振,可在微泡不破裂的情况下,产生非线性效应,从而达到超声增强的目的[5]。这一技术可使1.0cm以下的肝癌检出率从54%提高到96%[6],且对判断肝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高了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7-9]。

原发性肝癌的血供75%来自肝动脉,25%来自门静脉,而周围的肝实质的血供80%来自门静脉,20%来自肝动脉。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决定了其在多普勒超声上呈现“高速高阻”,而造影则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影像学特征。本研究中27例原发性肝癌中20例符合上述特点,其余5例呈动脉期显示弱回声,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时为低回声,造影剂在占位处表现呈“慢进快出”,1例与肝实质呈同步强化,1例未见强化,有学者认为这与早期肝癌的血管供应有关。

转移性肝癌在超声造影时的增强方式有多种,与其血供丰富程度有关,与原发性肝癌的灌注特点有时难以鉴别,本研究中12例肝转移癌中4例呈“快进快出”。8例呈“慢进快出”。共同点是晚期相均为低回声。基于这一特性,超声造影在转移性肝癌检查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晚期相扫查整个肝脏以发现更微小的转移灶。

肝血管瘤是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造影剂不易进出,这种“慢进慢出”的增强方式对诊断肝血管瘤有较高的特异性,本组13例患者亦符合上述特点,造影均呈动脉期周边增强,其后呈向心性充盈,持续增强型,持续时间至整个门脉期及延迟期。

由于肝硬化结节、不均性脂肪肝供血与周围的肝实质相同,故其在动脉期无变化,在门脉期、延迟期与正常肝实质呈相同回声,无明显分别。

超声造影有助于判断肝恶性肿瘤治疗后病灶有无活性,有活性病灶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增强,无活性病灶表现为动脉期不增强,本研究中34例射频治疗后患者,其中4例病灶周边可见动脉期增强,考虑仍有活性,建议进一步射频治疗。

超声造影检查亦有其局限性。与螺旋CT相比,其增强时间较短,不可能用多个切面详细分析肝占位性病变的造影改变。尤其对肝内多发性病变,为了观察更多病灶,常需要多次造影。当病变位置过深或显示困难时,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亦会受到影响。目前针对一些非典型病变的定性诊断,超声造影同其它影像学检查一样,存在着困难。

综上,超声造影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仍然是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各有不同特征,使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和分辨率有明显提高,也为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评价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我们相信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会进一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和鉴别诊断能力,值得临床上予以重视和研究[10]。超声造影检查也将对其他脏器疾病的诊断带来更多帮助[11,12]。

[1]李 杰,梁 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J].消化外科,2002,1:377.

[2]Lencioni R,Cioni D,Bartolozzi C.Tissue harmonic and contrast specific imaging:back to gray scale in ultrasound[J].Eurradiol,2002,12:151.

[3]Grmiak R,Shah PM.Echocardiography of the aortic root[J].Invest Radiol,1968,3:356.

[4]Matsuda Y,Yabuuchi I.Hepatic tumors:US contrast enhancement with CO2microbubbles[J].Radiology,1986,161:701.

[5]Schneider M,Arditi M,Barrau MB,et al.BR1:a new ultrasonographic contrast agent based on sulfur hexafluoride-filled microbubbles[J].Invest Radiol,1995,30:451.

[6]戴 莹,陈敏华,严 昆,等.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提高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4,1:121.

[7]Correas JM,Bridal L,Lesaver A,et al.Ultrasound contrast angent:properties.PrineiPles of ation,tolerance and artifacts[J].Eur Radiol,200l,11:1316.

[8]Leen E,Angerson WJ,Yarmentits S.et al.Mulit-center clinical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vy of sonovueTM(BRI)a new Ultroundcontra contrast agent in Doppler investigation of focal hepatic lesions[J].Eur J Radiol,2002,41:200.

[9]Yang CC,Chen CH,Yeh YH.Enhanced color flows in hepalm tumor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1506.

[10]陈敏华,严 昆.新型造影剂与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38.

[11]张青萍,周 翔,柳建华.新型造影剂对组织器官血流灌注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0,15:170.

[12]程 文,张青萍.超声造影剂在治疗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52.

猜你喜欢
占位性门静脉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