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

2012-01-29 02:41王爱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双重正气

王爱萍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北京100021)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

王爱萍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北京100021)

系统阐述治疗类风湿的经验体会。紧密围绕临床实践,立足于免疫和炎症机制,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从发病机制、治疗经验、治疗效果、康复方法等方面论述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免疫反应;骨关节病;痹症

1 流行病学与病因病理学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各运动关节,并常侵犯其它许多器官。RA可发生于世界各种族中,大部分人群的发病率在0.3%~1.5%。发病高峰在40~60岁之间,但可在少年至年长者的任何时间发病。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2~3倍。RA的病因仍属未知,目前认为以下3个领域的研究最有希望:①宿主遗传因素;②免疫调节因素及自身免疫;③触发或持续的微生物感染。

RA的遗传敏感性已经明确,本病呈家族集聚倾向。对抗原特异的细胞和/或体液免疫应答异常可能是RA发病的先天素质。虽然80%的RA患者其滑膜组织及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均可分泌针对免疫球蛋白G(IgG)Fc段的自身抗体即类风湿因子,但是已明确类风湿因子并不引起本病。在其他具有慢性抗原刺激的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梅毒、黑热病、病毒感染、肝硬变中,亦常可产生类风湿因子。

关节滑膜增生并向外生长,造成关节软骨及软骨下的侵蚀。增生的炎性组织导致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结构的破坏,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但造成这一病理过程的触发因素尚不清楚,早期病变包括微血管损伤、滑膜细胞增生、间质水肿、T淋巴细胞的单核细胞群向血管周围侵润。继续发展,内衬细胞进一步增生,各种侵润的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促进滑膜增殖和炎性反应,促使骨和软骨的破坏。骨、软骨、韧带、肌腱的最终破坏是与一系列蛋白溶酶、金属蛋白酶及可溶性介质作用的结果。

2 临床表现及西医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大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渐进出现的关节痛和/或关节晨僵。以手、腕、肩、膝为首发。继续进行,受累关节可出现明显的肿胀、压痛、皮肤发红或发蓝。关节僵硬,特别是持续1h以上的晨僵及以后的活动不能,常是最明显的症状。

①基础治疗以抗炎为主,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血浓度维持在20~30mg/dl。②金盐口服或注射治疗,可以使很多患者病情缓解,但应注意骨髓抑制、肾损害等副作用。③免疫制剂治疗,常用氨甲喋呤每周一次口服7.5~15mg。④温泉、热浴、热疗,使关节肌肉松弛、改善关节僵硬、防治肌肉萎缩。

3 中医药治疗

总体而言,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中,类风湿的肩、髋、膝关节的僵硬等属于身痹、骨痹、筋痹范畴。小关节变形性病变属于“痰注”,红肿热痛者属于“风湿热”。

筋、骨、肉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位诊断,筋属肝,肉属脾,骨属肾。《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因此,风邪、湿邪是致病的直接因素,风令筋伤,湿致肉痹。又,骨者,筋肉之所缚也,骨气不立,筋肉萎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骨筋肉的正气存内,即便有风、湿之邪留患,也不会致病。因此,正气不能抗邪也是类风湿发病的重要原因。临床中,部分类风湿患者往往依据舌脉很难得出正气虚弱的证候诊断,而且风、湿的邪气也并不是很明显,单纯依据体征进行诊断又似乎过于牵强。所以,从血分与邪痰论治便很有必要。中医认为:百病皆为痰作祟。临床实践中,凡是依据舌脉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疾病,而这类疾病的症状又比较明显,根据这条原则,从痰论治,指迷茯苓丸加丝瓜络,再结合辨证遣药,收效经常出人意料的好。从血分入手治疗,经常是凉血活血药与活血化瘀药同时使用,宗《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配伍原则,运用引经药,可以针对具体僵硬病灶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五六十岁的患者,不论外在症状深浅,补虚是治疗的根本原则。经验证实,类风湿患者的中药治疗,采用大剂补药,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疗效。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药量需较平常增大1~3倍,甚者可以增大到10倍。云:人参,大则流通。同样的道理,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可以用到60~120g。笔者曾依据右寸虚弱,治疗类风湿患者,黄芪用至120g,连服5剂,结果多年沉重麻木、转侧不利的腰腹部豁然轻利。经验证实,只要患者双寸口脉象呈现阴、弱、细、微,同时舌象未出现热、实象指征,用大剂的参、芪鼓舞正气,僵硬的症状会瞬间轻利,而小剂量的参芪,无论服用多长时间,都不会奏效。

补肝肾,强筋骨是类风湿患者长久治疗的总纲;健脾补肺是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再配合运用化痰、清热、舒筋、活血等治疗用药,才可以周全。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很多患者的症状非常突出,难以忍受,持久的疼痛、严重的麻木僵硬等。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能够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但不宜长久使用。笔者在治疗中,往往根据以下2条原则予以用药:①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目前为止,中西医结合有2条途径:一是依据中药的药理研究和靶向作用研究,用特效的单味中药对特定的病理指标进行干预;二是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常规治疗中,往往依据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的原则。实践表明,中西药可以同时使用,而且疗效较单一用药有很多周全的效果。②西药暂时、短期使用,中药长久应用。

根据以上2条原则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可以收获良效。下面例举笔者中药的使用经验:补肝肾药物以桑寄生、续断、巴戟天、五加皮、生地黄、川乌、草乌为主;健脾运脾以白术、苍术等量使用并配以陈皮、茯苓;久病或年老患者施以大剂的人参、黄芪并配以桂枝、白芍;严重变形患者,用天冬、清半夏、知母、丹参、丝瓜络、穿山甲组方攻坚。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36

1672-2779(2012)-05-0047-02

:张文娟

2012-01-05)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双重正气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清风正气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