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2-01-29 02:33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2期
关键词:市教委教学设备重庆市

余 跃

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余 跃

重庆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 200万,辖40个区县(自治县)。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截至2010年,重庆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 059所,其中高等院校60所、中等职业学校271所、普通高中267所、义务教育学校8 133所,在校学生609万。

一、重庆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基本情况

据统计,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累计总值达到15.89亿元,其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11.36亿元、小学生均545.75元(全国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358.89元),初中教学仪器设备4.53亿元、生均341.12元(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42.42元)。

初中小学拥有图书3 533.53万册,其中小学2 449.24万册、小学生均图书11.77册(全国小学生均图书14.59册),初中1 084.29万册、生均图书8.16册(全国初中图书平均生均17.53册)。

初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7.05万台,其中小学10.78万台、小学计算机生机比19.3:1(全国小学计算机平均生机比26.16:1),初中6.26万台、初中计算机生机比21.21:1(全国初中计算机平均生机比17.17:1)。

实验教学仪器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852所、达标率54.28%;初中661所、达标率63.73%(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73.14%)。

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819所、达标率53.82%,初中620所,达标率59.79%(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66.02%)。

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571所、达标率50.32%;初中587所,达标率56.61%(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59.87%);

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数:小学3 509所、达标率49.45%;初中582所,达标率56.12%(全国初中平均达标率58.84%)。

全市初中小学有合格教学黑板10.5万块(合格率66.49%),课桌椅182万套(合格率50.12%)。

2000年以来,通过实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得到改善;2003年以来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使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得到革命性改变。真正实现了“同一片蓝天共享教育资源”的梦想。2007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近2 0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黑板维护改造工程,投入4 000多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配置基本体育器材工程;2009年市级补助资金启动中小学塑胶跑道改造工程、全市投入建设资金达到64 107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21 480万元,区县财政投入资金34 34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8 282万元,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1 080片。2009年以来重庆市启动实施教师装备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配备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笔记本电脑8万台,市级投入资金8 400万,区县及学校投入资金5 600万元,教师个人投入资金1.4亿元,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195 694名教师中40.88%的教师拥有了笔记本电脑。使我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重庆市推进教育装备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理顺体制机制,加强机构建设

为促进重庆教育信息化和装备事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装备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2008年市教委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技装事业”的要求,将原我市电化教育馆和重庆市教学仪器管理处合并成立了我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以下简称“市技装中心”)。2009年,又将重庆市教育服务中心整合进了市技装中心。新成立的市技装中心由原来的工作范围小、职责单一,调整扩大到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装备事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市技装中心现有在编人员103人。内设11个部门,1个下属公司。

(1)工作思路:中心一盘棋,服务为宗旨,工作求效益,创新求发展,构建和谐中心。

(2)工作目标:市技装中心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求突破、四年创佳绩”为工作目标。建成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科学、队伍结构优化、技术服务一流的技装战线,以服务为宗旨,抓好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标准化建设、管理及应用工作,努力建好重庆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工作要求:争创六个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教研一流、贡献一流。

(4)新成立的技装中心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的建设、管理、指导与服务工作,有“八大职能”和“八大任务”。

八大职能:一是负责全市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二是负责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三是负责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四是负责全市教育信息技术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五是负责指导和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及教育装备工作。六是负责市教委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七是受市教委委托负责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后期建设发展等工作。八是负责为重庆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综合后勤保障服务。

八大任务:一是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二是加强重庆教育网、区县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建设,以及重庆市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大力推进重庆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四是加快重庆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五是推进重庆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六是扎实推进市教委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七是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八是开发教育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综合优质服务。

重庆市整合成立的新的市级教育技装机构,站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标准化工作。重庆技装战线体制在全国是一个创新。从近两年工作来看,体制顺了,整合后作用发挥大,工作效率高、力度大,技装事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各区县和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技装机构或部门。做到了市、区县、学校技装机构健全,职能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为加快全市技装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2.积极出台文件,提供政策保障

(1)出台经费保障文件,推进教育装备事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2009年3月我们争取到了市教委和市财政局出台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渝教财[2009]13号)文,文件规定各区县教委和直属中小学要根据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性,将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购置、更新、维护、运行和人员培训所需资金纳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预算,保证中小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的正常添置与维护的经费来源,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均衡协调发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区县可以以区县为单位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整体推进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各项工作。据统计,每年各区县在中小学公用经费中可以统筹10%~25%的经费用于教育技术装备,全市一年统筹经费可以达到2亿多元。

(2)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

为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装备标准要求,结合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对教学设备的配备要求,市教委经过反复讨论、征求意见,于2010年3月正式下发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的通知”(渝教基[2010]9号)文件。这个文件的颁布对于全面指导和规范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测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要达到基本配备标准,需要投入资金22亿元左右。

(3)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意见》(渝教基[2010]33号)

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基二[2009]11号)文颁布以后,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实验建设与管理,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实际,市教委于2010年6月就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精神明确了实施意见。对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要求。

(4)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教基[2011]46号)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1]1号)文件精神,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学校图书馆管理与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针对目前学校图书馆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市教委、市新闻出版局于2011年6月下发文件,提出了贯彻实施意见。

(5)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六大功能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渝教基[2011]66号)

