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经》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2-01-29 02:41禄颖吴莹张俐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内经语言艺术

禄颖 吴莹 张俐敏

(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2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01)

浅谈《内经》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禄颖1吴莹1张俐敏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2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01)

本文从《内经》课堂教学的特点入手,强调了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并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使用普通话,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恰当的语音音调,此外语言还应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语言应具有启发性等。

《内经》;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观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内经》课堂教学90%以上的时间,是靠语言来传递知识的,因此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振奋学习情绪,增强学习效果,成为提高《内经》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下面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拙见。

1 基本要求

1.1 使用普通话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各异,因此普通话成为各地中国人沟通的工具。标准的普通话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普通话不够标准,或者带有乡音,这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听起课来很是费劲,特别是古文字较多的《内经》课,更别提理解和掌握。

1.2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内经》中多是古文,虽然经文有校注,但教师仍然需要注意,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可使用半文半白晦涩难懂的语言,授课要交替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一般来说,讲解基本概念,归纳中心,做出结论等使用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可以讲得更严谨。叙事、解释、举例说明时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随便一点,可以做到顺理、舒畅、自然,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2]。教师语言是否通俗易懂,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过多的书面语言,不仅使课堂气氛呆板,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3 选择恰当的语音语调《内经》授课教师的讲授所占比重很大,如果不恰当的运用语音语调,以大小不变的声音,平平淡淡的语调从头讲到尾,很容易使人产生疲倦感,甚至昏昏欲睡,无法提起兴趣,不知所云。因此语音有高有低,语调抑扬顿挫,在语音的高低起伏之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在语调的停顿转折之间引发学生的思维跃式[1]。此外,如能做到声情并茂,不但可以使教师的讲述显得生动、富有感染力,而且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来专心听课。因此,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练习发音的音调,并且特别要避免语速过快或者过慢。

2 语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教师的精神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不同的表情传达给学生不同的信息,从而影响学生。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的语言在课堂授课,学生会在心情愉悦中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板着面孔,或者萎靡不振地站在讲台上,满脸的倦怠和愁容,或者面无表情,学生会紧张或者反感、困惑,而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使自己的语言有吸引力呢?因此,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应该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面貌要焕然一新,呈现精神充沛、神采飞扬的姿态[3]。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精神振奋,全神贯注地听讲。语言的感染力对于《内经》课堂教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教师在讲授案例时,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内经》理论对于临床的作用。

3 语言具有启发性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语言的启发性要求教师的语言能引人入胜、发人思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激活状态。课堂提问是启发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善于通过巧妙的提问,把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教师提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有设问和反问,有引入课题的问,有泛问和专问,不论是什么方式的问,关键是既不要太深奥、太艰涩,也不要太平直、太浅易,要让学生充分动脑后能够回答得出来。

4 尽力做到博学多识

教师要想讲好课,使自己的语言更具魅力和艺术,关键在于以广博和厚重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教师都应力争作到博学多识。口才固然很重要,但是空有口才,知识底蕴不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回答,就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不起互信的关系,也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内经》作为“医家之宗”,在其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古代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影响和渗透,经文中均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涉及,教师如果不具备相当的中国古代哲学功底或者了解相应的古代自然科学,很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文,课程的内容也没有深度。

《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提高课,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内经》理论,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更为重要。而教师及其语言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情况,因此教师一方面应当做好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储备,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掌控自己的语音语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高慧丽.医学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艺术[J].湖南农机,2009,36(3):75.

[2]张哲.浅谈教学语言艺术[J].科教文汇,2007,(12):19.

[3]田洁.让教学语言更具魅力[J].科学教育,2007,1(13):2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45

1672-2779(2012)-05-0061-01

:王治华

2012-01-22)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内经语言艺术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面谈访问式的市场调查方法的语言艺术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