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腰痛的体会

2012-01-25 00:04赵洪强苗晋玲邱荣娥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
关键词:川牛膝性味熟地黄

赵洪强 苗晋玲 邱荣娥

1.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250104 2.山西中医学院

腰痛是因腰部感受寒湿或跌仆外伤,或肾亏体虚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拙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笔者在2009年春季随老师在虎门义诊。因山区冬春季气温偏低,故寒性病多见。前来就诊的患者属中医寒湿腰痛。老师通过巧妙加减化裁独活寄生汤调整剂量外加虫药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方法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原为治疗“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之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而设。此方的药物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为主治功效。

老师运用古方结合现代药理,辨证论治寒湿腰痛,取得很好的疗效。川牛膝活血引血下行;赤芍祛瘀止痛,有瘀兼肿者用凉血的生地黄,温通的桂枝通达四肢,引药下行。细辛加为9g(注:该药《药典》规定药量为5g,但是在该方中用9g其止痛效果很好,煎药时间可稍长。细辛的毒性主要是含有黄樟醚,该物质经过煎煮可以挥发)以加强止痛的作用。若寒湿腰痛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损重者,均可使腰部气机运行不畅,血络瘀阻不能濡养腰府,疼痛以腰为主者,用补益肝肾的怀牛膝、引火归元的肉桂、柔肝止痛的白芍、滋阴养血的熟地黄,加大补益肝肾的杜仲用量。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6岁,因腰腿痛前来就诊。自诉腰腿痛5年余,尤以久卧、久坐、久立、遇寒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脉缓数。CT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伴L3~4膨出。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腰痛(寒湿型)。采用:独活18g,桑寄生18g,秦艽15g,防风12g,细辛9g,当归15g,川芎9g,生地黄15g,赤芍15g,桂枝9g,茯苓9g,杜仲18g,川牛膝18g,人参6g,甘草6g,白花蛇10g,地龙1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1周后患者自诉腰痛症状减轻。继服7剂,腰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自如。改服水丸(细辛的量改为3g),带护腰,随访1年,未复发。

例2.患者,女,62岁,腰痛6年,加重1个月前来就诊。患者诉腰痛,阴雨天加重,卧床休息可以缓解,疼痛可以忍受,伴腰酸,乏力,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痛,肝肾不足证;西医:CT提示L4~5间盘突出,伴有骨质疏松症。采用:独活15g,桑寄生18g,秦艽9g,防风6g,细辛5g,当归18g,川芎9g,熟地黄18g,白芍18g,肉桂12g,茯苓9g,杜仲30g,怀牛膝18g,人参6g,甘草6g,白花蛇10g,地龙15g,熟附子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1周后患者自诉腰痛症状减轻。继服7剂,腰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自如,改服水丸(细辛的量改为3g,去熟附子),带护腰,随访1年半,腰痛症状未复发。

讨论

地黄有生地黄与熟地黄之分。生地黄其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是由生地黄经过炮制而成,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老师就是在下肢疼痛明显者运用生地黄的清热与养阴生津的作用,使热祛、筋脉得养,疼痛减轻;以腰痛为主者,改用熟地黄就是利用熟地黄的养血与补益肝肾的作用,筋脉得养,疼痛自止。牛膝性味苦、酸、平,归肝、肾经,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因其产地不同,分为怀牛膝与川牛膝。老师就是在下肢痛明显者运用川牛膝的引血下行作用,使其筋脉得通,疼痛自止;以腰痛为主者,改用怀牛膝补益肝肾,筋脉得养,疼痛自止。方中的桂心,选药时依据病症的不同用桂枝或者肉桂。桂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所以在遇到腰痛兼下肢痛的时候用桂枝;肉桂的用药部位为干皮,性味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在肝肾不足腰以冷痛为主时方中用助阳温通的肉桂。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在腰痛兼下肢痛时,用祛瘀止痛的赤芍;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在腰痛为主肝肾不足时用柔肝止痛的白芍。运用原方选药时依据病症的不同选用熟地黄与生地黄、白芍与赤芍、肉桂与桂枝、怀牛膝与川牛膝,取得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川牛膝性味熟地黄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识别真假川牛膝
电子舌技术在鉴别川牛膝中的应用Δ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