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中医药“防复燃”

2012-01-25 00:04徐顺宝王婷婷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
关键词:滋阴栀子精神疾病

徐顺宝 王婷婷 刘 翔

(湖北省黄石市优抚医院,435000)

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精神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探明。“消除临床症状,长期指导服药,提高患者心理素质,预防病情复燃”是精神科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作者30余年来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复燃”有所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商。

基本方:生地黄15g,玄参12g,麦门冬12g,知母12g,丹参20g,酸枣仁12g,夜交藤10g,党参10g,茯神10g(打碎),川芎9g,栀子5g,黄连0.5g,大黄3g(另包后下),生甘草6g。

煎药法:取瓦罐,将药品倒入罐中,加水至药片淹没为准,武火煮沸后,文火煎20min,熄火,将大黄倒入罐内浸泡5min,滤出药汁,温热服用。

注意事项:①病情稳定的患者,在服用西药维持量的同时,每年农历立春日开始煎服上方5~7剂,早晚空腹服250ml。②根据患者发病的症状,可分别调整方中药物剂量。③患者病情复燃时,经辨证后,可在基本方上进行加减,能提高控制症状的效力,减少西药服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减少西药服用的剂量。④必须向患者讲明:精神疾病是慢性疾病,需要坚持治疗,才能减少复发。

病案一:患者,女,27岁。1995年5月首次发病住院。诊断: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经氯氮平300~500mg/d治疗近月,临床痊愈出院。后逐渐减氯氮平为150mg/d,并嘱每年农历立春日开始煎服上方5剂。13年来未再住院。2002年婚后停药怀孕,顺产一男婴。生产后病情复燃,经渐加大氯氮平量至350mg/d,并用上方加大滋阴清热、补心安神药剂量,减去大黄、栀子。服用15剂后,病情稳定至今。现服用氯氮平250mg/d,每年立春日仍然坚持服用此方5剂,生活如正常人。

病案二:患者,女,21岁。2005年6月首次发病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未定型。经用喹硫平200~500mg/d,治疗1个月,临床痊愈出院。后逐减喹硫平为200mg/d,并嘱每年农历立春日开始煎服上方7剂。随访病情未见复燃。

体会

中医学认为,精神疾病种种临床表现其根本在于人体阴阳失调。春气从阴而阳,天、地、人冬时闭藏伏蜇之气均向外、向上发散,易致阳盛阴衰,阴虚生内热,上扰心神。阴衰不能制阳,致阳亢上扰心神,阴阳失交。临床上患者初起均失眠、烦躁,继而精神活动紊乱即“病情复燃”。“上工治未病”,滋阴方能使阳气不致太过。故基本方中重用生地黄、玄参、麦门冬、丹参、知母、酸枣仁、夜交藤滋阴清虚热,补心安神。党参、茯神补脾胃生化之气。川芎行气防滋腻之品滞留。佐以小剂量栀子、黄连、大黄泻诸脏积热,防阳亢之气上扰心神;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达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之功。

猜你喜欢
滋阴栀子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栀子(赵润怀 摄)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