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2012-01-29 02:33张玉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2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职能教研

张玉洲

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张玉洲

一、题目提出的缘由

2009年6月到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工作后,笔者对实验教学装备管理这一机构的职能、作用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知。

由于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的前身多是从仪器站、仓库等教育局二级机构发展过来的。这一机构之外的人员对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的认知目前还是习惯性、表面的或是肤浅的。不少人包括许多领导依旧把这一机构认为就是原来的仪器站或仓库,从事的工作就是买卖、添置采购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建设等一些小事,属于微不足道的一个二级机构而已。例如,电教设备的远程教育、班班通等工作没有让教装部门负责,就是因为有领导这样讲:电教人员是搞科研的,装备人员是做买卖的。所以许多地方的远程教育、班班通都不是教装部门负责的。总之,从上到下,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实验教学及装备管理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层面中的应有地位、重要职能与积极作用。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从事实验教学管理者对这一机构的地位、职能、作用认知不明确、不到位、不统一。比如我们各地实验教学装管理机构的名称就“五花八门”:有的叫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有的叫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有的叫教育技术设备中心,有的叫教育技术装备部,有的叫教育装备中心,有的叫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有的叫教育技术中心,有的叫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有的叫学校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等。在职能上,至今许多实验教学装备还把装备采购、装备管理作为单位首要和唯一的工作,把实验室“建管用评”作为杀手锏,对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教研、实验教学科研、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无暇顾及。

二是在传统人才评价标准中,屏蔽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装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不可缺失性。至少目前分数与能力仍是分离的。

三是国家教育部没有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没有专门管理领导实验教学的司局部门,由此造成实验教学及装备管理工作在教育部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

四是国家人事部门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管理装备人员的待遇定位不明确。目前,学校的实验教师、实验管理员与其他教师的待遇存在明显差异:明确规定实验教师不能申报高级职称,实验管理员从属职员系列等。在许多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的人事部门中,对实验人员评职及津贴补助上也存在诸多不公平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笔者认为主要内因在于我们没有紧紧抓牢实验教学这条主线,而把实验教学装备作为工作之纲。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产生了“实验教学装备发展趋势的思考”的课题。

二、实验教学装备目前的困惑

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探索着,在传承着。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素质教育思想。1982年,党和国家为反对和制止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并从1999年开始启动新课改,到2005年秋新课改体系基本建立。新课改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转型,也是极大挑战,可以说新课改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际战略地位。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

一系列教育改革和探索,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才而互动的。目前的学校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承的同时,强调创新;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强调动手。高调地宣讲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困惑一,今天的地域差别、行业差别不是在逐步缩小,反而有加大之趋势。人们为了更体面的生活,出现了千军万马上名校的中国特色。因为没有学历,就不可能做白领。没有高学历,就落户不了大都市。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的学校教育,高唱着素质教育的调,脚踏实地走着应试教育的路。

这一唱一走,让我们的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缺失了地位,模糊了职能,失去了作用。

困惑二,我们的最高领导机构,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由于没有行政职能,无权行文下发文件,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局缺乏指令性权威,导致基层的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困惑三,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如何定位,职能如何表述,作用如何体现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问题很多。比如:有的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的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有的是事业全供单位,有的是事业差供单位。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有的允许按教师系列进行职称评聘,有的要求按非教师职称系列评聘。

困惑四,在对职能的认识上,有的把实验教学装备工作作为重心,有的把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作为重心,很少或没有能力把实验教学教研、实验教学科研、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作为工作重心。

困惑五,在作用上,仍然围绕“建、配、管、用、研、训、考、效”的工作追求,而不是以“教、研、评、考、管、训、配、效”为探求新的组合。

三、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发展的趋势与出路思考

各级实验教学装备机构,要在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创新人才或创造人才培养上凸显其不可取代性。笔者认为实验教学装管理机构,其地位不应定位于装备部门,也不应定位于管理机关,应定位于实验教学教研机构。

实验教学装备机构的职能不能是实验教学装备,也不能是实验教学装备管理,其职能应涵盖实验教学科研、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实验教学装备质量管控。

根据实验教学装备机构的地位和职能,其作用应是:组织实验教学教研;领导实验教学科研;指导实验课堂教学;评估实验教学质量;组织实验教学考试;实施实验教学装备质量管控;参与实验室、图书馆(室)、专用教室的规划论证;抓实验教学教师培训(个人理解实验教师包含理化生通用技术任课教师、理化生实验室的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

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盯着实验教学装备的采购,精力只用于实验教学装备的配备上,思路只停留在如何做大做强装备上,不把实验教学工作放在日程上,领导不了实验教学的教科研工作,没有指导实验教学课堂的能力,教师就不认可我们,学校就不认可我们。总有一天,由于我们远离了课堂教学,远离了教师,远离了学校,教育就会把教育装备管理机构抛向社会。

实验教学装备管理机构只有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走进教学课堂,指导教师教学,引领教师教研,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学校教育,才能有地位,发挥其作用。

张玉洲,硕士,中教高级,主任。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实验教学装备管理中心。

稿件来源:首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职能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职能与功能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措施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