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的坚持:一个教育出来的好习惯

2012-02-12 09:22王高岩
中国西部 2012年36期
关键词:小海功课良好习惯

文/王高岩

星期三傍晚,住在同一个单元的同事刘建,为工作中的一件事到我家来商量。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小海,正在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正在我们说话时,小海的同学明明来找他,看到小海在学习,明明对他说:“小海,我爸爸给我买了个足球,咱们先去踢球,玩完了回来再看书呗!”

小海摇摇头回答:“不!该做的事没做完,怎么能去玩呢?”“没事!等会儿回来再看呗!”明明劝小海。“不行!你先玩吧,我预习完功课再去!”小海回答的很坚决。“不去拉倒,我自己玩儿去!”明明嘟囔着有些悻悻地走了。

小海还在继续看书。

刘建看到眼前这一幕,感触颇深地说:“两个孩子两种做法,反映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习惯。小海虽然才8岁,刚上二年级,但他这种不做完该做的事就不去玩儿的做法,显然是一种已经养成了的良好学习习惯。”

商量完单位的事,刘建对我说:“我的孩子也快上学了,你能不能给我讲讲是如何培养小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看刘建非常真诚,我谦虚了一番便开了口:“习惯,是人们在长期重复地做事中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人的习惯不同,处事方式就不同,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养成好的习惯,坏习惯就必然滋生。一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像影子一样随形而至。因此,我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在注重他们智力开发、文体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说到这我停顿了一下,见刘建听的很认真,又接着说:“一种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不会一帆风顺的自然形成,需要家长从小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我特别崇尚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的比喻,他说:‘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那在学习方面,你是怎样培养小海养成良好习惯的呢?”刘建如是问。于是我结合自己的做法说了三条经验:

其一,对孩子提要求时尽量具体、实在。形象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是小学年龄阶段孩子的基本特点。家长根据这一特点,在对孩子提要求时,要尽量具体实在,这样便于他们记忆、理解、照办,而且孩子记到心里后,下次再遇到此类情况,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小海刚上学时,有一次在学校大清扫累了,回家没做完作业就想睡觉,这时,我们没有训斥孩子,也没单纯给他讲大道理,而是问他:“今天你大清扫累了,可你的作业没做完就要睡觉,那么解放军叔叔打冲锋时要是累了,能停下来睡觉吗?”然后给小海再讲了一个贫困山区孩子刻苦学习的例子,以此说明应该按时完成作业的道理,指出这就是“刻苦学习”的表现。小海受到启发,很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其二,对孩子的行为一定要注意观察、认真点拨。不论好的学习习惯还是坏的学习习惯,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家长要时时处处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行为,发现问题认真点拨,使孩子及时辨明是非、分清对错。比如,孩子今天拿着同学一门功课的作业本来家抄习题,家长发现了也不在意,那明天他就可能拿着同学两门功课的作业本回来抄题,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设想。相反,如果孩子做作业遇到难题,能够仔细查资料,找同学咨询,家长就应该赞扬、鼓励他,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就必定会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其三,对孩子要适时评价,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孩子年龄小,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掉。如果家长对孩子不适时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往往前面的教育就会半途而废。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必须反复给予提示,让他多次重复,并对每一次重复给予认真的评价,孩子做对了及时表扬加以强化,做错了及时纠正限期改正。对孩子适时的肯定和表扬会给他带来鼓舞,增强他的信心,但在给予肯定和表扬的同时,要对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样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巩固、增强。

最后,我对刘建说:“习惯还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家长在注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不可顾此失彼,放松孩子其他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否则,你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将功亏一篑。”

听完我的讲述,刘建连声说深受启发!表示感谢后才起身告辞!

猜你喜欢
小海功课良好习惯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我国古代女子出嫁之前的功课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我本想把功课做完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