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课时体育教学实验研究

2012-01-30 01:39曾庆霞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问卷实验组体育

曾庆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某所大学体育学院。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体育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共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学生。所测试的学生均为男性,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对研究的内容做问卷编撰并进行研究。经相关专家鉴定问卷有效并同意印发。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份,有效率为93.8%。

1.2.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spss12.0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事实性的数据。

1.2.4实验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设定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学期前、学期后的各项数据,获得本研究的数据支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零课时”理论

“零课时”教学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符合Little wood提出的后摄自主学习(reactive autonomy)模式,即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与内容、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1]。零课时教学主要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研究应该由原来的“如何教”转向“如何学”。零课时教学的方法是由教师指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指导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方法、监控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做出科学的阶段性的评估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零课时”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点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继续学习都有极大的好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的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等教育理念相适应,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可知: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兼职比例较大,而且知识水平有限,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备,甚至较差[2],难以达到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所规定的标准。因而也就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为了有效缓解区域教育不均等的现状,我国提出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重要决策。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改革和加强教师教育的重要机遇和突破口。[3]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这样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学师资、教育水平等问题,利于解决区域教育师资水平的不均衡现象。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对教师教学的各方面限制较少,这就使体育教师能够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造各种体育器材,改编各种技术动作,从而有效地缓解由于器材不完备等因素产生的矛盾。

2.2 零课时体育教学的效果评价

根据实验的需要,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以速度素质(100m)、耐力素质(800m)和力量素质(相对力量)等三个指标的变化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从所获得的数据进而阐述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各项素质比较分析

由表1数据分析可知:(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期前各项成绩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2)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期前成绩与学期末成绩均有所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存在着差异;(3)实验组学期末的各项成绩均比学期前的各项成绩有所提高;(4)实验组学期末成绩与对照组学期末成绩非常接近,但实验组学期末的某种成绩要优于对照组成绩,且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表明了实验组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在将来的体育教学中加以应用。

2.3 学生对“零课时”教学的满意度调查(见表2)

为了验证学生对“零课时”教学的满意度,编写相应问卷对该内容进行调查,根据问卷编写原则及方法对问卷进行编制。(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比较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

表2 满意度调查

通过表2可知,学生对于“零课时”教学比较满意,其中,56%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16%和8%的学生选择一般和不满意,这就表明 “零课时”教学理论可以在学生中推广。体育学习作为一种操作性知识,必须经过自己努力练习才可以习得,这也就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2.4 “零课时”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见表3)

结合免费师范生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在依据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的课程理论、遵守问卷设定的相关原则的基础上,编撰了相关问卷。

表3 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突出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突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的要求。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过去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倡导建构性的学习。这对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表3可知:(1)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提出的新的教学设计不甚了解且了解的比例较低,只有12%和21%。这说明,新一轮课改所提出的全新理念在一线教学中还没有得到落实。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所采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因而新课改预期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得以实现。(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43%的学生支持尝试新的教学设计,37%的学生选择一般。这就表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新课程改革教育目标的达成。(3)通过向实验组学生讲解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的内涵,40%的学生支持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一般支持的学生占有33%。因此,可以在实验组采用零课时体育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设计,进而进行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检验。(4)在学期末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重测,所得数据可知,24%的学生非常支持、34%的学生支持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从某种层面而言,这一教学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换言之,这种教学设计有效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愿,进而表明了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5)体育课堂、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小社会”的特征[4],开展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环境轻松愉悦,师生之间是多项沟通,多项互动的模式,生生之间相互平等,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培养与提高。(6)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通过科学理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5]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所以具有可行性。

3 结论

3.1 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的自身优势

袁贵仁部长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自我能力提升为根本目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适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最具特色的便是课时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具体设定课时,通过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建构相关的体育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其社会竞争力。此外,零课时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材分析能力。老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分解归类,只在体育课堂教授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和不易掌握的动作,这样课时的变化有利于教师集中有限的时间传授更多较为复杂、困难的教学内容,进而提升了学生对于体育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3.2 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其中均有诸多不可控制因素,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可知,实验组各项身体素质的均数均高于对照组,提升幅度也较大,表明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要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因此,可以推论在以后的教学之中可以采用这种较新的教学设计。

3.3 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影响

学生自我能力包含运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等。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采用“零课时”体育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性、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1]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08617.1/[DB/OL].

[2] 季庆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1):65~67.

[3] 杨德广.中国教育报[N].2007-05-23(1).

[4]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5]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学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问卷实验组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问卷网
2016体育年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我们的“体育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