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红树林景观特点及保护利用对策

2012-01-26 03:31杨传金林贵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2期
关键词:红树三亚市红树林

杨 帆,杨传金,孙 宁,陈 昶,林贵生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2.三亚市林业局,海南 三亚 572000)

三亚红树林景观特点及保护利用对策

杨 帆1,杨传金1,孙 宁2,陈 昶2,林贵生2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2.三亚市林业局,海南 三亚 572000)

三亚是我国红树林分布的最南端,红树林植物种类最多、群落类型最丰富、结构最复杂,是我国红树林景观的典型代表。随着三亚旅游业的爆炸式增长,红树林面临严重威胁。论述三亚红树林景观资源特点,分析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保护与开发对策。

三亚;红树林;景观特点;保护;对策

红树是热带、亚热带河口及海岸潮间带神秘的“胎生”植物,红树林是海岸滩涂独有的植物地理景观,号称“海上森林”、“海岸卫士”,在维护海岸生态平衡,保障沿海生态安全上具重要意义。三亚是我国最南的热带海滨城市,是南海诸岛零星分布的红树林之外,我国最南的红树林分布区域,不但具有生长历史长、树型高大、种类多样、典型性强等特点,还大量分布在三亚城区河道,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景观开发价值。

1 分布概况

据三亚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三亚市红树林有林地面积为78.99hm2,主要分布在田独镇、河东区、河西区和海棠湾镇的部分沿海滩涂和沿河两岸,其中田独镇45.67hm2,占57.81%;河东区20.48hm2,占25.93%;河西区8.52hm2,占10.79%;海棠湾镇4.32hm2,占5.47%。红树林植被过去在本市沿海淤泥较深的江河出海口和海湾滩涂广泛分布,种类较多,生长旺盛,在遭人为破坏后,现仅存亚龙湾青梅港、铁炉港、榆林港、三亚河入海口两岸等地。

三亚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已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即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保护区和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这3个保护区总面积735.83hm2,其中红树林有林地面积66.53hm2。三亚河保护区位于三亚市市区中心,分布于市区的三亚河(西河)和临春河(东河)河中沙洲和河道两岸滩涂湿地区域,现有红树林面积29hm2;亚龙湾青梅港保护区位于距市区20km的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区西南角,亚龙河入海口,行政范围属田独镇六盘村,现有红树林面积36.47hm2;铁炉港保护区位于距市区25km的海棠湾镇青田村石龟小组境内,现有红树林面积4.32hm2。在3个保护区外,田独镇榆林港的榆红村一带也有零星分布,面积为9.19hm2。保护区内红树林为特用林,其余为护岸林,林地和林木权属皆为国有。

2 景观特点评价

2.1 天然的红树植物园

三亚红树林是我国分布最南(南海岛嶕除外)的红树林,也是我国红树林植物种类最多、群落类型最丰富、林冠最高大、结构层次最复杂的红树林,是我国红树林最典型的代表。其中,27种红树植物占世界红树林植物86种的31.4%,占中国红树植物种数37种的73.0%,占海南红树植物种总数35种的77.1%。铁炉港有一株高大的老海莲,胸径达50cm,树高10余m,是国内已知胸径最大的红树植物,号称“红树王”。三亚的红树与半红树植物非常丰富,这里不但是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也是我国红树植物生长最高大的地区,可以说是一处天然的红树植物园。

2.2 美丽的“海上森林”

红树植物有板状、拱形撑托、蛇形匍匐、笋状、指状等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系,它们深深地扎入泥沙之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不但防止了海岸带的水土流失,保护了滩涂生态景观,相互纠缠的红树林根群还能减弱台风风力、阻挡海浪的袭击,降低台风带来的危害。三亚红树林在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防治近海海洋污染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之无愧的“海岸卫士”。

红树林是三亚亚龙湾、铁炉港、三亚河入海口附近海岸潮间带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涨潮时,海水浸淹滩涂,红树林仅有丛丛树冠露出水面,如同碧波荡漾中的一座座“绿岛”,又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站在水中,露出婀娜多姿的身体,在水中飘浮摇摆;低潮时,红树植株犹如婷婷的美女,挺立在海滩水面,遥望着大海;潮起潮落,红树林别具一种动态的美,是美丽的“海上森林”。

2.3 迷人的白鹭天堂

三亚市拥有大面积的水上红树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天敌的栖息环境,为鸟类提供了极佳的生境,尤其适合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等鸟类的栖息。青梅港、三亚河的红树林内生活着大量的黄嘴白鹭,它们晚上主要栖息在红树林保护区中部的红海榄树上,白天一般在红树林滩涂、浅水觅食,也到周边的河岸、水塘、稻田觅食。冬季,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栖息着两大群约200只黄嘴白鹭,其数量之多,国内外少有,占已知黄嘴白鹭数量的约三分之一(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只统计到黄嘴白鹭 591只),是国际重要的黄嘴白鹭栖息地。每天清晨和傍晚,鹭鸟离巢和归巢时,都会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上空飞翔、盘旋,成为亚龙湾青梅港、三亚河每日悠扬的晨曲和迷人的晚景。美丽的红树林,是黄嘴白鹭的天堂。

