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经行头痛32例

2012-01-28 13:08李改非冯冬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经行肾阴月经周期

李改非 冯冬兰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南阳473000)

经行头痛系指每逢月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变,一般经后很快自行缓解,属西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在当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背景下,经行头痛更为常见,笔者自2005年来运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患者64例,均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5~2010年的门诊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 “经行头痛”的诊断标准,年龄最小18岁,最大47岁。其中18~25岁12例,26~35岁32例,36~47岁20例;病程为1~12年,一般为1~5年;头痛发作持续时间3 h至7d不等;部位以单侧颞部者18例,两侧颞部为甚者25例,颠顶头痛者5例,头顶连项痛者16例,头痛时伴头晕、恶心欲呕者15例,痛时牵及眉骨,眼眶者11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标准,即:①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上者;②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或右,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痛如锥刺,或掣痛,或绵绵作痛;③均排除经期外感、高血压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动脉炎、鼻窦部炎症所引起的头痛。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月经周期第5~15天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次6g,每天早晚各1次。

于月经来潮前7~14天,用自拟头痛清消饮 (钩藤18g,枸杞子18g,菊花15g,生地黄20g,白芍20g,当归15g,川芎12g,菟丝子20g,柴胡6g,茯苓12g,白术15g,代赭石30g)加减治疗,若经前头痛,经行不畅则头痛剧,经行通畅则头痛轻,月经色黯夹块,加桃仁、红花、赤芍、丹参;若头痛发于经后,经量多则头痛重,为阴血不足改生地黄为熟地黄、加女贞子;若伴呕吐者加姜半夏、陈皮;若心烦易怒、大便燥结者加草决明、夏枯草。若以掣痛为主加全蝎4.5g,僵蚕、郁金各9g;若头痛隐隐,昏蒙不清,苔白厚腻,加石菖蒲6g,法半夏9g;睡眠不佳加茯神、酸枣仁;两乳、胁下胀痛加郁金、川楝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为1个 疗程。共用3个疗程。

对照组:西比灵胶囊每次5mg,每天2次口服,谷维素每次20mg,每天3次口服,布洛芬每次0.2g,每天3次。伴焦虑、烦躁、失眠等精神症状者,加地西泮每次1mg,睡前服,于经前3天开始服药,经净后停服,为一个疗程,共服3个月经周期。

2.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3个疗程治疗后统计,治愈:停药后1年内经行头痛无周期性发作;好转:停药后1年内经行头痛减轻,或头痛消失后3个月经周期内又复发;无效:停药后经行头痛无变化。

2.3 结果 治疗组32例,显效22例,占68.8%;有效8例,占25%;无效2例,占6.2%;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32例,显效8例,占25%;有效14例,占43.7%;无效12例,占37.5%;总有效率为93%。2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行头痛的发作和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根据古人认识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本人认为经行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前后脏腑阴阳气血的变化较大及平素体质因素两方面有关。

月经的周期性是肾阴肾阳转化和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经行后血海空虚,肾阴增长,阴中有阳,经间期肾阴发展到重阴转阳的转化期,经前期肾阴阳具长,经行期“重阳则开”在阳气的转化和推动下经血排出。

而疼痛的原因不外乎 “不通则痛”和 “失养则痛”,头为诸阳之会,赖肾水、肝血滋润,肝体阴而用阳,肝木亦靠肾水滋养,若素体肾阴不足,肝失涵养,遇经前阳气较盛之时,两热相招,肝阳亢而化火,上扰清窍,或肝旺克脾,脾虚生湿,肝火夹湿浊上泛,脑脉不利而头痛;若素体肝肾精血不足,遇经期经后血海下泄,肾阴最虚之时,则两虚叠加,脑脉失养而头痛。

由此可见,经行头痛病本为肾阴虚,或肝肾精血亏虚,脑失所养,或肾虚肝火上炎,或肾虚肝旺克脾生湿,清窍被扰而发,

故治疗时于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即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使阴充血旺,肝木得肾水涵养而无生火之忧,于月经周期的后半期用头痛清消饮加减,方中枸杞子、白芍、当归、生地黄滋补肝肾之阴,菟丝子甘辛养精,滋肝补肾;柴胡钩藤、菊花平肝清肝,代赭石降冲气,冲气降则肝火亦降,茯苓、白术健脾祛湿,川芎上行头目活血通络止痛,共奏补肾养肝,降火化湿,通络止痛之效,则经行之时自无头痛之患。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杜,2007:14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4.

猜你喜欢
经行肾阴月经周期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经行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经期为何睡不醒
中医药治疗经行浮肿的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