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式心法”炼教师内功

2012-02-12 09:22/曾
中国西部 2012年36期
关键词:备课组青年教师校本

文 /曾 宏

第一式:『全方位』学习

第二式:『导师制』辅导

第三式:『亮剑式』赛课

第四式:『听学讲』训练

第五式:『专家引』模式

第六式:『校本研』机制

第七式:『工作室』拉动

多元化课程的设置坚持“以人为本”,是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改理念的现实需要,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资源多元化开发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新课题,因此,多元化课程的开发管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它呼唤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它也期待着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课程的创造者、忠实的服务者和评价的激励者。校长在课程领导中,可以创设各种空间(如辩论、举办论坛、召开座谈会、培训等方式)来促进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专业能力提升,并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之与自身的课程领导期望相匹配,才能使学校改革的课程“愿景”得以实现,并产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改革校本推进力。

或许我们可以以“七式心法”为切入点,来修炼教师内功、提升老师的素质,真正培养出与多元化课程完美结合的人才。

“全方位”学习——内化积淀

倡导“书香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为教师的专业学习、跨界学习、主题学习、深度学习提供了较高的平台。通过为师生搭建阅读(常态阅读)、悦读(享受阅读)和越读(跨界的博览群书)平台,实现教师的素养提升、专业成长、境界升华;实现学生的心灵浸润、品质提升;最终成就师生有品质的生活。

建设图书馆教师书吧,为教师购买相应的管理类、人文、历史、家庭教育等书籍(拓展阅读);约谈骨干教师,布置专题阅读,助推教师成长(成长阅读);校本教研中围绕专题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深度阅读);开展阅读沙龙、书评研讨、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较好的阅读平台,实现全方位的学习。

“导师制”辅导——教学相长

实施“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搭建更好的学习平台,学师傅的教育、教学的技能、经验、方法,学师傅的敬业、奉献、爱生,更学为师之道、做人之道。中年骨干老师与青年教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学校定期检测协议的落实情况,全方位跟踪青年教师的成长。

“亮剑式”赛课——以赛促练

为检验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形成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浓厚教学氛围,可以经常举行“赛课”活动。号召青年老师踊跃参加,结合实际制定详实的赛课方案,着力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从时间安排、上课内容、评课依据、考评奖励、上课地点等方面进行细致严格的规定。这样一来,激发了老师们的兴趣,追求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青年教师查找自身不足,在赛课中促进青年教师钻研课标、教材、学生,在赛课中拓宽视野、深度学习,在团队中获得帮助、分享经验、感受成功。

“听学讲”训练——专业成熟

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学校师资培训的战略重点,而实现这个战略重点的策略原则是给予更多机会让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区、市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其角色的转变,增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尽快达到“一、三、五”的培养目标。即: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挡一面,五年崭露头角,最终落实培养青年这个战略重点。

“专家引”模式——骨干提升

利用学校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各种资源,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优质课的展示,针对不同学科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与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研讨,让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宝贵的、优质的教学信息和平台,这对教师的成长将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多元化课程的开发管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校本研”机制——全面优化

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已经在实践中获得诸位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识,并且这些也是校本教研的重点,而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就是教研组与备课组。学校应聚焦学生发展、聚焦高效课堂,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自主学习、相互研讨、专业引领,实现教师大面积专业化提升。

可细化为:二人及以上备课组必须每周进行备课,固定时间、地点,做好记录;备课组的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具体的阶段工作目标,阶段工作要落实到人。各组要由备课组长、学科把关教师形成工作团队,把控住本学科教学质量。教学进度明显滞后的组要力争与区教研室同步,要研究方法,采取措施。备课组长重新修订、完善工作计划;各备课组要做到从研究中提升有效度,对大进度、例题选用、作业选择等方面做到统一;备课组加强组内听课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对备课组的活动要有指导有监督有评价。

“工作室”拉动——借智发展

可以在学校内部成立名师工作室,选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勤勤恳恳、教学扎扎实实的老师充任,定期举行交流会,将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向其他教师讲授,组织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专家帮助学校解决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可以引进一批名师、专家,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模式,促进教育智慧的碰撞和分享。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整个社会对于教育有了空前的重视,只有师德高尚、能适应多元化课程要求和教育教学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科学的多元化课程开发设置要求,现在的多元化课程的开发还处于这项系统而艰巨工程的初级阶段,这需要学校要在多方面做大量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工作。只有遵照科学规律规范操作,才能使之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备课组青年教师校本
备课组长的定位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