2.4 林水一体的鱼蟹乐园

红树林既有森林的苍翠绿荫,又有海洋的蔚蓝奥秘。山海相交的奇特时空,林水一体的良好生态环境,极其丰富的腐殖质,为各类底栖生物和鱼虾提供了理想的繁衍栖息场所。据三亚红树林保护区调查资料,三亚红树林保护区滩涂有鱼类35科55种,大型底栖动物有35科68种,其中软体动物种数最多,有17科39种;甲壳动物有9科19种。红树林内,各种鱼类、蟹类、虾类、螺类、蛤类、贝类也极其丰富。翠绿的红树林下,红红的支柱根旁,浅海滩涂上,常见游鱼成群,螺贝成堆,虾蟹横行,也经常可见到成群的水鸟在林间滩涂上追逐鱼虾。红树林下的海湾,无疑是鱼蟹的快乐家园,每天早晚,潮间带各种海洋动物频繁活动,弹涂鱼蹦跳林下,招潮蟹神出鬼没,为红树林增添了异样的生机。

2.5 珍贵的城市森林湿地

分布于三亚市区三亚河(西河)和临春河(东河)河中沙洲和河道两岸湿地区域的红树林面积达29 hm2,它们沿着市区的河道,或者成带状,或者成岛状,点缀在水面,妆点着城区,成为三亚城区沿河风光带的核心景观,是三亚城区一道最为独特的森林湿地风景线,也是我国城市中唯一的天然红树林森林湿地景观。已建成的沿河红树林风光带,不仅是黄嘴白鹭的家园,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场所,还是外地游客的重要观光区,让人留连忘返。

3 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三亚市委市政府对保护红树林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指示要做好红树林的保护和保护性开发工作,要求尽快编制科学的开发规划,在做好红树林生态保护的同时,挖掘红树林资源的综合潜力,适度开发其生态景观,将红树林打造成三亚市的标志性生态品牌。经过市政府批准,三亚先后建立了3个红树林保护区,在城市建设中,结合城市沿河景观建设,在三亚河、临春河建立了多处红树林景观长廊,为三亚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高质量的红树林休闲景观。为搞好红树林的保护,三亚市制定了《三亚市红树林保护条例》,为依法保护红树林确立了制度与法律基础。

三亚红树林大量的黄嘴白鹭栖息,成为黄嘴白鹭重要的栖息地。一方面,反映了红树林珍贵的保护价值;另一方面,展现了热带滨海、临河旅游城区、景区难能可贵的生态景观,人与自然真正达到了和睦相处。这对于每年接待数百万游人的旅游城区、景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也从侧面说明了三亚旅游实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如此,三亚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利用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3.1 交通便利、人员活动频繁,保护难度大

三亚河红树林分布在市区三亚河和临春河,全部包围在城区范围;青梅港所处的亚龙湾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旅游,周边已建立高质量的旅游公路网络;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附近有乡村公路经过;榆林港榆红村分布的红树林处在海榆中线公路附近。因此,三亚红树林分布区域都属于交通条件很好的滨海与河口区域,交通便捷,管理人员易于到达。但同时,也存在人员活动特别频繁、人为干扰多、日常保护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

3.2 保护区范围不清、资源不明

三亚红树林尽管建立了3处自然保护区,但一直没有进行详细和全面的勘察定界,未设立界桩,也没有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没有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功能区划不明确;除对红树种类、群落进行过初步调查外,区内陆生植物种类、鸟类种类、海洋动物种类等都不是很清楚,对该生态系统的演潜情况还缺乏科学的认知;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科学研究工作滞后,保护管理工作主要还停留在护林管护水平。

3.3 生态环境状况日趋脆弱

红树林处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对环境非常敏感。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开发,红树林面积已大为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近年来,三亚市相关部门虽然很重视红树林的保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局部区域红树林植被呈现良好的恢复态势,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三亚河、青梅港、榆红村等红树林分布区的生态环境状况非常脆弱,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一是人为活动日益频繁,二是水质污染加剧,三是滩涂泥沙减少,红树林湿地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3.4 开发建设占用红树林时有发生

