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2012-01-26 09:13梁国瑞林丽霞刘俊霞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比夫代偿乙肝

梁国瑞 林丽霞 刘俊霞

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乙肝是病毒性疾病,为传染病的一种。对于乙肝肝硬化病患来讲,失代偿期症状的出现说明肝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存在多发合并症和预后不良的情况。此部分病患的治疗生存率并不高(14%)[1],尤其是病毒复制病患,容易因病致死。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抗病毒,通过抑制复制而根除病毒,达到减少炎症坏死细胞的目的。替比夫定为常用药,属于核苷类药物,能够有选择性地对聚合酶发挥抑制作用[2]。我院在治疗2010年6月~2011年8月的乙肝肝硬化病患(失代偿期)时选择了不同的用药方案,以分析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8月乙肝肝硬化病患(失代偿期)83例,临床诊断依据[2]《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计算均龄:(54.1±3.7)岁;计算病程均值:(7.3±2.7)年;计算性别比:男/女=62/21;统计Child-pugh级别:以B级病患居多(55例),18例C级病患;计算 ALT检测均值:(145.4±75.2)U/L;计算 ALB检测均值:(27.3±2.1)g/L。根据选择的用药方案不同,设为替比夫定组和常规组,替比夫定组46例,37例B级病患,9例C级病患;常规组37例,28例B级病患,9例C级病患。2组计算项目的结果相差较小,资料差异可不计P>0.05。

1.2 方法

替比夫定组应用替比夫定方案,即在常规方案中增加替比夫定的服用,每日60g(1次量);常规组应用常规方案,抗感染、保肝、增加白蛋白摄入等。比较ALB、ALT和AST等指标评估疗效,并对比产生的不良反应。

1.3 好转率计算

显效和好转病患百分数之和。显效为检测指标结果明显好转;好转为检测指标结果有所改善。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对比疗效

两组各指标检测数据均较治疗前产生变化,表现为肝功能好转,但替比夫定组的好转率更高P<0.05,由表1所示。

2.2 对比不良方应

替比夫定组仅1例产生腹胀,常规组2例产生恶心症状,1例呕吐,两组的比率分别为2.2%、8.1%,替比夫定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更低P<0.05。均积极缓解,症状好转。

表1 各指标检测数据及好转率对比(±s)

表1 各指标检测数据及好转率对比(±s)

组别好转率(%)ALB (g/L)治疗前 治疗后ALB (g/L)治疗前 治疗后ALB (g/L)治疗前 治疗后替比夫定组常规组P 27.1±2.1 27.2±1.4 P>0.05 37.3±1.4 29.1±1.3 P<0.05 145.4±75.2 149.7±51.4 P>0.05 26.1±58.7 81.3±64.7 P<0.05 148.0±59.3 149.3±60.1 P>0.05 31.2±21.3 81.4±56.1 P<0.05 95.6%81.1%P<0.05

3 讨论

病患病情发展的原因是病毒复制引起肝脏坏死。因此,使用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情的主要疗法。应用替比夫定(核苷类似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病毒,在抑制过程中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病毒的聚合酶[3],从而不会对人体的聚合酶产生破坏,因此较安全,伤害性小(替比夫定组仅1例产生腹胀,比率为2.2%)。本文中着重分析用药后失代偿期指标的变化,替比夫定组用药后ALB 为 (37.3±1.4)g/L、ALT 为 (26.1±58.7)U/L、AST 为 (31.2±21.3)U/L,且好转率达到95.6%,提示治疗中应首选其为抗病毒药物。

[1]慎强,胡爱荣,施凯舜,等.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80 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4):26-27.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3]吴杭源,尤德宏,赵小刚,等.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两年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6):44-46.

猜你喜欢
比夫代偿乙肝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妊娠早、中期应用替比夫定可以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