为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将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及设施设备,针对我市大部分学校功能室严重缺乏,配备不齐,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以及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器材严重不足,种类不全的情况,重庆市教委于2011年10月专门针对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及教学器材设备基本配备提出了意见。

(6)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渝教基[2011]68号)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一[2011]2号)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市教委于2011年10月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提出了意见。

我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四三二”模式为主要内容,强调弘扬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进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①走向社会的四项实践行动。走进基地、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和军营、走进大自然。②学校组织的三类实践活动。校本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③参与家庭两项实践活动。自我服务活动、为家人服务活动。

(7)出台《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渝教基[2011]69号)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有关要求,市教委于2011年10月研究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基本标准》共六章21条。主要从校园规划建设、装备条件、公用经费、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涉及装备条件的有5条规定。

(8)出台《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渝教财[2011]75号)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明确建设规划发展目标,根据全国实施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有关工作要求和我市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市教委于2011年11月制定下发了《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经费投入要求和有关的管理措施。计划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和教学器材配备;到2015年年底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黑板课桌凳等教学设备基本配备达标,满足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的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提前达标或者高标准配备。

3.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经过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重庆教育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解决了“有书读、有学上”的问题之后,“上好学、读好书”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就是使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市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

学校要实现标准化,一定离不开基础设施、教育装备和师资的标准化,从目前情况看,装备标准化既是学校标准化的短板,也是学校要实现标准化必须重点突破的难点。

从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历史看,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有大发展时期,也有发展相对停滞时期,有高潮,也有低谷;教育装备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能一直是建设投入的重点。但当一个重点建设时期到来的时候,抓住机遇,工作就会主动,事业也能得到大的发展,但是如果错过了机会,工作就会很被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实事求是、不单纯为达标而配备。不仅要配备到位,更要设备有用。要注重标准化建设的系统要求和整体要求,既要整体规划,也要分类指导,既要重点突破,也要区域均衡。如果讲“普九”是重达标,重检查,重结果。重点是解决“能上学”问题。那么“标准化”就是重过程、重发展、重自我完善。重点是解决“上好学”问题。

在学校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中,要善于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善于寻找工作的兴奋点和结合点。要进一步一如既往地争取领导重视是关键;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争取经费投入是前提;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是保障;进一步强化队伍、提升队伍素质是基础;进一步加强应用、发挥效益是目的。

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实行市教委统一领导,区县政府负责、区县教委统一组织实施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市教委对各区县实行目标管理,各区县要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市技装中心要加强指导、区县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负责标准化中的有关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教育装备系统要重点在标准化建设的技术与业务上当好参谋、把好关、做好指导、做好服务、做好检查。

一是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区县教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化的调查摸底工作,摸清家底,分析差距。

二是要搞好统筹规划,根据调查摸底情况以及相关标准统筹制订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每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是要积极做好统筹经费工作,统筹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制订资金的分担机制和落实办法,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项目资金额度;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及时、足额下达建设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监督检查。

四是要做好协调落实工作,要统筹协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有关政策。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督促各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建设有关优惠减免政策,保证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好建设任务分解,招投标方案制定,负责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惩考核制,规范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程序,规范建设管理,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

三、重庆市“十二五”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下,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数字校园”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快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重庆率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1.围绕一个目标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完善教育资源库、教育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学校基本建成“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三大平台”(网络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为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西部地区教育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做出新的贡献。市技装中心围绕以上目标,配合相关部门为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做好工作,服好务。

2.完善“三大平台”

一是完善重庆教育网络平台。继续完善教育城域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校园网及教学终端设施普及,逐步实现教育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通讯网三网合一,构建起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到2015年,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覆盖率达到100%,计算机生机比高校、中职、中小学分别达到4:1,6:1,8:1,学校上网率达到100%,学校校园网达100%。高校教育城域网、重庆大学城网络、区县级基础教育城域网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重庆教育城域骨干网,建设市级、区(县)级IDC中心,为高等院校、中职学校、中小学以及教育科研单位提供高速安全可控的网络交换平台。

二是完善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充实完善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内容,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五大资源库”,建立优质资源开发、利用、引进、征集、遴选、认证、共享机制。2011年起,全面推广应用重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师生互动、校校互动,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三是搭建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以重庆市教委门户网站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和电子政(校)务系统,到2015年,建成集信息发布、行政办公、教育管理、互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行政电子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全面提高重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

3.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2011年,全市95%的高校、70%的中等职业学校、90%的市级重点中学、90%的教师进修学院(校)、主城9区70%的中小学校和其他区县50%的中小学校建成“数字校园”。到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是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2011年起,每年完成20%的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所有中小学完成教学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

4.完成“两区”建设任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提出的支持重庆建成“两区”:一是建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二是建成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试验区。

5.做好“两库”建设及应用

一是认真做好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应用工作。2011年完成中小学省级优质资源300节课时建设。到2015年,完成全部课程的资源建设。

二是认真做好教育数据库建设及应用工作。做好学生学籍数据库、校舍安全信息管理等数据库的建设,配合师范处、人事处联合开发教师管理系统,建立教师数据库。

余跃,硕士,中教高级,书记。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稿件来源:首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

猜你喜欢
市教委教学设备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既好玩又有用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0届上海高考时间出炉 还有这些高中生应关注的考试信息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