虽然建立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但是,除铁炉港的红树林外,其它红树林主要处于城区河道边和已开展旅游的景区海岸边,保护和开发矛盾加剧。由于三亚旅游业的爆炸式发展,城市建设加快,旅游别墅、度假宾馆等迅猛发展,沿海沿江寸土寸金,加之红树林保护区范围不是非常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占用红树林时有发生,红树林面积呈下降趋势,红树林生境进一步破碎化,对红树林造成了一定的直接危害。据调查资料,1998年三亚市有红树林面积94.00hm2,到2007年只剩下78.99hm2,不到10年时间,面积减少了16%。

4 保护与开发对策

4.1 完善红树林自然保护体制,规范各部门行为

由于红树林及湿地资源的管理涉及林业、水产、环境资源、城建、盐业、海洋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分工还不是很明确,责任交叉较多,出现问题互相推委,影响了红树林的保护。要尽快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确立好各自职责,使红树林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

4.2 建立红树林森林公园,开展生态科普旅游

三亚市是我国大片红树林分布的最南端(南海诸岛有小面积的红树零星公布),红树林种类多、层次丰富,并拥有胸径最大的“红树林”,其分布区域主要在城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区位优势明显,是开展生态科普旅游的良好资源,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建议在确保红树林资源生态安全的同时,在青梅港、铁炉港建立红树林森林公园,尽快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4.3 加强科普和法制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红树林是海南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法律的重点保护。不但有《森林法》等国家层面的法律,也颁布了《三亚市红树林保护管理办法》《三亚市红树林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为保护红树林确立了法治基础。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各界对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是非常到位,不少人对红树林的价值还缺乏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了解;一些部门和领导为了追求政绩,也放松了对红树林的保护。社会各界还没有普遍树立爱护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地方政府,特别是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广告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红树林科普宣传和法规宣传,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保护红树林的价值和意义,充分了解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界对保护红树林的认识水平,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为保护红树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4 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和建设

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要根据当前形势,严格执行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使红树林的保护切实走到法治的轨道上来。一是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对乱砍滥伐、挖池养殖等不合理开发行为要坚决打击,做到违法必究;三是对破坏红树林资源的犯罪,该判刑的要坚决判刑,做到执法从严。只有通过严格地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红树林的违法和犯罪,才能使保护红树林落到实处。

4.5 加强机构建设, 完善红树林保护区管理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形势喜人,保护与开发矛盾会进一步加剧,要尽快开展红树林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编制红树林保护总体规划,查清查实三亚市的红树林资源,并进一步明确保护区边界,做好勘界立标工作,设立明显的标志。完善红树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监测、通讯与信息处理设备,建立红树林湿地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明确保护范围和可适度开发的区域,进行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三亚市是全国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 红树林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景观。要争取将三亚市级红树林保护区升级为省级甚至国家级保护区,增强保护力度,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资源,让红树林这一独特的“海上森林”、“滩涂卫士”更富特色,为三亚市加快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味,进一步增添光彩。

4.6 积极探索红树林人工营造技术,恢复和扩大红树林植被

三亚红树林资源在迅速减少,单纯的保护已难以确保三亚红树林的生态安全,必须通过人工措施,恢复和扩大红树林植被,才能确保三亚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三亚市沿海河流沟渠密布,港湾众多,滩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繁殖。对红树林宜林地段和遭到破坏的红树林,要采取封滩育林、退塘还林、人工促进和人工造林等措施,探索人工营造红树林技术,恢复和发展红树林,增加红树林种类,扩大红树林面积,提高红树林景观质量和景观多样性。

[1] 符国瑷,黎军.海南岛古老与原生的三亚红树林[J].热带林业,1999,27(1):12-18.

[2] 符国瑷,黎军.海南三亚市红树林植被调查初报[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287-292.

[3] 莫燕妮,庚志忠,王春晓. 海南岛红树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热带林业,2002,30(1):46-50.

[4] 陶列平,黄世满.海南省三亚地区红树林植物资源与群落类型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70-74.

[5] 周小飞,黎军.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6(2):25-27.

LandscapeFeaturesandItsProtectionandUtilizationofMangroveForestinSanya

YANG Fan1,YANG ChuanJin1,SUN Ning2,CHEN Chang2,LIN Guisheng2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 2.Forest Bureau of Sanya City,Sanya 572000,Hainan,China)

Sanya; mangrove forest;landscape features;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

2012-02-12

杨帆(1965-),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F326.20

B

1003-6075(2012)02-0031-04

Abstyact: Sanya is the southernmost area of mangrove forest distribution in china,there is abundant mangrove plants species,community types and complex structures.it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area of mangrove landscape in china.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sanya tourism, there is serious threat to mangroves. In this paper,it discussed landscape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angrove in sanya, then,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猜你喜欢
红树三亚市红树林
红树林诞生记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会“上”树的鱼
海岸卫士——红树林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品梅
走过红树林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